宋代 :释怀深
忆昔在山日,眠云并枕石。如今城里居,欲去去不得。
拟寒山寺 其一四三
一年五千斛,十年计五万。不知十年间,所作何事办。
暴殄天物多,也好自思算。福若不消磨,除君是铁汉。
因首座求偈
衣底明珠本自圆,个中无正亦无偏。蒲团纸帐坐终日,体取先师苦口禅。
初至包山大雪戏题
老僧昨夜包山宿,茅屋青灯火满炉。料得山神心喜我,晓来岩树雪模糊。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九
晓来雨过地无尘,绿暗红疏烂熳春。拄杖花开人不会,等闲昧却本来身。
资福训童行颂 其七
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
退步 其二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松门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和尧峰泉老 白龙洞
古洞深沉莫敢窥,森阴草木野云飞。白龙何处淹头角,天下苍生望汝归。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二
蓦直去,蓦直去,草鞋跟断人无数。唱歌须是帝乡人,一个拍多一个舞。
舞得彻,勿多般,赵州婆子特用瞒。今古五台山下路,长松短桧耸云端。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七
池中一土墩,鱼日绕墩转。人观咫尺间,鱼谓千里远。
正如躁进人,分寸变眉面。要在张三前,还落李四便。
拟寒山寺 其六十九
不贪以为宝,日用无欠少。一裘聊御寒,百味无过饱。
堪嗟尘世人,经营长扰扰。衣底摩尼珠,光明都昧了。
拟寒山寺 其二十八
我口常吃菜,你腹常饱肉。看你肥如瓠,笑我瘦如竹。
我瘦且无冤,汝肥恐非福。斯言虽逆耳,请君徐徐读。
师初到包山见小池莹如冰玉父老云池中昔有白龟已进之因命为白龟泉
任是流金铄石时,此泉澄湛满幽池。白龟闻已献天子,何似蹒跚在淤泥。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四
春暖岩花处处红,住山境界乐无穷。劳生奔竞何时已,说与还如耳畔声。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
芭蕉闻雷开,还有耳么。葵花随日转,还有眼么。社桑知天风,还有心么。
海水知天寒,还有意么。无情之物,尚自知时。多少衲僧,一向瞌睡。
颂古三十首 其十四
长江辊底浪如银,秋日白蘋红蓼新。莫怪扁舟难到岸,行船由在把梢人。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
著黑衣,护黑柱。虎不食斑,恶伤其侣。云何狮子身中虫,终朝返食狮子血。
忍痛金毛不作声,个中滋味难分雪。从咬齧,愿尔回光返照时,始信虚空无两舌。
诫杀偈十首 其二
暇蟆蚵蚾形模丑,咂矢争蛆臭秽多。涴却娘生清净口,只应笑倒老维摩。
示小师行脚
古人只蓄两枚针,夏葛冬裘逐旋寻。汝辈盛年脚力健,好携复子历丛林。
拟寒山寺 其一二六
往事莫追寻,未来莫希望。见在休执着,自然心坦荡。
有心终不堪,无念以为上。君看太虚空,何尝有遮障。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三
长夏无别趣,调和羹一釜。滋味颇馨香,刚地成点污。
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斧。陪却三斤铁,只因看锢鏴。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侩道成于金山住破屋一间有不下山戒喜其孤洁赠之以偈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四
拟寒山寺 其一
拟寒山寺 其八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一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八
洞庭十二偈 其十二
再住慧林和高观察韵
拟寒山寺 其七
题也休庵 其二
答高道人二首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二十一
资福训童行颂 其四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九
诸禅人散灰 其三
拟寒山寺 其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八
和规和尚 其二
因胜澄禅师下火
题纸袄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一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深禅师
答葛待制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一二八
诸禅人散灰 其二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六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珍禅师
和尧峰泉老 多境岩
上元升座偈
退步 其十二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九
颂古三十首 其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二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六
沙门破二见
枯骨颂 其四
题吕城接待院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八
颂古三十首 其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六
孙保义求偈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三
颂古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七
殷员外为包山铸钟毕求偈
送广法初长老下乡
拟寒山寺 其三十五
念弥陀颂 其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六
枯髅酒色财气颂 其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八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一
丁忠训妻与女同下火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