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大悲时时降生,诸佛头头无间。者里裂破面门,荐取通身手眼。
拟寒山寺 其九十六
出家要省缘,省缘易入道。如何无事人,搂揽闲烦恼。
奔走富贵门,庄严房舍好。不知被物使,区区真到老。
洞庭十二偈 其四
食时辰,粥饭精粗养病身。落苏苦荬今年少,谁念庵中瘦损人。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
一等出家为弟子,事师如事在堂亲。添香换水宜勤谨,自有诸天鉴照人。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深禅师
南山拾得劫初铃,乡曲谁人会此声。拨转海门关棙子,云楼月殿一时成。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九
佛从大悲心,流出十二部。琅函与玉轴,遍满河沙数。
言言皆妙药,字字超今古。譬如优昙花,百劫难遭遇。
又如大明灯,能破黑暗处。又如智慧力,能断无明树。
又如璎珞珠,能使人丰富。茫茫尘世人,急急走如兔。
不觉老到来,未尝开眼觑。独有花评事,信向颇坚固。
命我无心人,转此诸佛语。浮生一百年,正如草头露。
上床鞋履别,保朝不保暮。少吃两块肉,多烧香一炷。
羊鹿牛三车,皆行此条路。鹤态云踪不定居,白沙一别半年馀。
焦山脚下重相见,记得当时事也无。
念弥陀颂 其五
众生苦海业坑深,不信因缘久溺沉。闻得叉声方念佛,始知妻子老婆心。
和尧峰泉老 多境岩
聊向苍藤挂六镮,满前嘉致属幽闲。双眸净洗看无厌,欲结遮头草一间。
拟寒山寺 其七十四
一日日知衰,一年年觉老。唯有贪爱心,顽然如壮少。
临行念子孙,垂死顾财宝。世间此等人,可哀不可吊。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二
隈岩傍水养衰残,不谓虚名落世间。到此更无回避处,只应笑倒石公山。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二十
色身康健莫贪眠,作务辛勤要向前。不见确坊卢行者,祖堂衣钵是渠传。
谒法报庵主不值
道人云出山,轩窗有佳趣。松竹自说法,客来点头去。
拟寒山寺 其一○○
有福莫享尽,福尽身贫穷。有势莫使尽,势尽冤相逢。
福兮常自惜,势兮常自恭。人生骄与侈,有始多无终。
颂古三十首 其十一
阿谁踏著雪峰踪,三世诸佛火燄中。赖有云门相暖热,火屋吹得满堂红。
枯骨颂 其三
鸟啄鸦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八
禅门难得好儿孙,逐句寻言总失真。山是山兮水是水,莫将情解斗尖新。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八
天面雁横七八点,海门日上两三竿。祖师心印分明在,自是时人不解看。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九
心境顿消融,方明色与空。欲识本来体,青山白云中。
和尧峰泉老 白龙洞
古洞深沉莫敢窥,森阴草木野云飞。白龙何处淹头角,天下苍生望汝归。
送印禅者
要如璞玉深藏器,莫比囊锥立露尖。随处关门安稳坐,不妨终日口如钳。
洞庭十二偈 其九
日入酉,光境前头岂长久。更无佛法可商量,听他衲子交横走。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七
拟寒山寺 其四十二
洞庭十二偈 其三
诫杀偈十首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五十八
金大翁求偈
拟寒山寺 其三十二
吴保义求偈
拟寒山寺 其六十九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 其二
诸禅人散灰 其四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九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一
至禅者求偈 其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三
资福遣土地出院 其三
老僧慧因唱尽衣钵欲舍身火化二偈诫之 其二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二
拟寒山寺 其四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五
退步 其九
拟寒山寺 其四十九
颂古三十首 其五
拟寒山寺 其一○一
诸禅人散灰 其五
寄实相院主
资福遣土地出院 其二
拟寒山寺 其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
颂古三十首 其十五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
洞庭十二偈 其十一
念弥陀颂 其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九
拟寒山寺 其三十五
入定观音
拟寒山寺 其八十五
与俗兄相见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八
拟寒山寺 其三十七
示求禅者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十一
拟寒山寺 其九十四
李都事求偈
示表禅者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二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三
家中四威仪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二
颂古三十首 其十四
送正禅者归为本师起塔
退步 其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三
拟寒山寺 其一二二
章学士避地毛公山号隐泉居士因相约作庐山饭携偈赴之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