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王仲锡臬宪 其十

寿王仲锡臬宪 其十

明代 释今无

文正誇传有义田,青蚨长散见朝烟。平原信使能招客,只在豪华节侠边。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再题飞来寺壁

明代 释今无

十世为僧遍住山,个中宾主未容删。折芦碧海人犹去,负笈黄梅夜自还。

隔岭暮猿无静泪,近江秋草有愁颜。他年若遂携瓢志,依旧题诗过此间。

寿胡韶先

明代 释今无

孤管苍茫倚北辰,枚家词赋韵原新。烟云入座添豪兴,肝胆如君更几人。

仙路无过深绿蚁,勋名何必问麒麟。神珠共拂醒醒梦,笑看炎洲万劫春。

从泊头登岸入山喜尹澜柱铨部拿舟而来次韵二章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此间何事最相宜,不到仙山总未奇。不里高怀浮海得,三峰天路看云移。

易寻药草供方术,难得秋光惬梦思。丰采文章高宇内,却从丹井订幽期。

喜吼万慧均二公从匡庐奉佛舍利还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何曾幻相是如来,好眼当从幻处开。惊得莲花抽宝燄,大千无地着寒灰。

寄彭凝祉状元

明代 释今无

看花忽听是吾孙,喜见丝纶副至言。喜绣文章传父子,离微性理寄渊源。

岭云回首新金榜,玉阙高看到海门。珍重紫袍天下士,圣贤道即此中存。

赠曾慈胤

明代 释今无

欲觅智珠何处是,春花几处玉兰开。如今示汝应收取,只在衣中带得来。

雪 其六

明代 释今无

寂寞掩山斋,萧条见素怀。入城愁马踏,傍涧爱云霾。

晕出淮南管,寒添懒瓒柴。年年对搔鬓,吟咏一无涯。

书生入戎马之场歌赠夏继先兼送还镇海安

明代 释今无

君不见当年班生投笔起,骞腾宝剑驱千里。风云气节相激昂,富贵功名堪自取。

伏生九十诵陈经,烈士敲碎玉壶冰。壮心不使暮年惜,绿发成名入青冥。

我观夏生骨节奇,青衫弃却扬清徽。龙骧凛凛誇逸足,双瞳闪闪长庚微。

经学丹青精以练,杜公武库何须羡。赞匡果毅取临时,金刚玉润如轰电。

横海楼船见大旌,修成战具东瓯平。铜柱界边宽眼力,吟成好句彻沧溟。

两年驻纛五羊东,扁舟萧寺时相逢。笑语但看鸥鸟下,此心不向时人通。

牛头道者智威师,重岩学道悬雕弓。今日送君归旧镇,疮痍息后期芳踪。

酬方梦也见赠次元韵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薰风吹陆草频生,说偈拈花共一城。宝镜解开圆八角,眉棱拂后落双茎。

孙弘有阁春何在,绿野无堂道已成。翳凤骖鸾仙骨在,还看羊角水云程。

辽阳怀顿修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忆别姑苏寺,分吟尚暮秋。所经无限雪,频起故山愁。

白草随人短,寒砧带月流。西南回首处,疑是武昌楼。

寿喻耕三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琼海惊波共客心,百年踪迹在长林。宦情已少閒情溢,自有桃源深又深。

吴锦雯司李以诗见怀短章答之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一围火聚一团冰,宦况閒情两道平。平反十年春气满,须眉璎珞自然成。

寿王仲锡臬宪 其十

明代 释今无

文正誇传有义田,青蚨长散见朝烟。平原信使能招客,只在豪华节侠边。

送程中秘周量服阕还朝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指花呼石法游欢,肯逐华筵饯宰官。爱我意多投分易,因君路远觉情难。

江淮红树风霜直,京国青云雨露宽。白鹿绕门真读礼,即将孝友答朝端。

赠王默庵明府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瞠开双眼坐乾坤,此地何曾解困人。宽却肚皮横着枕,江山云物不胜春。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十一

明代 释今无

竹窗记得辽阳雪,未必凄清似此多。我亦馀生知有道,等閒无奈后昆何。

春风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郊外閒田十亩宽,竹窗孤坐到更阑。长鸣檐马听无倦,乍过山花不耐看。

浊酒客添烦思满,幽香僧爱石楼寒。微微几阵黄梅雨,随意莓苔上石坛。

沈醝使石友过访

明代 释今无

不曾叩齿接文公,已透清言宝镜中。玉佩久悬台鼎望,金貂偏惬芰荷风。

佛分别业禅尤好,道叹王门瑟未工。卧理淮南人诵屈,他年宣室古今同。

辽海舟中 其二十六

明代 释今无

蓬上踏雪声,如行深木叶。惊起梦中人,忆得山上别。

庚戌夏彝初司马周公下临海幢赋谢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云林海色昼生凉,喜接台星近上方。百粤尊亲归幕府,三朝才望属奎章。

金台远映丹心起,宝殿长留墨汁香。何幸山门逢盛事,天南草木被荣光。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