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宋祥发解官寄此

宋祥发解官寄此

明代 释今无

暂借林泉两载閒,此身原在白云间。此窠自得临先晋,对客翛然说远山。

黄菊好开陶令宅,丹砂长驻葛洪颜。不知佩绶能如否,雪里燕然且闭关。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游曹溪与任崧翰宪使作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驰驱无计息贤劳,风雅文坛惯自操。千朵芙蓉云外瘦,一行鹓鹭日边高。

本来堂好疑青琐,明镜台方现白毫。木叶夜来风战急,满庭花雨泛江涛。

朝入清远峡

明代 释今无

翻江朝日丽,迎水峡船摇。草露茸茸滴,飞云淰淰飘。

事閒人意好,春急鸟声娇。中岁从兹过,年年换寂寥。

寿尹振民铨部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非烟百簇拥华筵,绿野新临宝水边。一对寿觞浮自满,恩光赐自九重天。

答杨髯公

明代 释今无

砻得龙耳不种瓜,耳根偏解听寒笳。耳章青史传孤管,天地浮生任客槎。

走马始知秦地月,逢人方羡武陵花。解空更欲同君语,却爱刘协学出家。

寄贺胡正庵明府晋云南邓川州牧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世外相投制锦中,交情即不与人同。鹤翎出洞书常到,月影临山意每空。

渐觉官高侵北斗,可因神骏恋西风。叶榆万里分携日,但对仙坛目远鸿。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 ...

明代 释今无

天教斯道入蓬婆,微服何如赭服过。微海折芦人已去,充军说法事无多。

披衣未可遮霜雪,破胆曾经混佛魔。自许一枝横古塞,至今金策挂庭柯。

喜吼万慧均二公从匡庐奉佛舍利还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何曾幻相是如来,好眼当从幻处开。惊得莲花抽宝燄,大千无地着寒灰。

蛋妇

明代 释今无

日炙风吹拆面纹,丝纶在手不停分。船无空处团儿女,网欲乾时挂水云。

辛苦荆钗簪古髻,阴寒江雾袭麻裙。绿头花鸭长鸣饿,拨置红羹用意勤。

寿姚六康明府

明代 释今无

昆山斲结不斲离,碫锋淬锷有所为。芳春兰蕊老秋发,浓香蕴蓄终无时。

大贤况复秉宿志,解断悬缚肌疮痍。惠阳姚君蕴藉深,豪杰气谊贤圣心。

才华赫誉渐过耳,老却竹箭淹南金。宽和髯颊如春温,昔因不类人间人。

国之桢干法门柱,东阿白凤西山麟。属吾师翁早投契,白衣弟子缁幅巾。

四百名峰遗刹地,护之若护睛中尘。赤髭白足频来往,山阴道上欲分身。

秋深结束趋朝右,组带曳腰符系肘。仁心义术希所济,肯厌蹄轮竞趋走。

畴昔逢君燕蓟遥,银缸雪盌凌晨宵。道心尘事两融彻,磈礧廓落沙尘销。

眼空三辅豪华燄,气夺五陵裘马骄。古来贤达各有重,富张杨李皆高僚。

庆君揽揆服官年,沆瀣辉流丽日边。祝君固比金刚体,东南流峙尽浮烟。

夏日刘峡石侍御杨肃如太守高图麟郡丞郑锡之别驾朱说梅明府相过刘 ...

明代 释今无

阑干萧寺倩谁凭,喜见沧溟入眼澄。夏里开襟先傍水,竹间留客亦宜僧。

风侵梵磬成三奏,雨着新潮涨一层。为问群公行乐意,从来退食似还曾。

子夜诗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街南街北尽喧声,黑纛城头绕月行。炮火惊心先入耳,犀纹坚甲耀新兵。

明明大将星辰坠,寂寂银河杀气升。谁念客游当此际,此情惟有道能胜。

荔支诗 其二十一

明代 释今无

一回寒梦到仙羊,认得溪头旧日香。朔气打窗惊又醒,分明失却五云浆。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十五

明代 释今无

冷落无声渐入怀,不知身已被云埋。分明初爱听流水,此意全非听水佳。

先博山老祖于天启甲子书予贱名留从容庵壁间已五十年矣佛生老上座 ...

明代 释今无

多时共住不知名,七十霜螺尚阅经。从此壁间无点画,抬头空阔眼尤清。

癸丑秋八月喜文斗金吾从汉阳来相见偕李潜石秀才分赋

明代 释今无

粤云楚月两无穷,八载忻看此际同。天上门开三谒帝,海边僧老一林风。

当秋未许惊牢落,奋翅还须插远空。试问青莲雄健意,才华千古吐长虹。

送管使君钟石赴任泷水

明代 释今无

崇兰喜见别嫌频,洒落仙姿独羡君。万里粤云供薄宦,几年雷泽著清芬。

鬓毛易比潘安色,心地还超许掾群。泷水政成当内召,便从今日卜高旻。

送方大林入苏门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峰头无数是松枝,爱子殷勤为护持。百斛天浆浇已润,及他琥珀未生时。

留别郑季生

明代 释今无

城头吹角肃初寒,边客何人泪欲乾。久历冰霜忘道远,又从离别觉情难。

传经自是诗书志,击筑须怜屠狗欢。细想与君交匪薄,回头不是望长安。

寿黄端四大士

明代 释今无

笑语云中自在仙,功深调燮亦忧悬。一杯好酒文园赋,三径秋光元亮天。

庇我事多情似醉,活人心普福如泉。年年剩有罗浮梦,四百松杉对晓烟。

罗浮红鸟 其十三

明代 释今无

搔首无人默对时,却嫌春树太离披。锦云欲覆先惭薄,只恐东风吹较迟。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