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王观察仲锡以鹿放生赋诗纪之

王观察仲锡以鹿放生赋诗纪之

明代 释今无

鹿苑今朝始识名,几多生意遍山城。寻来寺草循幽径,留得微灵听宝经。

能踏金莲随步出,解衔仙玦此心明。养成头角双龙准,骑向芝田月下行。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送黄二不

明代 释今无

此去订来先入楚,看君尘累若为消。三门閒着袈裟立,静数江头早晚潮。

寿王瑞图

明代 释今无

辞却青门归白社,辋川春日悠悠者。愚公谷内百念寒,漱泉枕石恣幽写。

作诗命绘鬼神惊,拱手长谢世间名。立朝束带非吾愿,只使秋林满磬声。

此老芳踪久不歇,如今复见有云礽。瑞图王子非凡质,玉山雪映高崚嶒。

从余学得太傅斋,一念清彻如潭澄。譬如春树先着雨,自然秋实凌霜冰。

又如云气侵碧玉,陆离光怪照千乘。长生自有无生曲,东风四座绕春灯。

厓门感赋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当时十万尽沉尸,幼主孤臣异代悲。身世到今都是幻,江山终古不曾移。

双厓浪打高陵草,万木风摇失古祠。忠义果能移国祚,夕阳斜照有残碑。

送姚嗣昭太守复任雄州

明代 释今无

居心本纯和,所用唯天真。福德天自唯,其权不在人。

风雨有时晦,星月无比伦。嗟哉凌江守,一岁受艰辛。

赋诗养端默,纵奕运精神。忽睹纶綍光,锁钥仍北宸。

揽云驱熊轼,隼旟动行尘。父老识旧官,抚摩识吾民。

上下相孚洽,二邑流深春。始知天道近,励节为贤臣。

龚黄有足称,所贵勉于仁。静坐梅花署,幽香可独亲。

持福堂成移植刺桐树 其四

明代 释今无

中丞道味实纯和,执卷微言析更多。未捷戎衣歌薤露,空留山月照藤萝。

庭森独树难寻梦,天丧斯人可奈何。转盻浮生吾亦幻,口碑从此寄岩阿。

庚戌夏彝初司马周公下临海幢赋谢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云林海色昼生凉,喜接台星近上方。百粤尊亲归幕府,三朝才望属奎章。

金台远映丹心起,宝殿长留墨汁香。何幸山门逢盛事,天南草木被荣光。

寿黎几先五十又一

明代 释今无

白凤翱翔金马边,袖中三策洞人天。莺声上苑浓春柳,药气蓬壶接寿筵。

已见青螺添瑞色,还扪红日赋甘泉。玉麟最是君家好,舞綵偏能养大年。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八

明代 释今无

纵使神仙听亦难,难将此意与人看。可怜易水无端甚,忽为荆轲万古寒。

送郑野臣移家桂林

明代 释今无

阳羡难求负郭田,移家西入九嶷天。寒江自发孤帆雨,壮气全收大漠烟。

灌水桔槔机独转,谙时文字法堪传。送君无限劳人意,极目飞鸿何处边。

双寿

明代 释今无

银海沧波剩几寻,蓬莱云气足萧森。穿衫已爱群鸾翼,举案还同百岁心。

松柏并高春色密,雪霜齐照月华深。只今谁献中和颂,连理枝生在碧岑。

秋日喜螺浮张给谏见访即订四百峰之游率赠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仙俦未许问流年,偶就鹓行道尚全。偶掖文章师陆贽,天门星宿照张骞。

丹砂自养甘霖料,青琐难閒览眺船。蚤晚枫宸归献替,遥知圣泽赞名贤。

寿刘焕之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老阴消尽少阳回,恰值花枝刺眼开。为问六经谈底事,更无人共上高台。

寿刘焕之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画戟门开见堕仙,回看万里月还圆。黄金有甲重增色,不向麒麟阁上悬。

乙巳三月石弟病愈入栖贤诗再送之

明代 释今无

又买江头上水船,春风逐日岸花鲜。才抛药盌身誇健,为爱名山力便全。

荒草久嗟迷古砌,镰刀新刃让先鞭。岭南首刹成何用,岂及山中橹断泉。

寄贺胡正庵明府晋云南邓川州牧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世外相投制锦中,交情即不与人同。鹤翎出洞书常到,月影临山意每空。

渐觉官高侵北斗,可因神骏恋西风。叶榆万里分携日,但对仙坛目远鸿。

文人赓人卿人三昆玉赴秋闱赓人先捷二公南归此赠

明代 释今无

白眉已见号贤良,兄弟双难孰可当。先喜家声高建水,旋嗟逸足失孙阳。

极明霜月悬愁乐,如许归途有短长。好悟木樨真实义,重来赠汝一枝香。

酬方梦也见赠次元韵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薰风吹陆草频生,说偈拈花共一城。宝镜解开圆八角,眉棱拂后落双茎。

孙弘有阁春何在,绿野无堂道已成。翳凤骖鸾仙骨在,还看羊角水云程。

到辽阳呈剩师叔

明代 释今无

深雪夜行尽,严风昼复吹。尺书欣已达,稽首竟无辞。

欲话匡山苦,徒令老大悲。未堪供棒喝,不是汾州儿。

和澹归韵九首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十载龙堆泣大霜,至今无计避行藏。鲸归碧海事还有,僧老青山信又荒。

对我崎岖看怪石,愁人曲折是鸣螀。吟魂搅彻浑难寐,百梦无如此梦长。

荔支诗 其二十二

明代 释今无

玉质能生别样醝,一杯未了觉颜酡。黄河若肯清流水,千日中山岂是多。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