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铁源赵典闱见访奉赠一律同入花田携二章见赠用予原韵即于花田叠詶其意 其一

铁源赵典闱见访奉赠一律同入花田携二章见赠用予原韵即于花田叠詶其意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虚江亭午日犹存,桂楫看花拨水痕。太乙使星分地轴,风霓到影入天门。

平原易起芳时恨,丽句堪招北月魂。欲觅草青无处觅,明妃那得有孤村。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辽海舟中 其十七

明代 释今无

水国无真梦,乾坤有至寒。辽阳深雪路,回首月中看。

辽阳怀顿修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忆别姑苏寺,分吟尚暮秋。所经无限雪,频起故山愁。

白草随人短,寒砧带月流。西南回首处,疑是武昌楼。

别焕之到韶阳此寄

明代 释今无

柳丝长日漾风斜,乍尔扬帆意复嗟。说尽数年浑似史,住来一月宛如家。

天开明月存肝膈,地拥惊雷足爪牙。每到两宗难喻处,红妆一曲映春花。

和吴采臣粮宪吊素馨墓

明代 释今无

香骨全消化紫霓,千年陈迹草萋萋。千衫尚怯花魂薄,月影还疑雪夜迷。

长袖风难回白日,时王力不到黄坭。芙蓉岁岁秋江上,一度来僧惜杖藜。

送张稚公赴北雍

明代 释今无

洞天深锁瑞云凝,饱读遗书阅世情。饱凤欲飞岐岭阔,游龙方出海波清。

鸿鸣晓饱秋风爽,马踏斜阳剑匣轻。又捉短筇江上别,功名终古属儒生。

荔支诗 其二十六

明代 释今无

流花桥上水潺潺,纵食珠玑不解颜。精卫血多君莫比,填穷沧海恨难删。

江上孤桨同汝得

明代 释今无

碧天孤桨暮烟浮,箬帽閒心数浴鸥。箬卧江云疑隔世,独依估客作邻舟。

沙堆平起黄金岸,月上斜拖白玉钩。爱似北风吹雨去,万山同汝弄溪流。

诵祝唵哒公

明代 释今无

缙云缭绕蔚巃嵷,瑞气腾光结綵虹。非烟熠熠耀寰宇,千寻宝色临青松。

昆崙顶上须弥巅,虹光蟠覆万斯年。璇瑰瑶碧为其质,金风吹彻愈贞坚。

麟麟炳炳自巍峨,郁为霖雨汇沧波。佛子俱登仁寿域,古椿大柏庆天和。

威德智力等十方,芳声千古流无极。宝髻护念自非常,威光又过百千亿。

慈惠普洽诸群生,福愿更深功德海。琼池玉壑恣晏游,丹书白马金縢在。

筵开玳瑁拍洪崖,盌赋琉璃浮沆瀣。桂山兰板日归仁,西园几见曾飞盖。

种种杂为如意珠,智境庄严了无碍。山僧祝此光明云,磬声奕奕动苍旻,百粤长此扇氤氲。

赠李迈公明府

明代 释今无

花树重栽五岭东,新州九日见春风。天恩万里扶桑阔,海国三年别梦同。

莲叶有缘邀社月,琴堂原自藉人龙。养成和气窥端倪,奏绩无为雨露工。

姚玉郎秋捷

明代 释今无

桂枝折得应培树,云路将锄好照心。只是平常贤圣理,也须仔细学人寻。

月光午夜天河满,花气三春地脉深。从此金门一献赋,喜看声誉动词林。

送黎太守天锡归皖山

明代 释今无

薰风吹浪锦帆高,柳色青青意独劳。十载风猷思阖郡,一江云影揖千袍。

丰碑自可磨铜柱,宦况还当爱凤毛。我欲托君栖隐地,匡庐深壑卧烟涛。

过浛光厂寄李谦庵太守

明代 释今无

榷关犹是太平关,洸口英州万仞山。乱后故人为政好,眼前商旅觉心閒。

彤云欲定鸡催晓,紫气飘馀鹤带还。乞食霜须予过此,箫声原不落人间。

寿潘馨子

明代 释今无

不从火候问天师,桃核红开胜玉卮。秋老药苗香石径,身和月色照霜眉。

蛟号海屋千珠集,槎泛天河八月时。共是蓬壶烟树客,错传潘岳鬓成丝。

雪 其六

明代 释今无

寂寞掩山斋,萧条见素怀。入城愁马踏,傍涧爱云霾。

晕出淮南管,寒添懒瓒柴。年年对搔鬓,吟咏一无涯。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七

明代 释今无

一片桃花失武陵,避秦人已足嚣声。不须赊月洞庭上,利涉如今满洞庭。

赠姚雪庵 其四

明代 释今无

打开宝藏任人舁,湘浦张帆亦是痴。一物等閒无物过,莫从国外问波斯。

送王笃生作宰文昌

明代 释今无

琼台气谊旧交多,廿载长思策杖过。乞食事难羁曳履,宦游人喜得鸣珂。

天遥帆影风初暖,岛上琴声气更和。况遇太平佳景运,好将德泽慰岩阿。

寿尹振民铨部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沙堤从此起长虹,百福人间孰可同。先向玉堂瞻紫气,罗浮山色锦芙蓉。

本师天老人入丹霞寄示一律依韵恭答二章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登临旷见御仙班,亲到方知大好山。枚乘笔头劳七发,南公脚下起三关。

吟诗僧听泉岩响,阅世人谁几日閒。顽子尘劳师莫念,自将白发护颓颜。

遇盗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白刃惊禅窟,清风扫晚烟。长贫原至计,不死荷皇天。

冢响鸺鹠夜,魂消海蛋船。从今更无物,即是未生前。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