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今沼
山中了夙愿,昨岁请经时。买得江南画,云山欲见之。
衣轻夏体快,载重粤帆迟。五月吴门上,思家因荔枝。
出家日自嘲 其二
故交屈指复谁存,似我馀灰尚足论。于世已惭微友道,入山偏觉谬师恩。
时擎粥钵烟村外,閒放棕团水石根。从此名山高顶上,一凭筋力恣孤鶱。
九日泛舟同梁器圃怀徐圣甫
自客水村里,登高仍泛舟。凫鹥分渚月,鸿雁急霜秋。
篱菊无从把,山萸难可求。有怀成远梦,兹夕在高楼。
赠莫先生
乱离多籍老儒冠,一宦曾经海岛寒。一案斋心犹苜蓿,逢人变色是波澜。
诗篇遣兴多容易,世路无心不觉难。近爱禅门好消落,拟将心境问求安。
春楼
绿屏春晓露珠稀,地尽南天草木葳。石角柳芽风不到,小窗梅绽雨初微。
身随玉液寻仙侣,手捻沉香事小妃。碧草远郊人寂处,开帘唯见燕双归。
日落江上作
垂钓碧溪静,日落烟波生。疏柳三五烟,但闻寒鸟声。
方念徒侣少,复对秋水清。我欲乘沧洲,惜此舟楫轻。
扣舷且狂歌,悒悒还西征。
秋日华首台院
山衔古寺秋,石路晚幽幽。谷掩云移树,钟残月在楼。
烟萝和露滴,风叶乱泉流。禅暇閒来往,东西溪上头。
省英卓今病因留宿旅舍经旬临别赋此 其二
海漘木秀尽,林树鸟鸣齐。与子一回聚,残春又解携。
喜行过别舍,羸卧惜芳堤。莫念行人路,愁听鸠鸟啼。
放翠鸟
小鸟炎州秀,凭生但水鲕。难教笼笯好,徒惜羽毛奇。
密荻劳君事,长天积我思。罾罗前未远,慎憩映塘枝。
旅馆与邻人麦朴生夜话
故里已应无第宅,异乡今始见邻人。异篱浊酒惊初定,高阁明灯话重陈。
阶下暗虫愁往事,枕边黄叶梦归身。乱离旧业知谁在,共道飘零泪满巾。
咏蛱蝶
春色日芳菲,逍遥邻院归。扑竹添新粉,飞花点素衣。
随风过别浦,曝日向南枝。暗惜双飞处,芳华今未稀。
送许离相之苏州
戏效杜体
陶公茅斋垂柳长,卧疾已过园林芳。水浅渐忘越舟楫,山深每有秦衣裳。
洒桑野老开蚕屋,薰树儿童换蜜房。巡食沙渠一白鹭,忽冲烟雨过横塘。
客舍梦故山寄无师
渐逼秋风客思催,梦魂犹忆在香台。山头野鹤归松处,门外江潮带雨来。
地竹丛枝滋暗笋,龛灯微燄到明灰。山中长老频相念,误觑閒窗日几回。
送人归宿五羊驿因忆匡山感而成梦
海门送别帆樯去,瓶笠閒投邸阁开。客半羊肠关路至,货多蚌腹海滨来。
心悬河岳前期远,影落河山梦断回。却似津梁疲马道,霜桥残月晓鸡催。
何石人仿王叔明笔作画赠余入匡山竟不果行题此
住山烦为写山容,半幅阴晴壑万重。风过泉声来绝壁,云疏鹤影落高松。
清斋似对西林客,落日疑听北岭钟。何事乡园留滞久,石桥边畔草茸茸。
赠前宪副汤惕庵
箨冠麻服混埃尘,座上犹钦峤岳身。千里海津逢故吏,一肩行橐倩邻人。
殊方案牍谁相问,旧国瓜园且自贫。庐顶蒿茆吾欲剪,浔阳踪迹可能频。
访友人村居
桃红村口路,春水没来津。木榻移深巷,尘书绕病身。
秘方求道叟,新曲试伶人。过值春兰节,爱君园砌新。
宿广朗洞赠陈元孝
依岩静结构,密宇托招提。避客废曲径,扪萝沿回溪。
檐际隐不见,客行知屡迷。冽泉破阶戺,涓涓冲寒泥。
幽事在丛筱,坚筑渐成堤。自予识陈君,慷慨怀酸悽。
未拟去乡曲,聊复依卑栖。秋风夜来过,飒沓群木齐。
长啸向窗牖,山月靡然低。旦予下山去,共听云端鸡。
酬黎务光养疴海云寺以余营亡友李仲藏丧还见示之作
清羸得静在云林,药碗绳床近树阴。恳向医王频接足,寂依禅子与栖心。
疏篱槿吐伤荣促,曲岸波回感逝深。几日浮生同怆恨,独吟君句夕阳沉。
再过白衣寺元约上人山房
重访支公叩上方,数栏花木闭禅房。旧栽松菊侵山径,新种梧桐近井床。
僧定蝉声连静室,鹤归松色带斜阳。浮生但觉身无住,唯看青山忆故乡。
释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91篇诗文
春日村郊
月城听柝
何园夏夜呈朱叔烈
送何兵曹拜命赴端州行在
送人归闽中
送张尧山归杭州
与英卓今坐邝无傲轩西待雨
碧鉴溪泛舟
大牛师以书示却答
挽台设师
寄榄溪同社
宿西樵与麦徐二君夜寻陈元孝山楼
黄某邀同过公子黄符让却赠
客舍梦故梦寄无师
送足两师之嘉禾请藏却还庐山栖贤寺
留别黄符谦昆仲各赋一物得滩声
明月落谁家为孟陬赋
宿华首阁
中渡作
题萝坑玉岩书院
送朱紫葆归嘉禾
双桐生空井
除夕乌洲怀徐圣甫
访甘竹黄符升村居
送石鉴大师住栖贤
赠江村马巡司
阿大师应请琼州书到却寄
赠郭亦知参军
秋日晚郊咏归
秋朝山寮柬黎务光
招隐诗 其二
塔影
赠蜀中喻胜力居士
送陈牧止客游江南特约石大师同舟
秋日效齐梁体
七夕何园寄邝无界
出家日自嘲 其一
戏赠黄塾师
千佛道场即事
赠刘菭石宪副归荆南
宿黄氏园亭
就麦子小榄馆别钟山诸子
宿洞山寺
和李直庵先生七夕酌酒怀友
小舟溯川至山麓宿云路村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