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清远
珍重灵知者,绵绵亘古今。人居千圣外,塔锁乱云深。
碧落杉松色,丹崖虎豹音。回光如到此,必也见师心。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四
五色狸奴尽力争,及乎按剑总生盲。分身两处重相为,直得悲风动地生。
颂古六十二首 其六十二
彼此且无相负累,行人无不失钩锥。虽然不瞎众生眼,也好拳头劈口槌。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五
祸福威严不自灵,残杯冷炙享何人。一从去后无消息,野老犹敲祭鼓声。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
欲求佛法往南方,老大宗师为举扬。山花满地虽狼藉,一阵风来一阵香。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十六
眉毛眼睫最相亲,鼻孔唇皮作近邻。至近因何不相见,都缘一体是全身。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八
醉眠醒卧不归家,一身流落在天涯。祖佛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题侍者寮香林阁
葛厨松枕午窗凉,卧看风云草木香。弹指遍游尘刹尽,故山归路笑羊肠。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
非风幡动唯心动,大海波澜常汹涌。鱼龙出没任升沉,生死圣凡无别共。
无别共底怎么样,祖佛傍观空合掌。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五
一竿一笠一蓑衣,急水滩头下钓丝。钩上锦鳞容易得,芦花深处月明归。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九
玄沙白纸费封题,一听雷音万仞低。慰释私怀已无量,那堪更唱逻罗哩。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十二
不起疏慵不进修,实无言说实无求。夺饥人口中之食,驱耕者手里之牛。
真快活,百无忧。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风流拍天流。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
空生不解岩中坐,春暖桃花树树红。春泄天机无觅处,都缘露柱挂灯笼。
灯笼灯笼,却有古风。露柱露柱,善解提举。一旦师姑是女儿,大悟堂中吃茶去。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
八面当风祇这是,拂袖之谈动天地。堪爱卖身王老师,不作贱兮不作贵。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九
黄金为骨玉为棱,莫把他家此日寻。多少从来悟心匠,尽将底事继威音。
寂体咸周
妙体无方具遍知,近邦远利绝毫釐。根尘应念周沙界,坐断毗卢发大机。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九
昨日如来垂法雨,今朝法雨洗如来。了然一味无差别,云外青山朵朵开。
欲报如来深恩,殿上重新浴过。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七
赵州言勘破,笑杀老禅和。院主须眉落,南泉打粥锅。
赵州勘破,却成罪过。大地众生,千个万个。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一一
暂下莲峰轻屈指,光阴倏尔又三年。虽然不隔丝毫许,争似躬亲到座前。
了妄元真
问在贪嗔痴,家住在何处。我今要与在,各各分头去。
好好细思量,免被他官府。大者名为贪,养得二舍弟。
三郎都一处,日夜共活计。令在家户大,使在善调制。
子今苦厌我,我与子发誓。一要子自知,二要子依例。
三要当处生,四要欢喜偈。与在善和同,一一无凡秽。
一觉一切了,何须去烦翳。我是诸佛母,十方及三世。
祖师地种花及总颂四首 其二 种
从昔未曾迷,于今何所悟。祇缘种性深,更亦无别路。
释清远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252篇诗文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十八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四
题徐四翁壁
颂古六十二首 其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五
顺知藏求赞
褒山定明禅师赞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七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四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二十六
观音像赞二首 其二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二
祖师地种花及总颂四首 其三 花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九
偈颂一一二首 其五十九
题四面法智禅师塔
因举楞严经七处徵心成颂
无情说法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四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四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十二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六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十六
游定明塔院作二颂 其一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三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六
偈颂一一二首 其十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四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十九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十二
和圭首座二颂 其二
三句颂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 其二
偈颂一一二首 其九十一
偈颂觉觉二首 其九十七
元侍者求赞
颂古六十二首 其四十八
六句偈六首 其六 后念即圣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十六
释迦如来出山像赞
智海化士乞颂
偈颂一一二首 其一○一
送禅人入京
送常侍者西归省亲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