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苏葵
炼丹未成鸡犬愁,漫劳心事忆瀛州。仙家劳洞无虚位,人世三生有尽头。
颇怪洪崖悭接引,肯随秦政浪营求。丹台石室名空在,青鸟不来春复秋。
和韵送陈侍御
老成威望太山轻,马首风光不尽程。送客有天知日近,催诗无雨怪江晴。
晨封恰有雷霆斧,夜读曾来太乙精。明日依乌星彩动,景阳楼外听钟声。
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 其二 广寒秋色
金粟花开袭殿香,无人曾识折花郎。银桥玉宇浑窥遍,惊得姮娥彻晓忙。
秋江漫兴
山远意随远,江空水亦空。一时图画里,着我共渔翁。
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 其一 泮水春融
绿芹香霭杏芳菲,童冠知谁是浴沂。看罢六经芸阁暖,此心元并古人驰。
廉耻
廉耻于人要谨存,不存须自究其端。解将富贵轻轻看,自得云为入善门。
寄义宰乙斋赵亲家
兰桂花开香满庭,玉盘传脍泻银瓶。月低岩岫吟边见,雨过楼台醉后听。
无事弄孙消永日,有丹要客论仙经。香山社里须相候,已厌浮名水上萍。
锦州较士阅卷漫成
白头灯火尚砻磨,老秤无星却易讹。漫笑冷毡难脱换,不知驽马惯蹉跎。
芳尊久负青山约,清世何须白石歌。不是马周原是我,敢言当路少常何。
西湖十咏 其八 南屏晚钟
返照入招提,钟声出翠微。相应鹤听惯,闻响不惊飞。
寄乡友罗宗杰大尹时已致政家居二首 其二
少年相约事经纶,未老公先作隐沦。山屐踏残花底月,海螺倾尽瓮头春。
眼前好事三更梦,身后虚名半点尘。我亦本来能晓了,却遭人笑是贪嗔。
舟次城中遇雨呈邹石城二首 其一
懒随城市走波波,活火烹茶战睡魔。莫道老渔浑不解,绕船惟放濯缨歌。
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 其四 郎官应宿
天上星辰地上官,铜章休作割鸡看。须知太史循良传,便与乾坤永不刊。
首尾吟二首 其一
老夫非是爱谈虚,世事纷纷与梦俱。莫道忘羊专博塞,须知得鹿亦蘧庐。
曾闻聃叟论刀密,欲起坡翁笑磨驴。信有眼前一杯酒,老夫非是爱谈虚。
感事漫书
纷纷上客半焦头,何事渔翁守直钩。旗鼓尽归蜗角氏,皮毛须信棘端猴。
惊闻古有嗟来食,少见人从得处忧。若悟浮生如一梦,三公争换醉乡侯。
炼丹
悼孔林灾
逃墨无人最可哀,丹青随处梵王台。宁知洙泗千秋水,不杀乾坤一炬灾。
箕范庶徵留象数,杞人孤念寄烟灰。勉收老泪阶前立,夜看文昌与上台。
又代徐都阃作
气夺天机不等閒,西邮公在重如山。楝花邮信应无恙,骢马何为急欲还。
五柳先生莲社约,四明狂客鉴湖宽。辕门徙倚偏惆怅,真为天家借范韩。
待罪漫书二首 其二
半生谋道未收功,老去行藏尚捕风。白日每多车载鬼,青天谁惜鸟伤弓。
神龙天马尘埃表,沅芷湘兰梦寐中。莫讶当年诗案刻,忘身愚暗是埃翁。
寄久要黎汝贤致政大尹二首 其一
不种桃花种菊花,渊明衣钵不曾差。读书教子得真趣,衒玉看人痴到家。
禾役万丘迎雨合,橘奴千树带烟斜。苍髯折尽时相忆,逸处多应鬓未华。
奉和陈宪长吉夫二首 其一
老茹芳菁饮蔗浆,腥荤虽在不贪尝。时情机械慵争巧,古样文章学漱芳。
自信天高心不下,谁知尺短寸能长。空堂人静读周易,却怪营巢燕子忙。
杂咏遣怀六首 其六
薰莸漫尔劳分器,泾渭原来只一流。会得老聃玄妙处,不妨呼马又呼牛。
苏葵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邮《吹剑集》。► 378篇诗文
春日芸香小阁燕坐偶成二首 其一
双陆二首效元人体 其二
寄毕汝舟编修毕予督学日雅旧也
寓蜀送泸州守亲家何君德言秩升致政东还五首 其四
暂归村居漫成柬晦峰逸士二首 其二
送邝敦仁经藩南还二首 其二
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 其七 金门待漏
棹歌 其四
寄陈水部学之时读礼将从吉之京二首 其一
再呈白沙
辛亥除夕
奉和前人果州灵泉寺留题二首 其二
谢友人惠纸
哭从兄弟铁峰八首 其八
病中拨闷口号
过康山忠臣庙追吊前烈
书王少参朝言薰风笑我卷用韵六首 其六
寄致政州守梁叔龙亲家
过夔州八阵台
送吴怀德宪副致政还湖州
双陆二首效元人体 其一
奉和陈宪长吉夫二首 其二
秋夜小酌
哭从兄弟铁峰八首 其二
寄娄元善正郎娄江西上饶人时家居修鹅湖书院予在江西日曾请为白鹿 ...
徐用济太守来访自山寓于石亭寺值病不及拜之作二诗布谢 其二
咏张良
和韵见寄
三峡观山
洞庭湖中谩兴
从弟亚夫进士自南安寄书至喜而赋此寄京答之
游昭觉寺归途偶成三首 其一
丙午春过梅关二首 其二
咏史四首 其三 李泌
寄黄仲和佥宪前辈时黄致政林下
题荻湾钓叟二首 其二
感事呈王子敬太史同寅
酌酒及灌花复用前韵呈川北同寅二首 其一
读仙经漫成
过韩泷
嘉定泛舟南下马尾滩恶既过赋此
除夕用韵
送同年吴献臣尹我顺邑二首 其一
岁晏漫成四首 其三
三峡即事
同前奉和陈宪长韵
寄万松邵妹丈
题云洞卷
松月为瑞昌府镇国将军题
江上行和答周廷瑞别驾
雨中新寒坐芸香小阁呈郝兵备二首 其一
初冬漫书
西湖十咏 其十 孤山梅雪
梦游白鹿书院时癸亥八月十有三日也
送犹子兆麟东还
吴静观学士挽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