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邝敦仁经藩南还二首 其二

送邝敦仁经藩南还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故乡别后今八载,百载能堪得几回。梦里菟裘归有计,到家烦报水边梅。

诗人苏葵的古诗

病马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翘陆无心首漫低,夜寒龙骨怯风吹。葱花半染尘沙暗,玉箸非贪草粟垂。

岂负天闲誇太乙,每惭边骑破阏氏。多时药石无人管,卧看金羁报主迟。

重游白鹿洞

明代 苏葵

旧雨看山客又来,白云封路为谁开。松风净拂斯文馆,花气浓侵浊酒杯。

千古明诚留日月,两间奇胜逼蓬莱。遗书满架无人勘,风雨年年洗石台。

吁嗟行

明代 苏葵

吁嗟复吁嗟,吁嗟若为情。辙水鲋鱼借勺水,何人欲激西江迎。

吁嗟复吁嗟,吁嗟不停口。枝头黄叶振即落,何人欲倩擎天手。

不如强放吁嗟怀,不如满酌黄金罍。左手拉洪崖,右手招扬回。

不用舞柘枝,不用歌剪梅。铿锵天籁空中来,红螺蘸甲葡萄醅。

一饮一石谁与伍,步兵吏部风皆颓。曲生一剑百累辞,至竟莫若糟邱台。

华山昔日鼾如雷,后来学者吾当魁。屋傍松竹雨惊觉,笑问周公安在哉。

又代徐都阃作

明代 苏葵

气夺天机不等閒,西邮公在重如山。楝花邮信应无恙,骢马何为急欲还。

五柳先生莲社约,四明狂客鉴湖宽。辕门徙倚偏惆怅,真为天家借范韩。

寄致政州守梁叔龙亲家

明代 苏葵

挂冠掉臂归山林,市朝日远山日深。但知朝菊迸篱馥,遮莫甘棠匝地阴。

要客自烧烹石鼎,引孙时屈钓鱼针。等閒莫用轻相笑,已约梅花旧水浔。

奉和前人果州灵泉寺留题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丈六金身百尺宫,门前芳草碍骄骢。客怀白鹤应能会,诗料青山尽解供。

洗耳泉声偏喜碎,障尘花树不妨重。西来欲了观风事,肯与山僧论觉空。

春日病中遣怀呈陈宪长二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春深花发柳将齐,无限韶光候品题。载酒未过杨子宅,寻诗谁泛杜陵溪。

穿林蛱蝶看将舞,出谷苍庚想未啼。记取兰亭修褉日,浴沂童冠正堪携。

再宿分水公馆

明代 苏葵

一水东西二邑分,数楹公馆傍山云。千盘径路人行少,两度肩舆我到勤。

树古漫留鹃血迹,草残多印鹿蹄痕。明朝正上蟠龙顶,老眼犹能望帝阍。

齐鲁观风为某侍御题

明代 苏葵

萧萧骢马豸衣新,负弩前驱动陌尘。山入琅琊千古壮,月明凫绎万家春。

衣冠不改姬公化,闾巷犹谈仲父仁。收拾归来献明主,都亭何用更埋轮。

敦仁坐舟中避嫌不肯再顾诗以要之

明代 苏葵

心严不惮门如市,舟寂惟应日似年。莫道我无江阁马,侯门真有鹤蹁跹。

弋阳舟中夜坐

明代 苏葵

笳鼓休教聒病夫,三更犹自拨风炉。一灯明灭青藜火,万事沈潜太极图。

天下靠谁波砥柱,山中还我药葫芦。诗成更起推窗看,雪拥梅花近舳舻。

谬掌堂事四越月颇厌烦劳喜得宪长京还交代有作三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一百廿日妨晏眠,轇轇扰扰总徒然。纵令明决得金矢,何似优游寻简编。

鼓缶莫嗟将昃日,浴沂宁泥暮春天。豫章社栎君须玩,材与不材谁永年。

寄余宗善表弟义官

明代 苏葵

石门寺前分袂时,贪泉曾感赠行诗。西来自把三江照,老去惟凭一鹤知。

每厌朱轮妨梦觉,细看白发卜归期。明朝烟雨竹竿袅,共钓君家十亩池。

病中遣怀三首 其一

明代 苏葵

宿雨闲窗注道书,旋调龙虎卫微躯。谁甘在梦犹谈梦,我奈骑驴未下驴。

满地碧梧寒透早,几家黄菊酿甜初。星轺木铎成何事,敢向人前讳滥竽。

南康道中三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少年曾作子长游,今日湖山不上眸。谁向个中嫌矮屋,几人天地未抬头。

哭乡友陈正郎学之四首 其三

明代 苏葵

君家兄弟比慈明,夜雨荆花次第零。别驾在人留惠爱,部郎平日著贤声。

三千世界孤芳尽,五十年华一梦醒。寄问久要罗令尹,能无挥涕过东城。

感事呈王子敬太史同寅

明代 苏葵

世态秋云不可言,酒酣耽坐老僧禅。细将酣事从头检,只爱浮名到手先。

碌碌自怜蕉鹿梦,劳劳谁谢茧丝缠。焚香剪烛空斋静,读尽南华内外篇。

松月为瑞昌府镇国将军题

明代 苏葵

秋夜沈沈玉宇空,苍髯疏拂桂花风。千年琥珀氤氲里,七宝楼台缥缈中。

栖日枝头擎顾兔,影娥池面漾虬龙。分明一段诗家景,并入王孙院落东。

过白沙投壶

明代 苏葵

腊尽风和想浴沂,沧溟聊浣旧尘衣。投壶莫问输多少,愿博江门一醉归。

寄乡友罗宗杰大尹时已致政家居二首 其二

明代 苏葵

少年相约事经纶,未老公先作隐沦。山屐踏残花底月,海螺倾尽瓮头春。

眼前好事三更梦,身后虚名半点尘。我亦本来能晓了,却遭人笑是贪嗔。

苏葵

苏葵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邮《吹剑集》。► 37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