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孙一元
吴溪大绢长十寻,何人夺此造化心。不写人鹰与快鹘,独写青山石上之文禽。
高冠照水弄深碧,翠尾隔花浮暗金。文章真合自妩媚,雌雄长日青树林。
君不见杜陵诗中语意深,见诗对画如见箴。赤霄玄圃须往来,慎勿渴饮寒泉阴。
仲冬一日闻雷有感
仲冬一日忽闻雷,无乃皇天号令乖。白日风云时自晦,横江波浪起争豗。
千官不见居庸道,八骏空驰黄竹哀。北望何人经国计,野臣孤愤泣蒿莱。
秋夜渡江
西风吹鬓绿䰐鬖,击榜长歌酒半酣。野月上船灯影乱,载将秋思过江南。
留许天赉宿山中
皇极閒窥天地心,只容高卧华山阴。枕边鼻息君来候,政是人间韶濩音。
周舜卿山水图歌
周生初学盛子昭,画手相传心独劳。后来却拟戴文进,落笔开缣分秋毫。
气韵浮动意已极,挂出满堂皆动色。山腰半扫云气横,树杪潇潇天风急。
瀑布下挂苍厓间,近看颇类匡庐山。又见武陵桃,更有商岭芝。
松间似是黄与绮,皓首相从同避时。一朝出山回帝力,四海争看歌羽翼。
至今汉道有光辉,对画感事心叹息。周生周生名已著,平生所画亦无数。
此幅差胜盛与戴,高堂白日生烟雾。
访许进士台仲九杞山中二首 其一
山水经年别,樽罍十日留。柴门沙月动,木榻海云流。
同爱名山隐,难忘帝国忧。何时解朱绂,一笑共沧洲。
石川子夜半相访
境静人群绝,梦回庭影空。打门走狂客,半夜惊山翁。
乌鹊霜林月,堞楼鼓角风。更须笑疏懒,脱帻坐高松。
江上饯别友人四章 其四
山阿遵时晦,人文会陆沉。履运多崄巇,感念昔与今。
凄风振修薄,严霜被乔林。愿言同此夕,寤寐思所钦。
偶然成诗
诗书伴我真多事,云卧天行意自閒。半世论交遍天下,眼中惟觉有青山。
王与时方伯顾与成参议见访山中
柴门车马藩侯重,下榻高谈尽日欢。笑我风流丘壑相,对君倒着竹皮冠。
山中芝草阑干长,石上松阴空翠寒。记得晦翁诗句好,一川风月要人看。
彭济物宪副雨中访予于吴山三茅观时予方醉卧分付童子未报伫久驰归 ...
颓云压山山木黄,瓦沟鸣泉檐溜长。政恼门前立马岌,须便水底眠知章。
坐竹林精舍
高帻短袍云霞光,扁舟系缆野篱傍。焚香静坐了无语,山寺闭门春竹长。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其二
茅堂藏山隈,寻转更幽兴。一鸟浴寒塘,数花明小径。
浔阳歌十首 其三
安庆合围久莫摧,中原保障有奇才。半夜缒城三死士,艨冲百万只空回。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其八
短策时寻句,高怀自领春。山禽莫相避,我是住山人。
赠青城道士
新织鹭蓑间红羽,水云随处足徜徉。传来彭蠡鱼经古,见说眉山帽桶长。
云冷听钟寻野寺,月明吹笛过江乡。如今去觅玄真子,还伴渔郎作醉狂。
送杭东卿宪副入京
对面意不尽,长风吹别襟。江湖浮树杪,鹳鹤下秋阴。
群盗还多难,诸方虑已深。治平望公等,尧舜格君心。
睡起效赵子昂
小窗酒醒夕阳低,草色撩人思欲迷。曳杖起来出门去,山樱子落竹鸡啼。
茅屋清溪上
茅屋清溪上,渔歌入座闻。水光偏映竹,钓石自生云。
地近青藜杖,身随白鸟群。此中有真趣,长日少尘纷。
西湖山居
道人缚屋南山里,西湖正对柴门底。藜杖经旬懒出门,门前看湖聊尔耳。
秋风抚掌桂花开,坐对白石歌隐士。溪翁住近不相知,晨昏同饮西湖水。
春日游慧山
孙一元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272篇诗文
醉着
汀上
幽居杂兴(二首)
同凌时东邵文化沈邦魁饮戴山大石上
岳武穆王祠
孟秋十六日孙道甫范文一昆仲邀予同汪进之京兆方质夫逸人泛舟西湖 ...
我昔何所梦
解衣
同顾与成参议过蓉湖别墅分韵得禾字
赠徐廷应
赠钝翁
失鹤六首
奉和文徵明元日见访
寿杨氏母九十
忆王屋山人
山居一首僧廉一清过访作赠
春来两月懒不读书萧然无一事
梦游华山
休宁汊口十咏 其六 云溪
避寇吴兴山中二首 其一
题文徵明画春江图二首 其一
靖江西浦与殷近夫别
漫笔用姑苏文秀才韵
泛高士湖
席上分韵同咏红梅忌绛雪胭脂丹砂霞色酒晕二首 其二
侣鱼
秋日简王与时方伯
宜兴吴克学雨中远访予于吴山一宿而别咏此送之
幽居杂兴十首 其八
浩啸
毛贞夫参政别予笼一白鹤与丹书一函见遗即席戏成二首答之 其二
晚泊江村
浔阳歌十首 其八
有客访予南屏山中袖出铁笛作三弄予闻而作
新卜南屏山居
避客
席上沈启南先生限韵赋白荷花因柬钱士弘水部
净业二首 其一
解所佩日本小剑遗殷近夫作公莫舞
简程确斋
有感二首简休阳程世大 其一
幽居杂兴十首 其十
题孙道甫小景五首 其二
宿西山韬光庵
浔阳歌十首 其四
有感二首简休阳程世大 其二
南轩下梅数花初放对酒尽日
蟠桃图为鲍氏母寿
浔阳歌十首 其二
率溪书院和韵
月夜过凌时东
梁溪舟中遇吾廷介廷顺昆仲口歌送之
梅杖
庚午九月廿五日梦中偶得
枕上漫尔成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