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日杂题 其二

秋日杂题 其二

明代 唐之淳

蠮螉塞外风吹雨,鸡鹿山头露欲霜。为恐寒惊慈母线,起来先著旧衣裳。

诗人唐之淳的古诗

晚见胡蝶

明代 唐之淳

晚风庭院蝶来频,可是多情慰远人。亦欲种花留蝶住,塞天寒冷不禁春。

燕山八景 其三 太液秋风

明代 唐之淳

灵源道天潢,滉漾裂厚坤。迩兹日月辉,星宿江吐吞。

其深产菱芡,其浅秀蘋蘩。蘋蘩以共采,菱芡以侑尊。

事殊汉昆明,派匪华清温。时秋风露寂,玉浪芙蓉翻。

行宫罢夕月,兰芳菊扬荪。愿同灵沼鱼,喣沫生成恩。

奉和公相群斋夜话之韵二首 其一

明代 唐之淳

幕府趋陪旧,寒斋兴绪新。敢邀诗作友,宁卜醉为邻。

月没三更夜,阳回四海春。来朝好云物,纪述定频频。

吊钱塘卢清源墓

明代 唐之淳

三尺新碑处士坟,乡人犹解说清源。东阡西冢多金玉,不及卢家好子孙。

和徐公子同游

明代 唐之淳

地拱皇都接太微,寺连冈阜势峨巍。殿门幡动朝行道,塔院灯明夜启扉。

中使传宣香满袖,胡僧露坐罽为衣。偶因晴日陪游赏,喜得祥云傍马飞。

奉怀国公大公兼寄杨镇抚

明代 唐之淳

一从驰驿向西秦,几欲封书托使臣。渭水白云生马足,函关紫气接车尘。

众中持节传宣久,到处题诗访古频。藩府官寮多属望,料知杨震独情亲。

过张秋伤河决都水监

明代 唐之淳

可怜都水监,无复汉官仪。洲渚沈遗迹,鱼龙识故碑。

日斜渔唱断,风细客帆迟。前代多耆旧,时来咏黍离。

过高丽寺又小高丽寺 其一

明代 唐之淳

金银画壁谢觚棱,中国人留外国僧。今日寺存僧去尽,淡烟明月是香灯。

大宁杂诗 其二

明代 唐之淳

边头极目正漫漫,随处平川似海宽。地势北来通白霫,塞尘西去接乌桓。

冰霜山谷千秋雪,风露衣裳六月寒。故国老亲知念我,凭谁传语报平安。

和徐公子怀公相两岁不得同赏端午韵

明代 唐之淳

涨天风雨揽离情,忽得新篇破宿酲。眼底字疑山月照,耳根声似石泉清。

每经佳节身多客,却忆征途梦亦惊。艾叶榴花濠上酒,元戎此日共谁倾。

舟中四咏 其一 筚篥

明代 唐之淳

昔向马前奏,今来船上闻。分明关塞月,吹破楚天云。

题桐庐孙盘谷中峰先生兄弟墓铭卷后

明代 唐之淳

盘谷先生贤伯叔,棣萼荧荧照岩谷。伯也仕宋不仕元,叔也居家不干禄。

一门恂恂服儒雅,讲道哦诗化乡族。白云原上扫烟霞,桐君山中友麋鹿。

当时故老歌黍离,前代龙头秉钧轴。先生谢病王公起,方守再来留相辱。

弟兄心事向谁诉,钓台苍苍江水绿。百年寿考摧栋梁,双冢青葱荫松竹。

幽光潜德谁所写,阡表埋名耀珠玉。荣名过眼等流电,节义于人有馀馥。

后来孙子亦多贤,带经锄田故山麓。到今过者仰高风,草际碑文再三读。

怀乡中马蔡三友生

明代 唐之淳

分首春灯后,怀人腊雪边。河山经沛邑,行李滞楼船。

茗煮琼芽嫩,醅浮绿蚁圆。此期知不远,归及燕莺天。

沧洲

明代 唐之淳

雪河浮长冰,沿转见绝岸。人烟市集稀,灯火舟楫乱。

渔人扣舷语,篙子中夜饭。水宿有常程,回首岁月晏。

龙卧江海泠,石出梁路断。晶荧云表星,惨切烟际雁。

驿鼓咽不舒,天鸡晓相唤。乡山梦中来,涂回未能半。

病起池上作

明代 唐之淳

坐卧对池水,西风生白蘋。有家宁免累,多病转思亲。

客画医王佛,人分药灶薪。形骸空自笑,轻快即閒人。

六月二十二日雨 其二

明代 唐之淳

茶熟诗成后,香烧睡起初。几回闻塞雨,何处得家书。

云拥门前岫,泉添井畔渠。渐看生意满,早晚食园蔬。

滁山道中杂题 其五

明代 唐之淳

人到说旌麾,前朝过下邳。自惭行旅滞,非是恋吟诗。

松亭关

明代 唐之淳

少弱不更事,矻矻亲简编。武经既靡习,文义亦罔宣。

忽值李轻车,挟我越幽燕。辞亲拜辕门,下榻礼殊专。

夕卧蓟北月,晓冲湾河烟。出入行伍间,招邀相后先。

时于壶矢暇,共览穰苴篇。仪容见新态,魂梦生旧怜。

今晨始出关,回顾眇以绵。岂不念王忾,私怀动中悁。

军容赖末光,师克愧无镌。愿陈征战绩,以付台阁贤。

送兰古春往淞江兼寄杨林寺如一庵 其一

明代 唐之淳

访旧来京国,乘流到海濆。梵音三泖雨,香气九峰云。

业是随缘得,名因出世闻。高秋江寺别,烟草没鸥群。

寓淮北行府呈公相

明代 唐之淳

府第雄深出圣裁,濠城北面接鱼台。恩波正比淮流远,瑞霭多从禁国来。

周室藩邦基百世,汉家戚里近三台。金鱼玉带亲调膳,日对南山举寿杯。

唐之淳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26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