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唐之淳
积雪不知年,炎天生昼寒。南人初出塞,浑作玉屏看。
送兰古春往淞江兼寄杨林寺如一庵 其一
访旧来京国,乘流到海濆。梵音三泖雨,香气九峰云。
业是随缘得,名因出世闻。高秋江寺别,烟草没鸥群。
九日得乡字
蓟门秋月犹在眼,燕台九日仍举觞。病翁台舍喜无恙,公子出关情可忘。
镜中头发忽欲白,阶前菊花空自黄。试开怀抱取一醉,莫为音书牵两乡。
宿松亭关有怀松轩公子
独行无所语,公子在何方。不作边头客,仍居谷口庄。
山川欣自慰,书信好谁将。今夜松亭梦,琴尊兴甚长。
奉怀白先生兼寄二公子方大参
临流脉脉怀归客,检历匆匆欲尽年。公子坐分除夜酒,故侯来渡夕阳船。
灯前乡梦烦龟卜,霞外仙书倩鹤传。谁道相违不相忆,心同淮泗日洄沿。
邵伯镇龙王庙
夜合花香槐子肥,庙门人集祭龙妃。灵风洒面云旗湿,知是朝来行雨归。
临清闸
长舟走浮梁,双桨如鸟羽。今日复何日,欣然慰羁旅。
所忻遇我公,使节还天府。文章为冠佩,仁义作干橹。
铿锵烛下咏,脱略酒边舞。顾惭蜀严幕,宾客非杜甫。
寒生临清关,白日欲亭午。淹留当异途,踌躇起凄楚。
赋徐公子澄碧轩十二韵
赐第古城东,池连旧辟雍。画檐涵浩渺,素壁动冲融。
公子闻轩处,长云野望通。影沉南寺塔,声浸北山钟。
曲槛临流得,横桥到岸逢。龟翻荷盖雨,莺掷柳丝风。
莎借秋帘绿,萍欺晓幔红。蜗传书法古,鱼识阵图雄。
舞剑惊飞鹤,谈诗起蛰龙。自天恩泽溥,向煖墨华浓。
气浥研朱露,光浮射鸭弓。我思分钓石,莫遣碧苔封。
陌上暮春
斗草听莺非我事,傍花随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赵江淮过一春。
送一斋公子还凤阳四首 其三
疋马新从阙下辞,扬鞭疾去莫教迟。寻常一样中秋月,谁似升堂捧寿卮。
邳州八景 其六 沂水春澜
雪融冰泮发漪澜,望入河流杳霭间。杜若未生黄鸟起,夕阳犹在白鸥间。
声翻煖浪沉芳树,色漾晴岚灭远山。春服已成来禊祓,傍花随柳欲忘还。
重游香林寺得游字
废刹委荒丘,重来是薄游。诗因灵辙赋,衣为大颠留。
榻煖深宜晚,钟清迥得秋。细思关去住,欲别更须谋。
望仙楼图
忆吴越风景 其二
最忆吴中与越中,千崖烟雨六桥风。歌传桃叶围红袖,酒熟松花注碧筒。
山面城池高阁绕,水心亭院小船通。于今忽作边城客,辜负沧浪一钓翁。
雪水烹茶
乞得银河水,来烹龙井茶。枪旗开雨叶,风浪熟天华。
玉液渗云旗,寒铛独煮时。一瓯醒酒困,谁道愧粗儿。
夹沟驿待后船不至
待船两河口,沽酒夹沟边。羁旅身如病,淹留日似年。
层冰因雪急,破浪得风偏。京国三千里,蟾蜍两度圆。
对酒(亦曰《偶会行》)
富谷驿雨过
晴时上马雨时归,马上看山失翠微。七十里程三度水,不逢蓑笠尽毡衣。
次日过安山湖
泰山兼鲁望,积水与河通。月白开鲛室,天青出贝宫。
舟航云物外,郡邑有无中。旅泊无愁晚,终宵野烧红。
蓟州观市集
九陌动秋烟,千区列土廛。物情占贵贱,人语杂幽燕。
酒瓮黄粱博,柴车黑㹀牵。自惊重出塞,聊为买长鞭。
奉怀国公大公兼寄杨镇抚
一从驰驿向西秦,几欲封书托使臣。渭水白云生马足,函关紫气接车尘。
众中持节传宣久,到处题诗访古频。藩府官寮多属望,料知杨震独情亲。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265篇诗文
道中怀故乡诸友
奉和公相池河驿中留示之韵
晚望奉怀军前公相
圈里村
长安留题
忆吴越风景 其六
忆吴越风景 其三
题夏山欲雨图
秋日杂题 其六
题赵彦徵晴双骑图
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
咏高丽石镫
中秋夜燕集
军屋燕
舟中生日
项王城
吕梁庙
始食菜
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 其三
题汪季子煮雪轩
车上
燕山八景 其三 太液秋风
秋日杂题 其五
泗州舟中怀乡友
自徐抵宿道中纪事有怀北平颐庵公松轩公子
野营曲
毛沧儿歌
燕山八景 其一 蓟门飞雨
登独乐寺观音阁得闻字
送兰古春往淞江兼寄杨林寺如一庵 其二
舟中四咏 其四 黄犬
将及凤阳奉怀南涧公子二首 其一
奉和松轩公子敬受鞍马鹰鹘之赐
和颐庵翁赠窗下菊韵二首 其一
登邳城楼
步出城南门
暑坐喜雨
营中閒夜
常中过乡中二僧官
奉和公相群斋夜话之韵二首 其二
送一斋公子还凤阳四首 其一
滁山道中杂题 其六
送白先生还越
寓淮北行府呈公相
赋得乾坤一草亭
和答孟熙见贻
望北平
奉和寄存翁善世之韵
邳州八景 其四 磬石秋风
留别颐庵先生及李徐袁高四公子分韵得朝字
三月十五日夜对月
读千里题赏静诗因而有寄
客睡
怀乡中马蔡三友生 其二
六月十日夜宿江上韩桥店
凤阳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