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兰竹石

兰竹石

明代 王鏊

卷石兮崟崟,幽兰兮猗猗。新篁兮丛生,同猗兮不违。

彼三君子兮,逝言相好。岁寒相依兮,永以终老。嗟彼棘薪,亦生其间。

尔独何为,尔将曷依。

诗人王鏊的古诗

忠节祠

明代 王鏊

真人起,元运隳。滇南由蘖,鸱张何为。武臣请师殄勿遗,皇仁如天兼覆之。

曰汝云,蘖且平,汝能与朕为陆生。一使功贤十万兵。

滇蘖猘,图反噬,劫我使臣改椎结。使臣指心向天誓,头可斫,臂可断,服不可异。

中郎旄,侍中血,前有忠文后忠节。滇南澶漫双像设,千秋万古,庙食不歇。

四月八日饮陆长卿园亭

明代 王鏊

连峰忽地起㠝岏,倒影亭台漾碧湍。宝障傍人云锦暖,玉瓷留客蔗浆寒。

梅酸正入调羹用,花好还宜秉烛看。鱼鸟浮沉满池上,我来终日倚阑干。

十三绝句 其十二

明代 王鏊

北固山前驻翠华,殷勤来访相臣家。太湖怪石惭多倖,也得相随载后车。

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 其一 尚絅

明代 王鏊

朱书华烛夜纵横,忽见篇章眼独明。暗里投珠人莫顾,空中悬鉴我何情。

相逢一笑平生友,此去重来几日程。路指娄江东下急,夷亭斜日暮潮生。

过范氏近竹园

明代 王鏊

昔闻临顿里,近在古城东。甫里先生宅,龙图老子宫。

幽亭花外远,曲径柳边通。五月无烦暑,琅玕满院风。

橘荒叹

明代 王鏊

我行洞庭野,万木皆葳蕤。就中柑与橘,立死无孑遗。

借问何以然,野老为予说。前年与今年,山中天大雪。

自冬徂新春,冰冻太湖彻。洞庭苦无田,种橘充田租。

霜馀树树金,寄此万木奴。悠悠彼苍天,三白望为瑞。

如何为橘灾,斩伐如剑利。饤饾索宾筵,贡篚缺王事。

曾闻后皇树,不过淮之郊。他处岂独无,洞庭号珍苞。

衢州徒菌蠢,湘潭亦寥梢。地气信有偏,天灾曷仍遭。

物贵固难成,难成复易槁。遂令洞庭人,为计恨不早。

从今原隰间,只种桑与枣。

对山 其一

明代 王鏊

晨光破暝入檐间,雀乳鸠鸣意自閒。晓睡起来无一事,捲帘独坐对青山。

与谢宪副德温游阳山箭缺至半山寺而止

明代 王鏊

箭缺搀天知几重,半山聊复憩吾慵。孤臣山处埋幽愤,高阁閒来坐晏舂。

深院潺湲鸣剖竹,悬崖矹硉偃长松。回船又过枫桥去,卧听寒山寺里钟。

忆秉之 其五

明代 王鏊

月下花前每举觞,分题押韵两相当。如今风物依然好,不见来书细作行。

寄河南顾参议崇善二首 其一

明代 王鏊

黄河万里拍天来,列郡仍闻水旱灾。今日漳滨谁史起,稻粱千顷变污莱。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二 淮口值风舟几覆

明代 王鏊

柁折樯倾舟晏如,风涛淮口戒心初。跛行岂赖娄丞相,鱼腹几从楚大夫。

平地人于看处愕,阴功神定暗中扶。道人无惧还无喜,斜日船头自晒书。

雪后有怀小适园三首 其二

明代 王鏊

小圃今何似,还成步步瑶。兴如行灞岸,愁似泊枫桥。

饥啅鸟啼柳,迷寻鹿覆蕉。悬知连日雪,小径没人腰。

志喜和秉之韵 其二

明代 王鏊

天书夜下罢游田,斗觉薰风入舜弦。郢邸一朝潜忽现,苍生四海负皆蠲。

大横已协重离兆,厄运行辞百六年。从此寰区无一事,朝廷尤望任惟贤。

送颜楫楫同年水部澄之之子也 其二

明代 王鏊

前人遗墨尚纵横,落落诗篇更老成。此去好施医国手,官家药笼要蔘苓。

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 其三 贞甫

明代 王鏊

接官长傍驿边河,来往君家较独多。已向交情知鲍叔,岂因笔势误东坡。

还乡未觉关河远,感旧无如岁月何。南望吴门君独去,西风落木洞庭波。

碧螺峰

明代 王鏊

俨双峰兮亭亭,忽雾绕兮云横。冈峦纷兮离合,涧壑黯兮峥嵘。

望夫人兮不远,路杳杳兮难征。

送白进士金归省

明代 王鏊

才思澜翻涌若潮,青年头角见嶕峣。一门袍笏还追李,八叶箕裘正媲萧。

发轫早收仙桂籍,过家还下采菱桥。荣归况是江南乐,不用临岐赠柳条。

辽城怀古二首 其二

明代 王鏊

小桥㶁㶁空流水,往事悠悠秖断垣。冠盖六州皆石晋,河山百战又金源。

黍离不尽行人恨,木叶空归杜宇魂。千古登临成一慨,幽燕今日是中原。

咏并蒂莲三首 其三

明代 王鏊

疏竹萧萧风乍凉,看花宾客满华堂。六郎花后誇新宠,二妺朝回斗晚妆。

草种宜男应减色,花开多子不闻香。主人只恐朱英老,遮莫题诗恋夕阳。

自西山归东洞庭

明代 王鏊

西来暝色一帆孤,才见青山忽又无。白借见光犹澒洞,黑添云气转模糊。

人家遥指谙来旧,尘眼频揩见却初。述作惜无摩诘句,五湖烟景若为图。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5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