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鏊
清诗万首敌千钟,身世飘然一短蓬。早死贾生非不遇,后来扬子亦难逢。
岂知冀北空无马,须信人中亦有龙。珍重平生谢安石,吴中不负若堂封。
陆凤刲股愈母疾
病居母痛在儿,儿生无母生曷为。千方百祷总无验,精诚一点天或知。
梦非梦,觉非觉,若有神人默相告。由来母子本一人,母如可赎宁百身。
槃水加刀刀自跃,一片红绡如玉落。遗羹未似颍封人,宿瘕潜症如水沃。
人言孝行真难作,以礼律之无乃过。君不见世间吴起辈纷纷,母病在床如不闻,
秉之惠巾制甚奇似东坡而小异老夫之所宜戴也赋诗谢之
幞头岝㟧帽尖纤,雅俗无如此样兼。垫似俗宗微展角,高如苏子不为檐。
将笼白发真相称,若对青蛾未免嫌。我是越人犹爱著,肯教漉酒似陶潜。
次韵东冈十咏 其四
阶穿新迸笋,屋破暂牵萝。栏养能言鸭,池驯博字鹅。
处喧长得静,取足不求多。独对青山饮,时时一浩歌。
慰秉之
功名不用叹差池,利钝人生固有之。襄野迷途回未远,邯郸荣梦觉多时。
尚平易足君应尔,蘧瑗知非我所师。芥蒂胸中都扫尽,兄酬弟劝复何疑。
过西洞庭徐氏
早从胥口望巃嵷,舟入青溪曲曲通。一片湖山归手内,万家烟火隔云中。
范公忧莫关廊庙,楚客音还爱土风。林屋有田吾欲老,岂因一水限西东。
燕巢叹
燕燕兮于飞,深深兮重闱。朝捲帘兮放燕重,暮捲帘兮待燕归。
朝朝暮暮兮燕无我违,胡然兮一旦燕惊飞而不下,怅巢是而人非。
万里兮乌衣,去此兮畴依。岂无连云画栋兮,诚不忍其故栖。
松楸郁郁兮京口之垄,逝将衔泥兮相孝子而营冢。
与宜兴邵天锡小饮象鼻岭
漠漠轻阴雨复晴,晴时还不废郊行。困依石几岚侵座,醉吸湖波滟入觥。
小圃荒畦春事动,落霞孤鹜暮山横。何如罨画溪边路,共坐兰舟荡月明。
和秉之得子
庭前骑竹便为羊,左右峨峨会奉璋。浩荡春波先有兆,郁葱佳气岂无祥。
八萧事业还追禹,五凤文章早赋梁。我有佩刀先解赠,青云他日看参翔。
韩侍郎庭中芍药盛开
露浥红香湿未乾,绿阴深静护彫阑。频来未许重门掩,色重谁将碎锦攒。
剪伐无心还比召,带围有兆亦同韩。道人自是忘情者,莫作当年侍史看。
至徐州口占四绝 其一
日日拖舟茫苍间,荒郊四顾但榛菅。朝来雨歇蓬窗外,正见徐州一带山。
送萧尹九成
吴枫叶落洞庭波,之子还朝整佩珂。千古湖山添保障,三年邑里减征科。
游从总为斯文在,瞻恋其如父老何。白首林间睇霄汉,青春事业莫蹉跎。
郑氏钟秀楼
隐居还谷口,择胜向峰头。天近星堪摘,湖平地若浮。
云岚生几席,日月在帘钩。何日同登览,超然消我忧。
和九逵见招山行
閒居无送亦无迎,唯是看山尚有情。那更亚夫怀怏怏,却怜定远策平平。
登高眺远眸方豁,度堑穿林脚尚轻。消夏湾前两明月,我船终日画中行。
桧轩
虎山鸠峰两岞崿,西金亭亭宛如凿。问谁居者两吴君,结发清修老弥恪。
当年何人送桧栽,栽向庭前小芸阁。时时兄弟坐两偏,偏袒吟哦双露脚。
我行十载还过之,翠壁苍崖人去邈。庭中老桧参天长,昔拱今来十围弱。
古苔驳落文章隐,苍玉拳奇根节错。半空时战风雨声,平地恐作蛟龙跃。
万牛回首亦不动,遮莫千秋卧云壑。木强取柱柔取束,社栎自全终自怍。
樊侯种漆已阔疏,魏王贻瓠还濩落。何如种树还种德,德树同荣扫寥廓。
为君封殖表双高,他日山人过必作。
荆溪杂兴六首 其六 善权寺
兹山信有神灵护,栋宇传闻自太和。雷篆宇书犹可辨,星坛月馆递相过。
颠崖桧偃苍龙蜕,坏藏经翻白马驮。应笑重来王相国,不将玉带系山阿。
卢师召侍御新建范文穆祠于石湖傍有诗次其韵
万木阴森荫画梁,淳熙奎画尚流光。一丘占尽吴山胜,二水分萦越垒长。
枯坐老禅依竹影,时来估客荐蘋香。雪坡天境依稀在,莫把名园比洛阳。
荆溪杂兴六首 其四 张公洞
万山环合中独虚,世传内有神明墟。侧身传视惊怪吁,老眼不辨云模糊。
巉岩渐下势渐舒,石坛坡陀席可铺。恍如身入佛老庐,四壁汹涌青红殊。
天吴紫凤坼海图,鼋鼍䁑睒虎豹狙。罘罳梁柱相拄扶,灵官岌嶪高冠裾。
神媪相将行步徐,七宝炫耀穹浮屠。石床横陈丹灶孤,玄门有路忽若无。
藓磴登降我仆痡,通明有穴寻归途。不知造化开辟初,谁此镌刻谁剜刳。
颇闻孙氏纪赤乌,霹雳下劈山之隅。人间始得窥仙都,又闻有路通太湖。
金庭玉柱严禹书,自惭骨凡气浊粗。欲往不得将何如,欲往不得将何如。
送徐司空致仕
病来宦海早抽身,七里滩头理钓纶。疏凿苏湖功独伟,旬宣齐鲁政犹新。
悬车光已生东粤,曳履声犹绕北辰。赠别都门多感慨,庙堂渐减老成人。
方岩书院次谢祭酒韵二首 其二
方山绝顶白云衔,问道来从九四咸。几处人烟分海屿,此公图像合嵌岩。
订讹无复遗鱼豕,择术先须辨矢函。谁共舞雩沂上乐,愿随童冠著春衫。
行次相城有感
几年约兹游,为访石田叟。石田今已亡,不使此言负。
相知三四人,拿舟过湖口。行行抵相城,自卯将及酉。
四顾何茫然,天水合为薮。茆屋几人家,荒蒲与衰柳。
本来鱼鳖宫,自合鸥鹭有。始田者为谁,馁也非自取。
有司事征求,亡者逾八九。念此为徬徨,独立延伫久。
作诗当风谣,以告民父母。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510篇诗文
饮横山吴氏醒酣亭
庆成宴二首 其二
送汝行敏知南安
赠叶巡按忠
延哲初就外傅
海月庵观灯
读击壤集效其体 其二
内阁赏芍药四首 其二
侄延学作亭湖上甚壮欲予诗以落之率成二首 其一
三月三日庭前白牡丹一枝独开
庭梧七首 其二
送高德元还越
次韵秉之莲花镫
瑞柑诗
奉和匏庵谢橘三首 其二
秉之六十初度
听人弹琴
次韵文徵明见赠之作
和
赠曹铭
己未岁南归至德州口占
橘荒叹
送彭阁老还江西
游吴城西诸山四首 其一 天平
登万寿寺佛阁
金泽僧辨如海年八十九矣手制莼菜并诗见贻因和之
赠僧还杭州
游吴城西诸山四首 其二 南峰
送顾承之还吉安省觐
始预经筵次匏庵韵
延哲冠
沽头行三首赠陈水部
舟中望昆山
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 其二 名甫
还至维亭
知乐亭
栲栳墩
石田学蒙泉阁老画蒲萄
试院赠外帘吕推官
次木斋阁老见寄之韵 其一
送茹銮知唐县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三 过扬子江
董谕德文玉归省其父太守德初诗以寄之德初余同年进士也
素履诗
饮徐氏新楼
癸酉春雪
五月七日陪祀泰陵二首 其二
襟带江湖楼为仲山都宪作
过故状元施宗铭坟
送尤宗阳进士之京 其二
送人之南丰
次日匏亦以雨阻以诗来纪旧约
次韵徵明失解兼柬九逵
贞甫大参立二石于庭邀予赋之二首 其二 漏雪
赠顾镛
读击壤集效其体 其三
与严太守道卿同登莫釐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