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绂
昨朝复今晨,造君何其频。我来适我暇,君喜良不嗔。
语言有馀味,所乐皆天真。都城十万家,澹泊情偏亲。
病中述怀二首 其一
卧病得休暇,提撕百念非。任真招物议,随俗与心违。
露草乱虫响,云霄一鹤飞。君恩知未报,何敢道思归。
长占烟波卷 其二
逝水滔滔春复秋,长年踪迹寄扁舟。五湖风景谁争得,千古应须付白鸥。
寄沈徵士
东阳沈徵士,于我久相疏。间别已三载,往来无一书。
情怀终自若,客鬓近何如。遥想诸郎好,家庭乐有馀。
牛渚秋清
牛渚古矶头,谪仙曾醉游。白鸥残照里,点破一江秋。
寄潘子安
潘郎豪且逸,佐郡上瞿塘。纵酒宦情薄,耽诗野兴狂。
才名虽藉甚,家业已荒凉。闻说乔公女,鸳鸯锁洞房。
题静照轩 其一
门掩閒庭草色新,箪瓢穷巷不知贫。东风一夜消残雪,花柳眼前随处春。
楮窝
玉堂词客行窝好,绕榻浑将茧纸糊。皓彩透明真月窟,红尘悬隔拟冰壶。
最宜就壁题篇什,不必围屏写画图。宾退随教掩窗户,春时唯恐燕泥污。
送□秀才归江右
京国久为客,怅然怀故山。孰云乏知己,念亲已颓颜。
穷居耻明时,旷怀良独难。因思衣锦荣,何如綵衣斑。
空江一鸟度,远道孤舟还。分手复延伫,极目苍茫间。
送谢长司归山西守制
左迁花县居莲幕,故道经行尚避骢。正待瓜期登上考,遽闻椿寿告初终。
松楸望远愁云外,山水程多泪眼中。更好节哀思为国,莫徒伤毁恸苍穹。
分翠轩为弘道赋
邻舍屋头多种竹,知君庭下不须移。月斜君影来虚牖,雨后行鞭过短篱。
一榻清风难独赏,两家幽致共相宜。余今亦有王猷癖,直造宁论主者谁。
寄示大儿默
年来老境早相寻,眼雾昏昏鬓雪侵。仕进谋身浑断念,思归于汝最关心。
生涯休厌田园薄,乐事无如道义深。安不忘危古今戒,寻常行处索沈吟。
挽李母
闾里共称贤,中途丧所天。教儿登显仕,抱志卒馀年。
京国舆灵榇,横山入墓阡。铭文书琬琰,尤足慰重泉。
耳聩自嘲
自喜从今不畏雷,是非无较转痴呆。心情要与分明解,指掌须教点画来。
每事应酬将意测,卒时呼唤肯头回。偶逢生客初相访,未及交谈便指腮。
和董校书秋香十咏 其三 催菊
种尔酬佳节,节过开尚迟。纵令迟更好,争似莫愆期。
塞上杂咏用耦武孟韵 其一
漫天风雪掩穹庐,客里谁来问起居。忽报乡人喜新到,寄来犹是隔年书。
米家船
旅泊无长物,满载惟书画。聊应随处娱,未许人携借。
和吴中书阁老韵
班列鹓鸾肃羽仪,恩颁新扇晓光熹。才临北阙瞻天拜,便觉南薰遍地吹。
在手敢忘君父德,省心常佩圣贤辞。凤池阁老能诗客,有倡佳章纪盛时。
题明皇听贵妃弄笛图
笛弄霓裳月正秋,三郎侧耳复凝眸。当年听谏如听曲,车驾应无幸蜀忧。
寿雪洲
半百才过一载馀,鬓须如漆美簪裾。富将诗礼传先业,老向田园乐隐居。
椿桂阴森环第宅,芝兰萌茁满阶除。况闻贤母冰霜操,千古名传太史书。
晓过双溪道中
残月欲低溪水明,林香拂拂晓风清。鸟从万木阴中响,人在乱山深处行。
境异自令心独赏,趣幽翻觉句难成。不知蜀道几千里,一路吟哦到锦城。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396篇诗文
舟中晓望都城有怀诸公
送范宗辉归四明省亲
题邹园十咏 其十 蒲石
暇曰读楞严经偶成
中秋对月追忆去年诸公遂有存没升沉之感因成近体一首
挽筠涧解先生 其三
北京八咏 其一 居庸叠翠
送子南归二首 其一
又次闻雁韵
哭亡兄
晓发通州望京阙作
题海榴靛瓮鸟
题看山楼
晚节
题桂花士女
写竹赠友人
为项御史题张真人所画章台春晓图
寿王吉士双亲
和韵赠徐子铭
和钱博士先生除夕感怀韵
长占烟波卷 其一
王止中先生来视其甥庶子黄君既而还永嘉因送之 其二
送张副使赴四川宪司
和董校书秋香十咏 其十 对菊
梁不移先生以诗示其子修撰用次其韵
峡中杂咏 其一
藏晖阁
元夕赐宴观灯应制 其二
别蓬庵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 其五
题邹园十咏 其三 涵翠亭
酬承天寺幻师病中见寄
题荆州刘给事子伟赠行卷 其二
题赠秋林草堂图
四时绝句寄题皆山轩 其三
赠陈司仓廷玉
为楮府高先生赋牧云歌
送怀益州长老之四明
夜次淮安西关
题枯木修篁图
题徐训导廷献魁山旧隐
写竹寄俞朝宗先生
雨中过欧阳编修馆题竹木画上
重过虎丘马天雨上人写画
送鲁府黄谦纪善归莆田
送陶给事之福建佥事
用韩先生看梅韵述怀
题雁 其一
题孝子曹镛卷
寄赠任给事中
峡中杂咏 其三
寄邵希远校书兼简叔行东屏
洗心池
题杏花春色卷
挽廖检讨先生 其五
和赵彦如中秋对月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