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绂
语话相投意便亲,底须交久往来频。半生须得吾忘我,一默方知妙入神。
大患有身身是患,至真无迹迹非真。是非形迹俱忘却,可拟当年问病人。
读齐威王烹阿大夫事有感
齐国能强理若何,因封即墨与烹阿。唐虞举措无过此,天下那消赏罚多。
题斗方山水
雨过乱泉流,风声满树头。山斋如斗大,容得许多秋。
写竹赠李大理汝成
忆昔曾同客帝畿,十年游宦子先归。可怜慈母堂前竹,无复清阴映綵衣。
五老云屏
匡庐削芙蓉,九叠云屏翠。五老惜离人,目送斜阳外。
种竹月馀稍觉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韵慰之 其二
不作风声即雨声,客窗萧索可怜生。凭君切莫怀乡土,随处何妨弄锦绷。
元夕赐宴观灯应制 其四
望近仙家十二城,君王元夜宴瑶京。月华且让灯毬起,春色先从火树生。
平地蓬瀛开胜槩,半天歌管奏新声。小臣愿献升平颂,万岁千秋仰圣明。
挽李母
闾里共称贤,中途丧所天。教儿登显仕,抱志卒馀年。
京国舆灵榇,横山入墓阡。铭文书琬琰,尤足慰重泉。
挽筠涧解先生 其一
排难应须让鲁连,邦家民物总安全。至今父老思遗德,每对诸孙话昔年。
寒夜祖上人过寓所
年来多病骨棱层,客舍萧然冷似冰。自笑谁能相慰问,灯前今夕有乡僧。
暇日读楞严经偶成
送范宗辉归四明省亲
对酒长歌游子吟,酒阑歌罢泪盈襟。百年不是逢知己,寸草何繇得遂心。
乌鸟聚时吴树晚,白云飞处越山阴。到家拜舞怡亲日,应说侯门待士深。
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
泉声山色古今同,师去尤能继若翁。临别自惭无可赠,一枝聊为助清风。
风雨溪居
宿云暗溪树,新涨没莎渚。幽人正酣眠,茅堂闭风雨。
米家船
旅泊无长物,满载惟书画。聊应随处娱,未许人携借。
铁柱寒波
金铁有断制,角木终见降。旌阳利物意,千载安兹邦。
孙康映雪
金盏浅斟欢有馀,光阴谁解惜居诸。家贫每慕孙夫子,雪照山窗夜读书。
送王御史还松江
拟复乌台任,如何便乞还。特恩怜母老,多病许身閒。
旧业松陵曲,扁舟泖水间。晏眠应有梦,衣绣肃朝班。
送僧归吴兴用杨进士韵
暂将踪迹寓京畿,海鹤江云处处飞。老托鹤藤随作伴,贫收碎帛破成衣。
吟边灯影同清夜,别后钟声隔翠微。愧我浮名苦相伴,何缘参谒叩禅扉。
种竹 其三
节间常带粉痕香,玉立亭亭凤尾长。最喜客来吟啸处,茶烟飞度翠阴凉。
北京八咏 其四 太液晴波
翠浪粼粼带碧烟,瑶台西畔玉楼前。九重地隔人间世,一片秋涵镜里天。
星斗转时银汉近,芙蓉开处綵云连。此身已得随鹓鹭,共沐恩波祝万年。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396篇诗文
潼川驿宰潘君复任持卷求诗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 其二
题竹寄浦懒翁 其二
为项御史题张真人所画章台春晓图
宿维扬
寄邓舜英
写竹送张思安佥宪陕西
和曾侍讲古意
寄题清目楼
写竹 其三
题画和俞嘉言韵 其二
为游伯瑰题静观卷
戏贺俞行之纳宠兼简同舍谢郭二秀才发一笑粲 其一
送石宪使中美之四川
送端木员外孝思养病归溧上
写竹寄匡世德先生
耳聩自嘲
送刘秀才日升归江西挈家
琴室为林典乐赋
月篷轩
味易斋为周叔训赋
倭扇谣
重过小姑山
写画题赠苏性初归吴
送鲁府黄谦纪善归莆田
送高员外省亲归毗陵
题蔡教谕先生鹤冢卷
忆故妻
上邑宰韩相公三十韵
寄沈徵士
寄吕教谕先生
为刘孟功写双竹
盆里黄杨
适閒翁以松蕈风销见饷以诗戏呈
活水源
中秋宴集分韵得青字
松筠轩
戏贺俞行之纳宠兼简同舍谢郭二秀才发一笑粲 其三
赠潘晦初
题翎毛画 其一
元日朝回为陈秀才写竹因题
送台州医官裘训科南归
梦两儿
为楮府高先生赋牧云歌
重过虎丘马天雨上人写画
雨夜宿实上人山房因题于竹石图
题画赠李医士士文
酬承天寺幻师病中见寄
写竹寄琴士张逢吉
题画双鱼
送永嘉赵惟善之北京司仓
寄徐九鼎
长占烟波卷 其一
种竹 其四
题雁 其二
题静乐轩 其四
逢武当道士李幽岩用王修撰韵
黄广文席上咏白瓷杯
寄刘士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