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绂
宪节遥临白帝城,圣心欲慰远民情。豺狼退伏霜威劲,雕鹗高抟海宇清。
剑阁日斜骢马骤,锦江春好绣衣明。遥知到日循行处,父老欢呼夹道迎。
和钱博士先生除夕感怀韵
京华住久客囊殚,对影萧然守岁阑。酒浸屠苏怜独饮,盘堆苜蓿共谁飧。
家山梦在相思切,心事逢人欲说难。年复一年多白发,驻颜何处觅金丹。
题荆州刘给事子伟赠行卷 其二
荆州雄据大江滨,不到于今二十春。邂逅看君赠行卷,眼中无几昔年人。
仍翠楼为金溪赵公理赋
若翁仙去竟如何,手植琅玕已满坡。门口直开三径入,楼中应待七贤过。
昼长苍雪飘帘幕,夜静清风响佩珂。最好年年雷雨后,阶庭添得锦绷多。
送松溪宰周景辰调连城
君从松溪来,又复连城去。宦游若萍蓬,流城那能住。
百年多远别,握手几欢遇。况兹当暮龄,幽抱复难愬。
都门一杯酒,回首知何处。天南与天北,相思渺云树。
写竹于沈诚甫来青楼壁
潇湘江上几千竿,雨雨风风翠欲寒。唯此一枝深有意,影随明月过林端。
赠陈景中昆仲题所画竹上
到京今六载,衰病独茕茕。在客谁知己,惟君弟与兄。
经过常馈药,慰问每留情。持此岂云报,相期岁晚盟。
梅花灯
绿萼含芳剪缀成,小窗寒照一枝横。韶光满座春先到,疏影当檐月共明。
结处任教吹玉笛,看时难把插陶罂。夜深吟赏浑忘倦,纸帐高眠梦亦清。
寄示大儿默
年来老境早相寻,眼雾昏昏鬓雪侵。仕进谋身浑断念,思归于汝最关心。
生涯休厌田园薄,乐事无如道义深。安不忘危古今戒,寻常行处索沈吟。
种竹 其三
节间常带粉痕香,玉立亭亭凤尾长。最喜客来吟啸处,茶烟飞度翠阴凉。
种竹 其一
喜得栽时及早春,宿泥独带藓痕新。担头挑取来城市,一路清风扫俗尘。
月篷轩
轩居窄窄小于舟,窗户虚明瞰碧流。月色正圆思载酒,波光难定懒垂钩。
不忧平地风波起,最喜近人星汉浮。无限沧洲烟水趣,谪仙何必跨鲸游。
寿雪洲
半百才过一载馀,鬓须如漆美簪裾。富将诗礼传先业,老向田园乐隐居。
椿桂阴森环第宅,芝兰萌茁满阶除。况闻贤母冰霜操,千古名传太史书。
送僧归吴兴用杨进士韵
暂将踪迹寓京畿,海鹤江云处处飞。老托鹤藤随作伴,贫收碎帛破成衣。
吟边灯影同清夜,别后钟声隔翠微。愧我浮名苦相伴,何缘参谒叩禅扉。
题杜工部浣花草堂
浣花溪上草堂前,想像当时思惘然。鬓老风尘多自感,身经丧乱复谁怜。
懒从江夏誇鹦鹉,独向西川拜杜鹃。知己惟应有严武,醉言何事又招愆。
谢吴中寄惠佳茗
纸里重重想自封,枪旗叶叶带春风。谁言两地人千里,清味尝来总一同。
送高员外省亲归毗陵
握手才相见,论怀未忍违。我方游帝里,君复访庭闱。
晓日辞丹陛,春风戏綵衣。应知到家后,欲别更依依。
题枯木修篁图
老干昂霄几千丈,天籁时闻夜声响。一竿修竹共萧森,复托丝萝半空上。
寒姿久抱幽人贞,良材孰肯摧为薪。总令匠氏未相遇,故山风雨年年春。
送张副使赴四川宪司
送周编修复任还南京
十载词林来考绩,两京佳丽遍游观。纪行随处添新藁,拜命归时复旧官。
雨过秣陵山色好,潮生杨子水容宽。悬知别后重回首,寒树江云路渺漫。
送陈尚宾还靖州
嗟余湖海度年华,尔复飘零更可嗟。旧业复归翻是客,异乡重到即为家。
江连云梦孤帆远,日落衡湘断雁斜。后夜月明何处泊,相思回首各天涯。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396篇诗文
听风雨
写竹送张思安佥宪陕西
送章秀才归松江
晓过双溪道中
挽菊庄金德厚先生
玉笋晴云
王止中先生来视其甥庶子黄君既而还永嘉因送之 其三
王止中先生来视其甥庶子黄君既而还永嘉因送之 其二
写竹寄匡世德先生
为楮府高先生赋牧云歌
独善堂为施惟政赋
题清适轩
题看山楼
题友竹轩
送石宪使中美之四川
元日朝回为陈秀才写竹因题
题荆州刘给事子伟赠行卷 其三
梦两儿
谢吕先生惠幅巾
北京八咏 其三 琼岛春云
钓诗钩
为项御史题张真人所画章台春晓图
赋椰瓢
写竹送袁文理之官湘阴
题画赠李医士士文
送范宗辉归四明省亲
喜家兄以中自滇南归
送王生还钱塘迎养
题静照轩 其一
夜发资县
送郑御史致仕归义门
寄邵希远校书兼简叔行东屏
德州早行遇雨
送大学士黄静庵先生拜封归永嘉 其二
题翎毛画 其一
题斗方山水
送李教谕之无锡
种竹 其四
赠潘晦初
寄蔡景颢
寄一瓢余君
挽吴母
洗心池
江行得便风快甚民望索诗遂赋
端午赐观骑射击毬侍宴
题风雨竹
访陈羽士道宁因赠 其一
米家船
寄画题寄偶武孟先生
写墨竹与蜀府明长史赠别
题杏花春色卷
五月一日钦蒙赐扇上有古人嘉言皆当今名翰伏读之馀喜而赋此
中秋对月追忆去年诸公遂有存没升沉之感因成近体一首
题雁 其一
五老云屏
题邹园十咏 其二 水石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