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绂
班列鹓鸾肃羽仪,恩颁新扇晓光熹。才临北阙瞻天拜,便觉南薰遍地吹。
在手敢忘君父德,省心常佩圣贤辞。凤池阁老能诗客,有倡佳章纪盛时。
挽李母
闾里共称贤,中途丧所天。教儿登显仕,抱志卒馀年。
京国舆灵榇,横山入墓阡。铭文书琬琰,尤足慰重泉。
哭林侍讲
早登科第占魁名,载笔曾同客两京。夜静玉堂邀看月,春深丹禁坐闻莺。
才华未及施经济,交谊宁知隔死生。老我情怀怕伤感,不胜双泪为君倾。
为黄侍读赋瑞菊
秋英特表君家瑞,合蒂联葩色更佳。让国夷齐双节在,分金管鲍两心谐。
霜凝素瓣连环玉,风动芳丛并股钗。知是花神意加倍,何妨叠日醉高斋。
写竹赠廖纪善
霜风动高秋,草木抱悽恻。唯此幽篁枝,含翠终自得。
虚心养直气,劲节凌寒色。持以赠君子,愿言崇令德。
楮巢为王可贞先生赋
林下萧然人似鹤,剡藤蒙密作幽栖。高眠可当梅花帐,深掩难容燕子泥。
窗牖透明云影薄,屋梁生白月痕低。新诗不用裁成卷,客到时教就壁题。
仍翠楼为金溪赵公理赋
若翁仙去竟如何,手植琅玕已满坡。门口直开三径入,楼中应待七贤过。
昼长苍雪飘帘幕,夜静清风响佩珂。最好年年雷雨后,阶庭添得锦绷多。
和董校书秋香十咏 其九 餐菊
秋菊可餐服,落英多晚香。不知骚赋后,才思有谁强。
题海榴靛瓮鸟
曾随阿母作青衣,人世于今几变移。仙驾不来云路杳,海榴枝上立多时。
奉和少师端午日赐宴诗韵时同纂修群书于文渊阁下 其二
功勋尤喜晚年成,出语常令四座惊。重望固应居国老,谦光犹复礼儒生。
彤庭宴罢看仪凤,黄阁诗成听禁莺。况是太平无事日,纂修群籍赞文明。
塞上杂咏用耦武孟韵 其二
地上苦寒非故乡,天明屋底满衾霜。起来欲把吟须撚,冻断浑无一寸长。
题静乐轩 其四
斗帐藏春日醉眠,静中唯与懒相便。寻常甲子无心记,看到梅花又一年。
洗心池
寓目寻尺小,适意湖海深。岂唯适我意,将以涤我心。
塞上杂咏用耦武孟韵 其一
漫天风雪掩穹庐,客里谁来问起居。忽报乡人喜新到,寄来犹是隔年书。
题荆州刘给事子伟赠行卷 其三
君本荆南阀阅家,偶同游宦客京华。公馀莫厌频相过,小阁焚香自煮茶。
题荆州刘给事子伟赠行卷 其一
客里逢君话旧游,醉中曾上仲宣楼。君家正近楼前住,风送江声日夜流。
题明皇听贵妃弄笛图
笛弄霓裳月正秋,三郎侧耳复凝眸。当年听谏如听曲,车驾应无幸蜀忧。
写竹寄梅轩
叶叶风生凤羽轻,冰霜不改岁寒情。凭君试向轩中看,比并梅花若个清。
九华仙掌
群峰列如掌,传闻是九华。仙人不可见,千古閟烟霞。
写竹于沈诚甫来青楼壁
潇湘江上几千竿,雨雨风风翠欲寒。唯此一枝深有意,影随明月过林端。
雨夜宿实上人山房因题于竹石图
竹窗清夜听风雨,蒲座同僧对一灯。自笑身形癯似鹤,谁知心事冷如冰。
茅庵近漏牵萝补,茶鼎将枯汲涧增。明日天晴过湖去,云山烟树绕平陵。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396篇诗文
赠余生同伦
题画赠李医士士文
对雪再用韵
牛渚秋清
谢吴中寄惠佳茗
写竹题寄华叔端
忆故妻
送郑御史致仕归义门
寄刘士俊
次韵咏独鹤
重过刘竹深孟功
题苍筤池馆
孙康映雪
题画和俞嘉言韵 其一
送陶给事德温福建阅武
分题得彭蠡湖送施员外之南康太守
再用韵留别
送陶给事之福建佥事
题雁 其四
送殷叙宾
写墨葡萄
寄浦懒翁
为荥阳宰沈彦初写竹 其二
挽筠涧解先生 其二
夜次淮安西关
梁不移先生以诗示其子修撰用次其韵
赠陈景中昆仲题所画竹上
重过虎丘马天雨上人写画
戏贺俞行之纳宠兼简同舍谢郭二秀才发一笑粲 其一
题看山楼
寄邵希远校书兼简叔行东屏
元日朝回为陈秀才写竹因题
新居
送□秀才归江右
寿王吉士双亲
篷庵
米家船
送金先生归金华
上邑宰韩相公三十韵
挽盛进士衍
中秋卧病
东昌与陈德耔夜别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 其三
晓过双溪道中
送高员外省亲归毗陵
题竹寄浦懒翁 其一
送宏上人住保宁寺
听风雨
峡中杂咏 其八
寄德常先生
四友轩为陈考功赋
赋椰瓢
题扇上枯木幽石图
寄邓舜英
倭扇谣
峡中杂咏 其九
长芦道中晚眺闻明日驾至德州
题枯木修篁图
茅屋为秋风所破有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