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东方丹山

东方丹山

明代 王渐逵

欲来不来春又过,出山何奈懒夫何。青松山壑不知暑,白石南山空有歌。

闻道兵戈盈泽国,却耽藤枕卧林柯。狎鸥亭上思君处,好借尧夫安乐窝。

诗人王渐逵的古诗

喜伦右溪回十首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自怜衰病卧荒林,白发朝来已半侵。灰却廿年豪逸兴,焚香相对只论心。

同六舍弟卜居城西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区分虽井闬,潇旷自村家。列树遥团盖,栖禽似报衙。

里人新约社,稚子旋栽花。兄弟欢娱地,吾生未有涯。

初访中洞山八咏 其七

明代 王渐逵

窅然虚境即天台,紫府仙都遍访来。樵父渔郎深不到,碧桃琪树静相开。

千年果熟猿空守,万壑苍松鹤几回。已许仙灵为洞主,玉关云窦莫封苔。

登帽峰

明代 王渐逵

滇水津边驻客航,帽峰亭上询虞皇。生来不及江山幸,犹带重华翠辇香。

送冼太仆之京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泽国栖迟病里身,坐来江上只看云。雁声若过衡湘表,南斗杓前是洛滨。

送蒋姚二子归湖南

明代 王渐逵

二子湖南来,跋涉数千里。罗浮相对望,溟渤庆来止。

泉翁坐天关,闭户避嗔訾。堪嗟浊世人,背目且信耳。

月旬何所有,澄默契玄理。星堂承过访,欣慰淂二美。

如何忽旋驾,令我心未已。遥遥初秋棹,渺渺桂阳俟。

白发翘倚门,庭训逾深旨。归来有馀师,夫道一而已。

和五舍弟安溪寄回贺寿韵

明代 王渐逵

坐入玄萝不计年,互厓长为锁霏烟。三峰已刻游山记,九曲还看架壑船。

老去独耕科斗篆,悟来方注蕊珠篇。欲知康健无穷兴,只在闲吟挂杖边。

访陈天游园

明代 王渐逵

岚光澹远沙,晓色散微霞。不识贤人馆,真诚隐士家。

打鱼时作鲙,列坐共看花。丛蘖荒行迹,遥知谢世华。

题泉翁天湖亭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逍遥蓬岛即仙都,范蠡功成亦五湖。此是泉翁超度法,倚阑曾见白云无。

伦何二君访予于双峰山庄用前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万丈疑看玉井莲,旋栽兰杜种蘅荃。南华栽用袈裟乞,岳麓应期待圣传。

暂为幽栖成小筑,远从开辟觅前缘。罗浮东去遥相望,合作人间八洞天。

寿许愚潭

明代 王渐逵

避地出萝岭,移居向越台。偶成真率会,得与诸贤偕。

乡里先论年,谈笑足娱谐。人生百龄内,时事多阻乖。

生日不为乐,顾影嗟形骸。潭翁本僯党,夙昔我所怀。

徒迁近伊迩,尊酒时招陪。喜过悬弧旦,社老欢一杯。

看馔欣及时,醴酌亦旨佳。相知更相厚,衷抱因以开。

葭灰转林钟,好风自南来。新月喜傍人,深夜同徘徊。

朱鸟挂前檐,狐星亦当阶。但愿日为寿,取醉不记回。

酒中多谬误,愿君莫疑猜。附骥述短章,瓦缶岂能谐。

曲肱吟 其七

明代 王渐逵

真境于人岂在多,南薰一曲放微酡。未应凿破浑沌窍,自合稳眠安乐窝。

剩水残山馀料理,青天白日起氛魔。峰头莫谓成空寂,时有行云取次过。

山中秋夜感兴 其九

明代 王渐逵

万派源头一贯之,入门朱陆未应岐。鸣冤定论浑多事,只向人间管是非。

留别京中诸友四首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玄风溯溟峤,宾雁亦南翔。游子念不反,乃在天一方。

岂无一尊酒,与子话衷肠。京洛多相知,所思在故乡。

远道何悠悠,临岐叹景光。人生如飘萍,离别乃其常。

令德苟不爽,宁异参与商。

寿九十翁梁云峰

明代 王渐逵

尘缨早谢重开径,穗老遥归共结庐。卫武精勤还作懿,伏生康健更传书。

清秋瑞霭浮觥兕,贺客文车拥闬闾。自愧峰头徒远祝,不趋堂榭整冠裾。

春日田园漫兴

明代 王渐逵

圈牛眠犬自村家,淑气晴烟改岁华。人日已过还谷日,梅花开尽见桃花。

抛书扫榻惟耽枕,戒酒逢人祇啜茶。津口不遥渔子熟,旋将舂米博鱼虾。

送公裕使还

明代 王渐逵

穗城霏雨暗朝暾,十月楼船海气昏。柳色况逢遥落后,菊花仍照别离尊。

潞河去鹢春相急,合殿擎云晚更掀。贾子有才元不负,长卿多病复何言。

白鹿有怀平嵩刘同年和玉溪

明代 王渐逵

佳人在浚谷,婉娈美容姿。玄露荫瑶草,玉洞环青芝。

旅石自成磴,方流以为池。林深不可见,筇履遥相逢。

猿鹤守空山,白云还候期。无为渡虎溪,溪流漫多岐。

赠灵洲云山师

明代 王渐逵

纷纷名利逐波移,半为登临一强时。认得小金真色相,绿阴亭下卧云师。

寄蒋道林

明代 王渐逵

衡岳孤且高,亭亭祝融峰。屹立镇南纪,瞻依世云同。

美人居其下,云萝漫相封。安得一见之,我心则以降。

王渐逵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