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渐逵
一春爱三月,轻阴淡微和。呼童理荒畦,有客来山阿。
话旧卧松谷,小酌归烟萝。谈笑竟终日,取乐岂在多。
忽惊远言旋,未醉颜已酡。人生会合难,百年几相过。
华发不我迟,居诸其奈何。愿君且尽觞,听我山中歌。
题樾森楼四首 其一
华夷风壤一图收,襟带东南见此楼。西隩分星多占海,二仪殊候早凝秋。
银台仙客清时彦,国子先生有道流。二十馀年寻胜会,又携黄鹊伴江鸥。
思武陵
武陵与世隔,千年隐奇迹。桃花满涧渠,渔父不相识。
美人慕皇王,秦晋若喘息。安得问其源,翘首空叹惜。
送梁以顺使还
癖病栖迟只卧家,空山先动使臣槎。寒云塞北三冬雁,春水淮南二月花。
已见兵戈伤岁暮,定将民瘼达重华。汉京冠盖相仍旧,溟国音书属望赊。
南华十咏 其九
法水澄深卓锡泉,袈裟一展是谁缘。头陀钟罢迟归院,共坐阶前语亚仙。
题王维辋川画二首 其一
秋来剩有还家梦,病后全无陟世心。忽对渔舟眇乡思,杖藜浑欲踏芳岑。
山中秋夜感兴 其五
洛源清彻溯明河,浩浩春风散碧波。洙泗若为分席坐,不知颜闵竟如何。
闻报
贺兰西去接洮临,河套经年掳寇侵。上将独擎金斗印,司农方进玉关箴。
银河断送砧声切,铜柝初传朔气深。昨夜羽书闻下国,材官车骑出榆林。
方棠陵见寄飞来寺诗次韵答之
峡峰寒矗去来舟,暝色猿声江水流。忆昔白云曾语别,共凭萧寺一跻游。
春来阅世惟高枕,病后怀人只自愁。爱尔新诗散纡郁,竹深哦月伴淹留。
灵鸟篇赠李三洲 其三
灵鸟止川蜀,缥缈青城端。朝餐雪山禾,夕饮峨嵋湍。
浊世罕所逢,奇瑞争快观。阊阖环帝庭,嘉树林天门。
八翼为谁危,一枝未乃安。
灵鸟篇赠李三洲 其四
灵鸟渡闽中,羽毛还自惜。三山未去羁,翛翛凌八极。
蓬壶杳冥冥,税驾将安息。丰容迥世凡,绝抱向谁识。
逍遥慢延伫,叹此晨风翼。
空山吟十咏有序 其九 清源洞
源头清彻浩无涯,西岸蒸桃染绛霞。岩外风尘浑不到,莫将流滓腻飞花。
西湖十咏 其五 山居寺
幽罄数声空径静,乱峰围处曲廊盘。醉来独拥蒲团睡,一枕涛风万壑寒。
项瓯东过访诗以谢之 其二
玉局真官下五羊,朱明仙客共徜徉。云霞掩映玄班侍,林樾深沉翠盖张。
两部蛙声来鼓吹,一溪花影自霓裳。白云越秀休相讶,迟尔山灵半日忙。
别王立庵 其三
三秦豪杰可谁同,卧病沧溟喜偶逢。圣世只今崇作述,蒲轮今见迓申公。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 其七 程总戎雪崖
将军起勋胄,恂恂若儒生。虎帐弃玄略,词林抗英名。
天威付神武,浪迹歌太平。羌胡方桀骜,迟尔嫖姚兵。
西湖十咏 其八 飞来峰
灵隐山前万石峰,峰峰相对驻芙蓉。浮生踪迹应如许,莫讶飞来是幻空。
立春日和右溪韵
东风处处报蜂衙,迟日晴烟燕子家。岩穴图中谁入梦,竹林亭畔自开花。
杜陵诗思多巫峡,灵运才名重永嘉。缩地与君元有会,年年春酒不须赊。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一
八百僧同了性缘,谁知行者得心传。当时若解真空幻,碓下应须出圣贤。
答冼少汾新春见寄诗二首 其二
莫把天人轻着意,天人分处与生殊。却笑世儒多自误,老来空长寄生株。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七 茅阁
葵荒还自理,酒熟不用沽。因窥瓮中牖,悟得先天图。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南华十咏 其一
避暑山中十咏 其八 约伦彦蕃避暑不至
明月歌别蒙杨二子
山中寄李三洲
别周云厓远游十首 其三 富春山
山居菊盛开谩兴三首用唐人韵 其二
禹穴二首 其一
柬李三洲黄泰泉二丈
环谷八咏 其一 榕阴夜月
送伦右溪五首 其二 西南
咏伊尹
别何古林八首
别孙德谦节推四首 其二
春日感兴
寄伦穗石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四
送李用方之连州
藩司诸公见访失迓诗以谢之 其二
饮伦越溪藕花洲
闻吴九岩何古林诸君游东山诗以寄之
暴雨涨街柬伦樾溪二首 其二
闻伦穗石归诗以迓之
谒苏东坡祠
送冼太仆之京 其二
灵鸟篇赠李三洲 其一
陪查方伯柯大参宴饮伦樾溪园亭次韵二首 其二
望罗眼和甘泉韵四首 其三
李三洲同岱麓携酒见访用韵一首
陈瑞山大巡过访以诗谢 其一
又答和区白斋一首
小楼成与诸戚友宴饮用杜韵二首 其一
与金周二逸士泛舟西湖
空山吟十咏有序 其一 齐云山
南华十咏 其七
赠别王肖溪户曹郎 其一
赵家津口阻风逢陈都阃巡湖二首 其二
春日写怀二首 其一
题蔡大行寿母图
和王岱麓一首
赠督学蔡可泉
山中秋夜感兴 其二十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五
王岱麓李三洲携酒过访诗以谢之三首 其二
三月脩禊事同少参王一江佥宪龚心韦伦右溪赋
飞来和岳斋高韵
谒象山书院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 其四 唐山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八
别胡青岩督学四首 其四
答冼少汾新春见寄诗二首 其一
神游飞云诗和方西樵韵 其四
瓜步望金陵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四
赠霍渭厓
山中苦雨 其三
送龚佥宪归吴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六 莲池
海珠留题
栖贤桥再和玉溪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