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夏良胜
紫殿云浮日影开,传宣分历下灵台。蚤县象魏分周典,方信玑衡有帝裁。
虎拜班中万国在,龙飞天上七年来。深山穷发知春到,前度斗杓惊又回。
和南墩长官写怀
独倚寒斋听漏传,宵残烛影月纷然。老亲药饵相扶久,二竖销磨报可全。
有子愿输通籍蚤,事君须念食租前。四方志业还家梦,可是湖湘了百年。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八
烂菊垂枝傍竹叉,清芬绝胜弄春花。洗觥绕径酣吟赏,为惜西风老岁华。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十八
谋国吁筹开布泉,涓涓滴滴涴眉然。明农若为匡时策,自把犁锄望有年。
坐亭有感与友清话二首 其二
送归春事已阑珊,雨惹云衣万叠峦。愧我无诗虚好景,多君有力障狂澜。
水心亭子论心会,虚白堂中袖手观。击缶浩歌箕踞稳,自家风味欲无官。
过范光湖遇变自慰
岸圻湖光恶,天翻万叠云。真于百死地,扶出再生人。
未构唐公稿,几随屈子沦。冯夷应有意,留我献明君。
郊行陪祀十首 其七
春祠冬烝夜,清清入妙香。一班随进退,终岁异温凉。
册祝昭禋远,衣冠卜吉藏。不须占王气,寒冱树苍苍。
郊行陪祀十首 其十
去路还归路,伤怀更几何。风尘随处是,须鬓笑人多。
衰草牛横笛,霜林鸟乱歌。无端情思恶,掩耳莫相过。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九
懒心避俗通三昧,恩义驱人说二难。捩柁风生催郢客,出门云杳入燕山。
纵横士马悲途梗,惯熟楼台当旅还。举目烟霄有征雁,几时书帛寄乡关。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十七
鲈鱼苦系张公子,一叶扁舟江上回。莫向园丁问生理,于今老鹤几番胎。
叹石崇废宅
石氏富非朝夕得,财多元是祸之媒。香尘锦帐无名目,未必贪夫为朵颐。
北堂三章寿梅母也
瞻彼北堂,采采其谖。谖可以忘忧也,母之静也专。
母心有石,其可镌也。
瞻彼北堂,森森其柏。柏可以依也,母之渊也塞。母家有政,其可国也。
瞻彼北堂,有松有竹。有松有竹,母之鬈也绿。彼天之寿,眷兹平格。
彼孝子心,永言式谷。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 其二
尘封簪笏厚,一拂自今年。屯拟经纶济,忧当天下先。
亭深风月上,书饱夜灯前。直到亨衢稳,披云见此天。
闻东征得捷
将军驰露布,有喜上龙颜。破竹迎锋下,持斨未缺间。
天地若为大,鲸鲵秪自顽。论功书杰阁,欲拟燕然山。
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 其一
料尔年家会,风谈一座秋。道形先石履,清响震山楼。
花趁雨争发,鱼亲人自浮。信渠兼隐吏,相与为时谋。
次韵寄王青崖给舍
临椷洒墨便忘馨,为爱监军奋执冰。只恁干戈心上战,已拚老瘦见时惊。
秦关野树闻鸡犬,巫峡安流惯雨晴。羌笛一声悬榻下,蚤从阊阖见文星。
乐府二首题曾时进双挽卷 其一
五峰高,五峰高。肤寸雨天下,桔槔胡尔劳。萧萧风木增悲号,人生踪迹殊蓬蒿。
过安福寺联句
古木修篁寺寺幽,遣怀随处暂停驺。欲留残照五里落,偶有好风双鬓飕。
林下风流非学晋,胸中经纬在匡周。从今先后为忧乐,多少閒思强上楼。
春郊杂咏七首 其三
袍笏瞻天近,衙筹坐日移。偶随安石屐,忘却习家池。
野店当垆媪,长途弛担儿。淡烟桃杏坞,春色有人知。
食瓜联句
剖破绿云房,来供天上郎。白分成片玉,清嚼满池霜。
红子堆盘灿,馀甘浔齿香。青门随处是,何必问炎凉。
作室三章为李成章作
爰作斯室,习卜之吉。基之构之,以燕以翼。君子之居,以食以息。
彼后也贤思,弗坠之绩。
爰作斯堂,抡木之良。曰梓曰楠,曰百其章,斯工斯臧。
君子之居,咏笑且扬。彼后也昌思,有缉之光。
爰作斯门,之河之坟。有焕其文,有岸其枨。车也斯屯,马也斯奔。
君子之德之存,彼后也蕃。之公之子,之公之孙。
夏良胜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189篇诗文
挽春二首 其二
赠易生庆亲五十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二十
归途值雨二首 其一
惜淮阴 其二
送朱侍御按蜀
送邓驿宰之新会
寿周天德母七十
舟中写怀
醉中斗谑联句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七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
郊行陪祀十首 其九
望雨联句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三
寓汝川和高宪伯先生赏牡丹诗
赠傅生宗会归南城
题李廷章永感卷
春郊杂咏七首 其二
和平麓秋夜作
挽周文明
别金溪
对雪二首 其二
宿中方寺三首 其二
北行泊昶口
得乡茶有感
春郊杂兴五首 其二
初寒二首 其一
次谢家埠用前韵 其一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二十
太学生潘子春归寿其母谒予请颂为之赋采衣三章俾归以庆焉 其一
题闽蜀抡材卷为司训王廷表作
又和忆西湖十绝
春郊杂咏七首 其四
读仲锡举祀宋尚书奏议诗以志之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三
喜得酒联句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八
郊行陪祀十首 其四
过南康感事
寿杨玉峰先生八十
除夕和石江韵 其四
野寺寻春二首 其一
春郊杂咏七首 其七
宿公馆与舜俞年兄夜话
宿崇梵寺二首 其一
挽白司厅表之
与凌伯远联句 其二
为胡全之写椿萱图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