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又和忆西湖十绝

又和忆西湖十绝

明代 夏良胜

低枝花蘸水流香,未信游人苦日长。见说西湖好风景,山川别是一温凉。

诗人夏良胜的古诗

门将军词

明代 夏良胜

重门深深候人立,夜深掩面愁人识。机心却笑痴门神,白昼弯弧不相射。

今年守著屠沽儿,去岁浪说王谢宅。门衰门盛神不知,纸上功名殊费力。

我家破屋无何有,美士入门不见丑。今年错把糊上门,邻里儿童尽惊走。

与凌伯远联句 其二

明代 夏良胜

万山深处两吟身,鄙吝都消幸有邻。风景因人都却胜,物华随意看来真。

壁立词锋山鬼泣,源穷经案野猿呻。扬尘几度俱浮梦,谁见桃花洞里春。

寓汝川和高宪伯先生赏牡丹诗

明代 夏良胜

自与孤寒别老根,洛阳台上几争论。两家色样专芳味,一阵东风受主恩。

玉带也曾占宰相,金樽随处闹王孙。谁能拔此挥吟赏,多种桑麻补厚坤。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三

明代 夏良胜

孤鸿高骞志在远,双凤食竹不长群。裹药却病思见弟,牵衣割爱苦事君。

抱琴便作思归引,储钱为买抛青春。闻道乡郊尚多垒,厚集战士方如云。

叹赵烈女

明代 夏良胜

残堞莫云愁欲断,几堆暴骨领锋馀。何如完节只女子,到得收名在史书。

末俗似从浇处革,人心真见静中虚。不知折箭还存否,好付男儿学守雎。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七

明代 夏良胜

冰添渠水分馀润,风到松林却半回。进退有机饶自得,更于何处见胚胎。

北堂三章寿梅母也

明代 夏良胜

瞻彼北堂,采采其谖。谖可以忘忧也,母之静也专。

母心有石,其可镌也。

瞻彼北堂,森森其柏。柏可以依也,母之渊也塞。母家有政,其可国也。

瞻彼北堂,有松有竹。有松有竹,母之鬈也绿。彼天之寿,眷兹平格。

彼孝子心,永言式谷。

和二泉先生游麻姑诗三首 其三

明代 夏良胜

马足轻轻绊暮烟,山隈便坐自怡然。忘归借使便回日,见道何妨不在川。

入画王维真有数,留诗玉井更无前。荒坛古木如知觉,肯向麻姑学永年。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十二

明代 夏良胜

投檄云归便放舟,大兄真为掩吾羞。贾生应悔无长策,崔氏从前下冗流。

恬退特书真宰奏,告身超格后人收。是非不必论今昔,深锁松筠禾黍秋。

和南墩长官写怀

明代 夏良胜

独倚寒斋听漏传,宵残烛影月纷然。老亲药饵相扶久,二竖销磨报可全。

有子愿输通籍蚤,事君须念食租前。四方志业还家梦,可是湖湘了百年。

啜茶

明代 夏良胜

故乡茶叶异乡烹,添得吟肠一味清。水凿冰崖凝碧椀,火翻雪浪覆青瓶。

含鎗谩说呈新品,带脚从今减旧声。愧我相知无谏议,也须三椀坐严更。

过范光湖遇变自慰

明代 夏良胜

岸圻湖光恶,天翻万叠云。真于百死地,扶出再生人。

未构唐公稿,几随屈子沦。冯夷应有意,留我献明君。

挽饶惠徵

明代 夏良胜

富媪销魂贫失母,棺声惊发汝滨硎。助边卜氏将军署,入郭庞公处士星。

生死无缘逃大块,文章有幸托思亭。子规啼夜娟娟月,风泪深痕宰树青。

题桂南阅秀送陈掌教

明代 夏良胜

莆阳十年磨桂斧,旴江十年樵桂楚。锋霜落手十星光,桂林一入争先睹。

莫惜桂林小君用,知君借与桂林重。状元峰头应有人,明远楼中学臧梦。

君不见张曲江,柳愚溪,宣城寄迹君须知。万金不爱打碑楮,都付来人公是非。

又不见思骏马,买骏骨,许多朽瘠封洼窟。孙阳一上黄金台,桃花叱拨惊驽骀。

明年俊乂纾忠怀,随君傧策升尧阶。

食瓜联句

明代 夏良胜

剖破绿云房,来供天上郎。白分成片玉,清嚼满池霜。

红子堆盘灿,馀甘浔齿香。青门随处是,何必问炎凉。

宿中方寺三首 其二

明代 夏良胜

绝巘冯虚望大江,江花似浴白鸥双。自家适意闲藜杖,隔岸愁声老木梆。

吊古岂无刍比玉,崇文直有笔如杠。村深寂寂无人到,山月茅檐照睡厖。

送子重侍巽斋先生南还 其二

明代 夏良胜

陌上垂杨枝上风,依依似管别儿翁。恨无鸣雨回行马,愁见流云催去鸿。

垒遍万郊须问幕,江深五月可瞻枫。到家便说陈情事,奏草行行是教忠。

乐府二首题曾时进双挽卷 其二

明代 夏良胜

芗溪清,芗溪清。年光似昼夜,一涸复一盈。从今霜月乌啼更,莫使哀哀孝子听。

乐府二首题曾时进双挽卷 其一

明代 夏良胜

五峰高,五峰高。肤寸雨天下,桔槔胡尔劳。萧萧风木增悲号,人生踪迹殊蓬蒿。

春郊杂咏七首 其一

明代 夏良胜

摇鞭催马络,莫道看春迟。错认重经处,还疑未到时。

林坰自远俗,村落尔相知。最喜杜公子,追游当我期。

夏良胜

夏良胜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18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