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夏良胜
将军驰露布,有喜上龙颜。破竹迎锋下,持斨未缺间。
天地若为大,鲸鲵秪自顽。论功书杰阁,欲拟燕然山。
野寺寻春二首 其一
十里春骄碧玉蹄,为分清思草堂西。风抛鱼尺水痕阔,云织莺梭树影低。
芣苡盈筐人自采,豕蛇归穴剑无提。太平有象伊周在,谁向桃源问五溪。
问白鹿洞
贫儒不用买山钱,到处开堂坐煖毡。白鹿效灵名古洞,紫阳卫道辟閒田。
一湖水面真无恙,五老峰头尚有镌。末学虚怀遭雨恶,瓣香遥奠愧崇贤。
郊行陪祀十首 其八
何处寻云窦,泉凝雪满池。林端悬鲫鲙,山麓集江蓠。
貂帽寒绵卒,茅檐哭饿儿。为探幽兴出,番惹闷相随。
春雨散衙后用杜公韵写怀三首 其一
春半尚无花出墙,一番疏雨为催芳。煖从南去多应早,寒到北来真较长。
金粟陌头才柳色,银瓶窗外乱梅香。何如燕子还相识,衔得空泥占屋傍。
寓松溪寺联句
立马松溪寺,长风扫断桥。逢僧无故老,磨石记前朝。
崖古树遮目,台荒草没腰。坐陪清话久,鄙吝顿然消。
挽陶纯甫
纷纷入世路,生死竟如何。两县野棠合,西曹旧案多。
濠梁遗好伴,薤露踏哀歌。萧索盱眙墓,还看宿草么。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
凿破寒江活水侵,放船随处是山阴。仰天歌罢沧浪曲,落日归鸦已到林。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四
来时葛衣畏杲日,别去尽脱轻罗裳。喜根天性尽作怨,愁向人前却类狂。
加餐谩说长为客,饮水方知不似乡。故园花鸟如相候,时有青州来短墙。
春郊杂兴五首 其二
社鼓村村闹,相看又一年。好怀因出郭,尘肺欲浇泉。
山怪云堆恶,林疏日影穿。笑歌惊落帽,无意仰书天。
送子重侍巽斋先生南还 其二
陌上垂杨枝上风,依依似管别儿翁。恨无鸣雨回行马,愁见流云催去鸿。
垒遍万郊须问幕,江深五月可瞻枫。到家便说陈情事,奏草行行是教忠。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 其二
尘封簪笏厚,一拂自今年。屯拟经纶济,忧当天下先。
亭深风月上,书饱夜灯前。直到亨衢稳,披云见此天。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一
忽去忽来如寤寐,相违相见已忘言。望尘独倚相亭下,勒马难回落木边。
家信劳兄三载梦,官箴费我五更眠。浮云好似憎怀抱,明日楚江今日燕。
过康山忠臣祠
曾于此处夹龙飞,血溅孤冈迹未知。反火威灵孤后著,得糠符谶炳先几。
函尸僭伪来何暮,破胆腥膻遁恐迟。真主默交天地相,元功犹自说刘基。
为胡全之写椿萱图
杨契丹画菽与桑,寒足为衣饥为粮。郑广文画松与柏,铁骨棱棱雪霜魄。
何如更画椿与萱,冰绡一幅天根全。青柯八百未云老,丹花岁岁儿孙联。
海波扬尘话长喙,垂垂景莫日方曙。饥寒无恙雪霜丝,孝子有心难得绘。
郊行陪祀十首 其二
地旷心逾远,天寒气更清。识时曾似雁,解语不闻莺。
公瑾元非酒,羊斟却怨羹。宦情羁思并,怅怅此郊行。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三
管弦声拂柳堤通,双颊微微带酒红。见说西湖好风景,昔年曾认画图中。
又和忆西湖十绝
低枝花蘸水流香,未信游人苦日长。见说西湖好风景,山川别是一温凉。
晚眺联句
登高穷暮景,云树郁苍苍。牛饱眠烟草,鸟归送夕阳。
渔艇趋前浦,僧钟出上方。坐深清到耳,寒涧落铿锵。
题改庵 其二
不把闲身绾半通,孔颜都在此腔中。小庵移傍灵峰下,要使荆公避远锋。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七
六桥人卖浊醪香,斜带疏篱花半黄。见说西湖好风景,不如秋叶过江忙。
夏良胜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189篇诗文
送子重侍巽斋先生南还 其一
雨中闲叙荅和崇道二首 其二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五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十二
郊行五首 其三
云山吟
当祀遇雨有感
得乡茶有感
晓行联句
郊行陪祀十首 其四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二十
过番阳湖二首 其二
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 其一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八
郊行五首 其五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二十
宿公馆与舜俞年兄夜话
天潢留辅为叶先生题
食瓜联句
春郊杂兴五首 其一
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 其一
寿杨玉峰先生八十
见庐山有怀邵二泉先生三首 其三
见庐山有怀邵二泉先生三首 其二
赠傅生宗会归南城
过石门寺次邵二泉先生韵
挽春二首 其二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九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八
和荅云山塔寺小憩 其二
中方和元锡韵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二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 其一
北堂三章寿梅母也
和南墩长官写怀
乐府二首题曾时进双挽卷 其一
郊行陪祀十首 其七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七
门将军词
晚泊都昌
送朱侍御按蜀
乐府二首题曾时进双挽卷 其二
对月书怀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三
颁历有作
写荣恩卷
坐亭有感与友清话二首 其一
彭城哭为万俊题
敬和堂尊洪先生西征二首 其一
挽饶惠徵
次谢家埠用前韵 其二
太学生潘子春归寿其母谒予请颂为之赋采衣三章俾归以庆焉 其三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五
舟中写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