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寒夜即事

寒夜即事

明代 杨慎

墙头凛冽霜白,炉心榾柮春红。寒栗煨香巳熟,冻醪泛漾红融。

病起一阳来复,吟成长夜方终。耿耿青灯背壁,影射梅花树东。

诗人杨慎的古诗

锦鹧鸪 鳞更一笛一联,胡仲父落梅之句也。词人所称,予惜不见其 ...

明代 杨慎

梦断罗浮绰约丛。玉龙鳞甲缀帘栊。自孤花底鳞更月,却怨楼头一笛风。

寒料峭,晓葱珑。劝君莫放酒杯空。雪儿清唱山香舞,要把霜毛晕醉红。

四月五日夜与叙庵末庵乐庵得庵话别集句

明代 杨慎

鼎鼎百年内,一别一回老。欲知万里情,坐对青灯晓。

浣溪沙 其一

明代 杨慎

小岁新阳好物华。句东春信到梅花。断钟残角又天涯。

酒面浮金添嫩蚁,钗头屈玉艳雏鸦。暗香疏影认林家。

望江南 其九

明代 杨慎

故园好,最忆是恩波。月映涟漪天映水,霞翻菡萏露翻荷。

风景占偏多。

悲酸行

明代 杨慎

少日多欢悰,老境足悲酸。悲酸一何易,欢悰一何难。

游子久不归,憔悴羁南冠。亲庭隔千里,梦中路漫漫。

年来转漂泊,居处无恒安。征马常苦瘦,旅席常苦寒。

有客过我门,劝我强加餐。春阳正发育,覆载本自宽。

穷途谢好音,白意于青翰。

与刘虚湖醉对白石画舫亭

明代 杨慎

七十二年老迁客,骑马复走滇云陌。二妙风流绝代无,谈笑浑忘穷海谪。

画舫亭前花正开,佛桑含笑粉红腮。画图更爱韩熙载,一幅婵娟进一杯。

首夏过西园得乐字

明代 杨慎

青云何飘飘,华彩远挥霍。阿阁翼景龙,出皋伴鸣鹤。

信宿访烟霞,夙尚本丘壑。赫曦中陆永,夏气南荣薄。

游树列丰茸,行栏护花药。还近竹林游,遂动兰池作。

甘瓜浮清泉,碧盌冻寒酪。芰制凫鹥亲,林籁宫商错。

妙理寄沉冥,兴怀在歌咢。悠然庄舄心,试诵思归乐。

何满子 其一

明代 杨慎

玄灞长松繫马,青门高树藏鸦。红雨秋千香径软,乐游原上谁家。

客里心情缭乱,愁看风外杨花。

行旅

明代 杨慎

行旅苦日短,劳人知路遥。忽忽岁云莫,客心中摇摇。

矌野忽寒气,四望但寂寥。严霜下丰草,朔风鸣枯条。

浮云起为盖,坚冰结为桥。白日隐馀照,玄阴晻层霄。

鸣毂无停轮,嘶马不解镳。飞鸟夕知还,征途何迢迢。

无以慰苦辛,兴言自成谣。

敞唐六言

明代 杨慎

馗道穹隆龟背,折坂诘屈羊肠。恶溪四十八渡,怪松百千万行。

甲寅新正六日送简西峃登舟

明代 杨慎

金兰意气昔论文,燕坐朝霜竟夕曛。千里驱驰来僰道,十年羁旅共滇云。

交游落落晨星散,踪迹悠悠水国分。江北江南从此隔,何时何地再逢君。

题西湖十景邹和峰家藏戴文进画巨浸秋波 其四

明代 杨慎

诗须有为而作,文至无心乃传。苏武河梁四首,刘伶酒颂一篇。

锦缠带

明代 杨慎

谁家红袖倚江楼。手卷珠帘上玉钩。眼波娇溜满眶秋。

笑抬头。头上花枝颤未休。

一七令 其二

明代 杨慎

风。偃草,飘蓬。过竹院,拂兰丛。柳提摇绿,花径飞红。

青缸残燄灭,碧幌嫩凉通。漆园篇中竽籁,兰台赋里雌雄。

无影迥随仙客御,有情还与故人同。

罗汉寺

明代 杨慎

觉路花非染,灵山草亦香。虚空即此境,何处觅空王。

西江月 其三

明代 杨慎

细想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

不见许多公案。

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

万古称扬赞叹。

薄倖

明代 杨慎

碧鸡催晓。正话别、匆匆未了。又咫尺、销魂桥上,南浦绿波芳草。

记昨宵、醉褶罗襟,玉山拚为金樽倒。爱皎皎当窗,盈盈隔水,那个人儿窈窕。

自油壁香车去后,路远西陵月悄。恨同心带缓,露兰啼歇,多情却被无情恼。

最萦怀抱。把双双骰子,重重喝采占佳兆。桃花有意,前度刘郎未老。

梅会斋惠金晕酒杯

明代 杨慎

药王绕瓷巧制新,红绡金錽

太史萧宗乐半间园八咏 其三 交翠庭

明代 杨慎

瑶草岩姿丽,金沙海色新。射干翘凤羽,薜荔长龙鳞。

谢氏芝兰砌,还联玉树春。

蜀中竹枝词 其六

明代 杨慎

红妆女伴碧江濆,蓪草花簪茜草裙。西舍东邻同夜烛,吹笙打鼓赛朝云。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