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翠楼吟 代送大理蔡太守

翠楼吟 代送大理蔡太守

明代 杨慎

月晃苍山,风清黑水,花满原鳞城雉。燧松明夜火,歌来暮似城都市。

五华楼合,看五马迎恩,双鸿送喜。迟迟晷行春金碧,照春金紫。

此邦宜有循良,拥玉麟铜虎,旖旎叶榆难借寇,望登仙香尘遥起。

攀轩处、正红颊窥帘,华颠卧轨。画图外、甘棠阴里,心驰千里。

诗人杨慎的古诗

海估行 其一

明代 杨慎

海估帆乘锦浪飞,绡宫夜取万珠玑。翻身惊起蛟龙睡,血污清泠竟不归。

送童士畴

明代 杨慎

西候临周道,南溟望楚云。恩纶三殿出,瑞节五潢分。

瞻洛诗先诵,游梁赋早闻。神皋添藻思,仙苑挹兰芬。

池远凤皇影,江连鸿雁群。归程应计日,陌上草初薰。

清平乐 廿一史弹词第五段说南北朝开场词

明代 杨慎

闲行闲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甚么功果。

光日羯鼓催花。今朝疏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

荅彭子冲

明代 杨慎

异县悲南国,同车感北风。霜清淮浦阔,木落楚风空。

危坂难回马,炎方少去鸿。望归天共远,惜别岁将穷。

海曲飞鸣隔,山梁饮啄同。从军古云乐,况复九夷通。

崇圣寺

明代 杨慎

尘劫非人境,烟霞是佛都。山开银色界,海涌玉浮图。

追蠡形犹壮,伽蓝迹巳芜。经函飘粉蠹,画壁剥天吴。

零雨颓墙草,惊风废井梧。禅心随夜寂,旅望对委孤。

远目穷千里,倾怀倒百壶。狂歌意无极,感此岁云徂。

阻风曲罐子矶作 其三

明代 杨慎

啼猿峡口江流远,回雁峰前沙碛晚。水驿梅花开未开,缄情千里寄阳台。

感通 其一

明代 杨慎

飞瀑悬泉百丈,禅枝意树千年。桥板遥通绝涧,藤萝上合诸天。

林子瑞相迎至归化寺丘鸿夫杨元达继至六言

明代 杨慎

遥山明如罨画,玄冬暖剧青阳。喜见滇云旧侣,重到并州故乡。

南歌子八首 其一

明代 杨慎

红叶随流水,青梅出短墙。雅意属檀郎。可怜人二八,好风光。

沁园春 其四 己丑新正

明代 杨慎

愁汝休来,且天边高寄,地下深埋。自戊申吾降,酒星正照,辛壬师授,酒诰蒙开。

若下乌程,兰生桑落,行辈都将兄弟排。二豪者,便螟蛉蜾蠃,如我何哉。

酒中兴岂无媒。要月户、风亭白雪阶。况鸾腔凤调,浮丘按拍,霞浆金醴,王母添杯。

洞里春浓,壶中夜永,童子休将鹤驾催。玄真侣,烦诸君为我,筑醉仙台。

过河内作

明代 杨慎

晨行河内道,矌然清客心。太行北麓近,丹流东逝深。

丛芳金碧岸,总翠瑛瑶林。蒲梢递馀馥,柿叶垂繁阴。

在藻归乐泳,迁乔闻好音。客行虽云苦,对此一开襟。

既怀击壤咏,复动沧浪吟。古风美乐土,兹情验于今。

贵竹杂咏 其三

明代 杨慎

铜鼓声中夜赛神,敲钗击钏斗金银。煚郎起舞姎徒唱,恼杀长征久戍人。

渔家傲 其十 滇南月节

明代 杨慎

十月滇南栖煖屋。明窗巧钉迎东旭。速鲁麻香春瓮熟。

歌一曲。酥花乳线浮杯绿。

蜀锦吴绫熏夜馥。洞房窈窕悬灯宿。扫雪烹茶人似玉。

风动竹。霜天晓角肌生粟。

渔家傲 其六 滇南月节

明代 杨慎

六月滇南波漾渚。水云乡里无烦暑。东寺云生西寺雨。

奇无吐。水椿断处余霞补。

松炬荧荧宵作午。星回令节传今古。玉伞鸡㙡初荐俎。

荷芰浦。兰舟桂楫喧箫鼓。

西江月 画观音寿意

明代 杨慎

金粟如来神影,青莲居士新词。普陀岩瞑八功池。

宛与昆明相似。

瑞霭锦云团盖,祥光宝月圆规。醍醐乳酒注军持。

听取长生莂记。

盘江渡

明代 杨慎

庄蹻牂柯楚地,博望乘槎汉年。一壑云涛洚洞,两岸石磴勾连。

树锋夕声灵籁,草际朝岚暮烟。倦策萧萧羸马,愁看站站飞鸢。

浣溪沙 其一 高峣晚晴招简西峃

明代 杨慎

云露山尖水见沙。生烟漠漠树横斜。晚来晴景属诗家。

天碧远粘千里草,霞红低缀一丛花。谪仙桥上望仙槎。

八月十六日游水头 其二

明代 杨慎

马跑泉水水西头,当日帝丘成古丘。遥见双林青霭合,尚思千骑翠华游。

苔矶费生画屏歌

明代 杨慎

往年尝爱岑公诗,吾观费子毛骨奇。婉娈总角突而并,粉绘风流今在兹。

素屏八幅君能画,咫尺江阳影仙界。宝山春眺在苍茫,海观秋澜涌澎湃。

龙潭时雨稻苗齐,霁雪方山胜剡溪。白塔朝霞红散绮,东崖夜月明如圭。

荔子丹兮锦林丽,馀甘客舫无留滞。避喧可当武陵桃,招隐还同小山桂。

乘兴何须慕远游,山中日月自悠悠。君不见眉山萧旭亦好手,流落滇南今白头。

灵菊篇效陆平原

明代 杨慎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三泉漱玄根,九阳晞素苗。衡星散光晶,香气何飘飘。

东林生玉树,西畹生兰翘。懿此葳蕤茂,感彼芸黄凋。

采为仙人食,千载通一朝。金童酌霞醴,神女弹云璈。

顾视西王母,翠发如陵苕。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