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震泽留别智愚隐长老苏昌龄先生

过震泽留别智愚隐长老苏昌龄先生

元代 谢应芳

淞江太湖春水生,湖边白鸥寻旧盟。远公沽酒壮行色,坡老赋诗慰别情。

燕子日长书屋静,柳花风飏钓丝轻。相过不负青山约,一棹夷犹两日程。

诗人谢应芳的古诗

重游虎丘寺

元代 谢应芳

不谒闾丘谒虎丘,幅巾藜杖兴悠悠。飘萧白发三千丈,来往青山八十秋。

宝地近曾为战垒,剑池今复属禅流。老松知我题诗意,也学生公石点头。

和浦玉田清明日郊行三首 其二

元代 谢应芳

一幅春云巧似裁,隔湖飞过碧山来。野桥小立题诗处,夹竹桃花烂熳开。

夏五杂书

元代 谢应芳

远客相过说帝都,黄金如玉米如珠。内园人歇如花鼓,市肆尘生卖酒垆。

河北功臣称李郭,江南租税赖苏湖。明朝漕运开洋去,几日风帆到直沽。

赠道传上人

元代 谢应芳

偶识庐山远,山庄借屋居。拨云分腊酒,踏雪送寒蔬。

门俯溪光迥,窗含野色虚。相过两不厌,灯火案头书。

贺圣朝 马公振见访,以词留别,喜而和之

元代 谢应芳

吴淞旧雨相邻住。喜复来今雨。那时因遇。十年艰险,剑头炊黍。如今相见,衰颜醉酒,似经霜红树。湖山佳处。登高望远,遍题诗去。

顾仲瑛避地嘉兴几二年闻回昆山往不见遇作诗寄之末章兼简白西长老 ...

元代 谢应芳

客来常问信,书去半沈浮。两度黄梅雨,相思白发秋。

樵渔今短笠,山水古长洲。寄语天宁老,龟巢赋咏不?

一剪梅 寿安玄卿

元代 谢应芳

一色苍然两河翁。年也相同,月也相同。六年湖海共飘蓬,烟也溟蒙,雨也溟蒙。

移家今住葑门东。朝也相从,暮也相从。何当归隐旧山中,桃也春风,李也春风。

鹊桥仙 寄汪南轩

元代 谢应芳

青年去了。青衫破了。旧日青毡无了。一时清兴未能除,说与故人知道。春花春好。秋花秋好。每日看花尤好。人生沽酒买花钱,消得杖头多

暮春陪周明府顾将军祠下看碑

元代 谢应芳

黄天荡上将军树,树下数家人姓顾。行人遥指数堂封,往事犹论麾扇渡。

新祠画藻烟雾湿,古木垂萝鬼神护。长洲县令枉高盖,短褐巢翁曳双屦。

海棠正落胭脂雪,山瓶为酹金盘露。柱头老鹤作人语,道旁驯雉随车驻。

《吴趋》一曲歌未了,蜀魄数声春又暮。金戈铁马尚酣战,白羽清风复谁睹?

看碑莫怪客如云,彼君子兮真可慕。

和浦玉田清明日郊行三首 其一

元代 谢应芳

湖上新堤踏软沙,少年人面映桃花。花村风物浑如旧,独欠青帘卖酒家。

点绛唇·老眼犹明

元代 谢应芳

老眼犹明,着书未了余生债。客来休怪。淡饭黄斋菜。踏雪观梅,清兴依然在。南门外。夜来寻载。扶醉驮驴背。

和灵岩虎丘感事二首 其二

元代 谢应芳

兵馀重到古禅关,无限伤心四望间。林下点头皆炮石,门前战骨似丘山。

剑池屡变珠光赤,盘石犹沾血点斑。白发破衣耆旧在,独怜宁老不生还。

雨宿县学斋舍作

元代 谢应芳

客来帷林候渔父,黉舍坐听三日雨。诸生读书喧两庑,商羊飞来立当宁。

雨声书声杂蛙鼓,蚓歌亦自谐宫羽。青苔上阶菌生柱,败壁淋漓籀文古。

斋僮不敢开牖户,风撼庭柯啸饥虎。南山老石烂成土,天漏谁能鍊金补。

去年旱魃走吴楚,田家往往悲尘釜。麦秋一饱方自许,莫教化作飞蛾舞。

题杜拾遗像

元代 谢应芳

国破家何在,穷途更莫年。
七歌同谷里,再拜杜鹃前。
胡羯长安满,骑驴短褐穿。
画图憔悴色,犹足见忧天。

江山渔乐图

元代 谢应芳

数口妻儿网一张,船为家舍水为乡。江南江北山如画,欸乃声中送夕阳。

题村田乐图

元代 谢应芳

老人村,老瓦盆。尝作鸡豚社,不识州县门。阿翁醉倒阿婆笑,膝上咿鸦弄乳孙。

过震泽留别智愚隐长老苏昌龄先生

元代 谢应芳

淞江太湖春水生,湖边白鸥寻旧盟。远公沽酒壮行色,坡老赋诗慰别情。

燕子日长书屋静,柳花风飏钓丝轻。相过不负青山约,一棹夷犹两日程。

次韵陈维寅苏杭怀古各三首 其四

元代 谢应芳

宝鼎移炎祚,降王赴幽都。遂令虎林人,得免马邑屠。

独怜金椀出,啼杀稽山乌。

和临寒食有感五绝 其四

元代 谢应芳

白发萧萧客未归,凄风紧雨禁烟时。青苔白骨寻常事,堪笑田文为客悲。

寄徐伯枢

元代 谢应芳

东胶山人不出村,南州高士之裔孙。十年曾作蝼蚁梦,四壁祇有莓苔痕。

松牵女萝补茅屋,童引乳泉浇药园。别来几度屋梁月,颜色宛然清且温。

谢应芳

谢应芳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173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