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 其四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 其四

明代 谢元汴

曾约愁猿使入林,蕨薇孤竹到于今。萧疏肯下岘山泪,淡宕徐闻贫女音。

兰茝何知媒鸟径,篪箫不隔沅江浔。芳州鹦鹉多文采,忍向归乡听虎吟。

诗人谢元汴的古诗

旅居即事 其三

明代 谢元汴

徘徊孤剑负墙阴,约略残书说昔今。尚友必如李白辈,能狂即入孔融林。

了花鲐石幽人侣,酒坐琴言子夜心。地下附书问正则,离骚屈指几知音。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十三

明代 谢元汴

韩陵石一片,以下皆驴鸣。白堕引群豕,青尊对老兵。

文人无不可,太上贵忘情。戏作野雩逐,胸中块垒平。

哭石交十首 其八

明代 谢元汴

天下无朋友,左儒享盛名。黄祖杀祢衡,万古伤人情。

怒作蛟龙吼,剑声何不平。剑声非石声。虞夏忽焉没,安事象鸟耕。

哭石不及舜,舜死梧水清。哭石不及禹,禹死稽山峥。

何有于海童,篡日出妖城。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其九

明代 谢元汴

忍就要离买好邻,征衫长笑□猿人。隽周自信长中血,齐女未分柳外身。

已见名丝穿虎窟,谁怜墨汁染青燐。兰皋木末存神理,石骨苍凉偃竹筠。

王大将军奉朝命驻防吾潮辞旧居诗

明代 谢元汴

与尔周旋三十秋,子堂父搆付东流。纷纷一似亡林鹿,何处人间营菟裘。

读沈石友七虞诗感而和之七首 其七

明代 谢元汴

春秋纪石鹢,穆子焚尪巫。市井虎蛟恣,山川鱼鹿枯。

絙弦摧柱绝,柔辔引骖敷。数顷南山豆,谁为治秽芜。

望海三首 其三

明代 谢元汴

九日浴枝下,上枝耀若许。鼋鼍不作梁,莫共仙人语。

挽吴长源十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摇落壮心付酒杯,玉山秀仞忽摧颓。只今竹柏中庭影,疑尔吹笙骑鹤回。

放言 其十四 短剑

明代 谢元汴

短剑光于银,照吾面上尘。偻松何字怪,偃柳亦名人。

石骨秋前瘦,沙痕雪后新。丹丘多鬼血,逋子未知津。

赋得揽察草木犹未得示诸子五首 其五

明代 谢元汴

鞭石驱山九日燀,文人何用强谈天。黄星靡聘河图出,枉矢西流金虎迁。

郑客璧知龙死岁,南州鹤语尧崩年。蚪蝌化烬微言绝,星拜缥簪北斗前。

和茧雪和贫士七首 其一

明代 谢元汴

严霜百草枯,落叶相因依。倦雀翔故林,凄然动夕晖。

扶摇非不矗,胡为作卑飞。我思在韩水,惆怅未能满。

夫何楮上虫,食仙不食饥。崎岖圣贤内,日暮风多悲。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其四

明代 谢元汴

秋室卿云抱足呻,冰文齿齿陷龙宾。自因许剑怀明德,肯向封胡索等伦。

岭外山川无冱气,菰中兰玉怨奇辰。珠江若遇越文种,休说当年旧楚臣。

岁暮山居杂感 其十三

明代 谢元汴

水根泽腹见,石腭露回湾。鸡黍为供少,鱼蔬适市艰。

瞻星礼太乙,筮易兆天山。不与圭峰竞,选形物外间。

岁暮山居杂感 其十二

明代 谢元汴

自石与山水,无之不字霜。柳州州曰柳,蒋径径从蒋。

留使名贤记,烦将缺事详。萧萧稀菊本,风物拟柴桑。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谐世无长策,青山作比闾。才名屈宋命,瓻甋马杨书。

宁许续天问,偏当赋子虚。依稀尧禹迹,俯仰此焉如。

放言 百蚿 其二十六 七阳

明代 谢元汴

百蚿噬一凤,人面而羊肠。失足迷天路,投荒赋夜郎。

江河千古血,椒桂寸心芳。手摘少微近,蛾眉唁楚羌。

繇佛山溯流仙城望海珠寺

明代 谢元汴

敢以批鳞笔,来探江上珠。流多兴废事,写出霸王图。

黄纛蛮君贵,牂牁汉迹孤。不须临碣石,炎澥小蓬壶。

岁暮山居杂感 其十

明代 谢元汴

熊魂日象煜,怪雾秘天倪。白粲冈头草,鬼薪岭上桋。

龙门终马走,鸿渐逐鸡栖。百里乡关迩,能无泣路迷。

放言 负心 其二十五 六麻

明代 谢元汴

负心非一事,唧唧秋虫嗟。电火驹中影,菖蒲石上花。

三炊人詈玉,四壁我惭家。古筱立寒镜,灯光笑剑华。

送刘钟嵩别驾擢贰镇江守

明代 谢元汴

金山兀峙大江流,彩鹢乘风拥上游。演漾川流孤若鹜,萧疏人吏冷于秋。

苍烟荻户鱼鳞屋,野水蜒丁瓜步舟。白露蒹葭犹未远,王程何以慰辕留。

谢元汴

谢元汴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19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