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戊子二月六纫郭正夫先辈招同陶社和韵二律 其二

戊子二月六纫郭正夫先辈招同陶社和韵二律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焚兰灼艾勿嗟时,揽茝纫芳幸及兹。惜逝畏居纫月后,蹇修渺与水山期。

惭从地下逢弘演,浪向人间诵楚辞。泉石自敦閒姓字,首山离冢岂余欺。

诗人谢元汴的古诗

冬雨歌

明代 谢元汴

雪以冱冬雁来宾,晴冬之雨亦雪然。衡南既无雪与雁,一雨三日感苍天。

雁不来兮雨不止,歌雪哭雪送残年。

病起答丘搏九

明代 谢元汴

瓦注敢云巧,唁兰子意诚。中流无定岸,恬水亦羊羹。

叶岂是龙化,石何因肺名。唏嘘天地瘵,病不在膏肓。

赠吴茧雪太守

明代 谢元汴

由唐迨宋亦平平,佛骨当年太守名。如我疏狂徐稚忝,于公慈朗陈蕃屏。

青山绿水二千石,龙户瓠民十一城。独上韩亭咨往事,春风熊隼曳双旌。

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其十三

明代 谢元汴

遇雨张弧日,桃虫集蓼身。门高鬼瞰室,海大鱼吹尘。

秉籊文章贱,锄荒明月贫。溪工在鸟市,白石水粼粼。

岁暮山居杂感 其三

明代 谢元汴

寒雨宾梅发,春枝渐向荣。学无通岁力,病积瘦吟程。

二屦疏行迹,双扉覆短桁。惟应书史里,迸筑破愁城。

闻袁于人同居之信

明代 谢元汴

城坳转处彷村居,废圃荒畦辟度初。市近犹能心若水,门幽稍觉客来疏。

分餐减米吾良愧,篱隔闻谈女弗如。烟火邻家相接好,墙东共读未焚书。

岁暮山居杂感 其十二

明代 谢元汴

自石与山水,无之不字霜。柳州州曰柳,蒋径径从蒋。

留使名贤记,烦将缺事详。萧萧稀菊本,风物拟柴桑。

送吴茧雪太守返里二首 其一

明代 谢元汴

四稔春风侧,怡然古道颜。公归钓漂水,吾志伴韩山。

巷论存三老,赓章见一班。遥瞻天际鹤,倦翮暮飞还。

挽吴长源十首 其五

明代 谢元汴

泥首云林咏五噫,梁鸿张俭合成痴。感君气谊为君恸,愧杀人间轻薄儿。

送同年汪尔陶之端州余拟有兹行不果

明代 谢元汴

燕市矜同调,禺山相见初。灵光犹鲁殿,半体亦王馀。

勿作浮湘叹,非无种树书。苍茫烟水望,搔首欲踟蹰。

挽吴长源十首 其七

明代 谢元汴

年少乌衣行秘书,典坟丘索郁相于。八龙首屈慈明指,不耻问奇老仲诗。

和茧雪和归田园居六首 其六

明代 谢元汴

饭牛白石烂,贤者叹陇陌。生不逢尧舜,失意难自适。

烨烨月与星,煜煜三五夕。敢以虾蟆篇,兑此光明隙。

风雨亦纵横,可以一腕役。愿招孙刘辈,共树笔墨迹。

璅璅者何为,买菜而求益。

放言 书客 其三十一 九青

明代 谢元汴

书客香魂冷,寒光照夜青。已看风坠叶,还似水辞瓶。

洒泣卖僮约,灰心瘗鹤铭。暮江天碎碎,枫鬼拜前庭。

扬舲即成

明代 谢元汴

每道奔舟如骏马,却因舟疾戒风涛。予心不畏波澜阔,急溜乘潮八尺高。

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 其三

明代 谢元汴

廿馀心许似花然,洙水西山数圣贤。自借赭鞭敲暮气,勿从媚蝶学翩翾。

无才不足逐仙隐,抵鹊何须以美蠙。生面每为书史蔀,蒙头孳纽几千年。

赋得细雨贫郊去送袁于人还郡四首 其二

明代 谢元汴

兵饮石言亦世情,异人无事怵孤行。由来煮鹤宜才火,孰见和梅不沸羹。

天缺只多君友隙,陆沉更筑孟颜坑。共分龙体我为尾,何犹误人邴管名。

戊子二月六日郭正夫先辈招同陶社和韵二律 其一

明代 谢元汴

阳阿晞发漫称民,洒泪新亭己愧臣。劫火不烧商士蕨,桃花可识秦时人。

以吾孤咏浊音鼻,遇子同舟垫角巾。埋照名山总市誉,笑随荷锸睨天真。

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 ...

明代 谢元汴

绝笔仍生笔,我其狂也愚。儿啼叶不止,血出石何辜。

将臂等虫豸,移家托鹧鸪。鬓丝闻鬼哭,不必责头须。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十一

明代 谢元汴

葭律叶霜信,修原眺望遥。颉颃上下鸟,断续短长桥。

坠地儿先哭,参天柏后凋。敢为类社树,如彼系陵苕。

王大将军奉朝命驻防吾潮辞旧居诗

明代 谢元汴

与尔周旋三十秋,子堂父搆付东流。纷纷一似亡林鹿,何处人间营菟裘。

谢元汴

谢元汴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19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