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塞上曲寄少司马苏允吉 其六

塞上曲寄少司马苏允吉 其六

明代 谢榛

鸦啼初日塞门开,昨夜阴山探骑回。秋尽漠南风雪遍,单于不敢射雕来。

诗人谢榛的古诗

大梁杂兴 其三

明代 谢榛

三老遗踪在吹台,好风华月为谁来。骚人意会千年上,半醉掀髯坐石苔。

送吴二少陆归洞庭山省亲 其一

明代 谢榛

游子惊心岁暮归,箧中时检旧斑衣。白头应念齐城客,春动江湖雁北飞。

寄赠方金湖中丞

明代 谢榛

今王神武重边功,镇静遥看节钺雄。蓟北霜连兵气外,幕南春在政声中。

天分两地书难达,路隔千山梦易通。更忆楚才心独壮,何须摇落赋秋风。

塞上曲寄少司马苏允吉 其一

明代 谢榛

海日高临塞上城,汉家诸将久屯兵。断云飞去辽天阔,北望燕然万古情。

寓居禅院申明府幼川携酒过夜

明代 谢榛

禅扉夜尚开,何意冒寒来。好客无馀俸,为官不尽才。

冰花明古树,烛影动春杯。落尽孤城月,乘酣车马回。

秋雨连绵南望洛阳因寄吴大理温中丞谢给事刘兵宪吕太守词丈

明代 谢榛

白首飘蓬来自西,旧交南望感云泥。周南文物犹逢汉,邺下词人久别齐。

河涨蛟龙秋怒转,雨昏乌鹊夜愁栖。嵩峰暗落三花树,空约登攀去路迷。

徐仪宾世鸣彤管纪贤题赠长歌

明代 谢榛

宫花玉叶丽且鲜,广庭日煖横瑞烟。琴瑟能调正声协,双鸾对舞何翩翩。

翠帘绣阁春相连,有女窈窕侍琼筵。仙桃结子钟仙气,红芳萎落回风前。

朱弦变调入悽惨,漳水呜咽流溅溅。郡君含悽心更悬,明珠掌中殊可怜。

朝亲盥栉出枣栗,眼看长大垂髫年。恨不仰摘星辰助文字,青云悠悠上在天。

苞凤祥麟俱世网,徐卿国琛得永传,拟标彤管闺中贤。

自古佳人几愁绝,不妒蛾眉汉宫月。

春夜过王侍御子梁宅时将按河南得韵二首 其二

明代 谢榛

送君向河岳,归思渺难堪。回首鸿初北,当歌月正南。

宫云飘祖席,御柳驻征骖。去后听黄鸟,芳菲谁共探。

大梁杂兴 其四

明代 谢榛

飞楼缥缈暮云间,上有红妆竟日閒。遥望玉骢驰九陌,魏家公子射雕还。

朱仙镇吊岳武穆

明代 谢榛

中原何幸见将军,一剑长驱万马群。战伐功高天意在,庙堂策定帝图分。

只今营垒空秋月,终古旌旗有暮云。遗恨几多堤上柳,冷风凄雨不堪闻。

送刘将军赴南都

明代 谢榛

江风吹棹送人寒,一剑横秋秖自看。应过淮阴吊韩信,月明曾照汉家坛。

元日武安野望有感

明代 谢榛

短褐冲寒一杖随,孤城雪后漫游时。愁经残猎风何凛,老得新年春却迟。

天外紫山晴自出,谷中黄鸟暗相期。今朝柏酒人多醉,伫立斜阳独赋诗。

暮秋夜集刘兵宪子礼宅赋得秋多二字 其二

明代 谢榛

堂上琴樽设,门前杖屦过。垒山成地秀,种菊得秋多。

佳会偏倾倒,馀生几啸歌。相期共幽事,城市有烟萝。

杂画 其二

明代 谢榛

山木秋风高,黄叶扫复堕。落日照柴荆,烹茶敲石火。

夜集陆道函官舍同丁子学张肖甫漫赋

明代 谢榛

乌鹊翻飞月满城,可堪漂泊旅魂惊。三秋共赋漂吾老,四海论心见友生。

天转明河分夜色,风摧落木乱寒声。醉来击筑高台上,燕赵悲歌自古情。

梦吴人张德良同泛扬子江偶得一联黄芦港外群峰出青石滩头独鹤鸣醒 ...

明代 谢榛

不见词人忆旧盟,清秋梦到阖闾城。黄芦港外群峰出,青石滩头独鹤鸣。

共傍江湖存逸气,自怜萍梗寄浮生。一樽忽罢仍南北,落月空梁无限情。

题陈中贵园亭

明代 谢榛

去秋亭馆曾招客,几处张筵到深夕。花竹学成金谷园,池塘倒插锦川石。

昨经春雪复来游,古木閒云淡若秋。尚忆歌童唱新调,醉来拍手见风流。

送吴将军北伐

明代 谢榛

连营鼙鼓送斜曛,北伐应期霍冠军。铁马踏残燕塞草,金戈挥断朔方云。

将材此日宁虚负,边事频年不忍闻。豪侠从来多慷慨,几人钟鼎勒奇勋。

谢仲川雪中见过时予未起

明代 谢榛

高枕奚童报,知君冒雪来。阴晴门外变,骚雅卧中裁。

寒色侵衣湿,冰花著树开。于今谁有赋,方见谢家才。

夜集梁武选公济园亭同何稽勋治象得秋字

明代 谢榛

问予东去欲何求,日观峰高独胜游。离合此生能几醉,啸歌今夕故相留。

庭前松桂偏宜月,笛里关山别是秋。他日鸣珂还有意,停云时傍凤城头。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