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岩上露初霁,旭日照高林。古涧云萝窈,孤亭松桂深。
鸣琴始成调,流水复同音。为问山中客,谁知静者心。
送乌程冯明府
夙负亲人术,初当出宰年。青山依县郭,春雨傍湖田。
鸟下鸣琴后,花飞判笔前。民风非复古,重作谕蒙篇。
送珣楚山还广济
一来说法众皈依,云水无心又复归。处处逢僧留半偈,时时礼佛备三衣。
斋筵赴遍人缘喜,净业修多世态违。鸡罩山前明月夜,家徒相候启禅扉。
野亭读书图
书声流水共泠泠,落木寒山路隔汀。不是秋来易伤感,夕阳风景似新亭。
赋得收谷虎赠葛太医
红杏子初熟,黄班性久驯。卧看收谷器,行识问医人。
逐少非营利,藏多得赡贫。近闻勾漏县,花似董林春。
连理木为何坰赋
访冯信卿县令
来觅幽踪野水边,荒村树里起新烟。梨花萧寺哦诗处,春水平湖把酒前。
念我身经迁逐在,喜君家值乱离全。当时怅望天边外,今日翻思始惘然。
九月八日菊同高季迪赋
黄菊移来雨后新,含香敛色待芳晨。今朝相对谁怜我,明日来看剩有人。
尉杜二寅
天地一大环,日月行其间。人生禀造化,在世间得閒。
走者无鳍鬣,泳者无羽翰。万物各任性,运动合自然。
君子贵闻道,何必多苦颜。蜀道虽峥嵘,不度何险艰。
世事虽欹倾,处顺何忧患。请君听我言,君且收潺湲。
赠崔孝子
洪洞被前振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崔郎逃兵被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
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被崄巇。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
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
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送叶知县
晚过西崦费氏别业赠明天目长老
烟光暗墟落,涧道入层层。不访中林士,那逢西崦僧。
山厨将具黍,邻屋为分灯。自觉行来倦,清谈遽弗胜。
题田家
田家无别业,朝夕理东菑。敢说农功苦,惟忧稼穑迟。
牧归牛饱后,祭散犬迎时。更得轻徭役,丰年乐有期。
送日本僧
万里扶桑晓色微,海天空阔去人稀。木杯不用随潮渡,金策惟应向日飞。
去路犹餐中土饭,到家重著故乡衣。国人应问如来法,带取西天贝叶归。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三
几欲高眠畏夜寒,又思月色起来看。及来看月翻多感,不似眠时意少安。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三 嫩
新花的皪更玲珑,学弄芳妍小涧中。冻蝶寒蜂谩相妒,今年才得试春风。
虞文学村居
山馆喜黄校理莫先辈见过
为客荒斋夜,相过喜见君。酒杯令仆进,厨火向邻分。
归计贫难定,愁言醉可闻。无由免流落,归卧故山云。
次韵颐浩知客
禅关临九市,喧寂此中分。宝石栖岚影,珠林带夕曛。
花间时礼塔,鹤上每招云。空界多诗景,幽吟尽属君。
见端端有感因呈彦正
贫贱怜君总不知,膝前且得弄佳儿。我来一见偏伤感,千里还家看有谁。
藏春轩
溪上幽居小径斜,柳垣长日护春华。时时清燕无非酒,处处閒行总是花。
自有轩窗留景物,肯教蜂蝶过邻家。桃情杏思浑忘却,回首东风不用嗟。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过宁真道观
登广州城楼
过东园有感
庚戌岁元日立春 其一
回文次孟载韵
三妇词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七 竹
戊申正月试笔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五 颖川
问谋佺二上人病 其二
次韵高季迪期游云岩雨阻之作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一 水
悼陆廷臣
秋晚次高推官韵
登东林塔
雨后过桃花坞
经废永定寺寄谢元功
次韵答冯信卿见寄
皆山楼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三 麈尾
昆山道中
送金子肃
画马 其三
九月十六日陈逸人旭访余蜀山中明日将还武塘因赋此送别
新嫁娘效王建
宿济渎斋房
谢陈惟寅赠其故弟惟允所画山水
和杨仪曹基舟次邵白怀寄
晓发秀州
击筑行和高季迪韵同张记室宪赋
翠竹黄花二仕女图 其一
答故人杨宪副孟载
山中琴兴
丁未年人日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四
宁真道馆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二
乌程危明府挽词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 其三
同唐文学肃王校书行访衍略二上人留宿真庆精舍得闻字
张山人别后怀
送张甘白还吴北郭
赋得雪山送陈庭学
次韵杨孟载梦归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四
期万佥宪杜进士徐校理游张林山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一 灯
瓶中插黄白红菊花
画马 其一
新亭送宣别驾
逢侠客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二
东轩芍药盛开两日雨阻未得观及往零落因惋惜赋之
思亲亭
秋江送别图为顾员外赋
入谷不闻莺
赠陈相士电岩
送王团练赴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