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驴背西风两鬓寒,老怀频藉酒杯宽。道傍亦有新丰客,醉里逢人莫易看。
秋晚次高推官韵
溪楼成晚眺,沙浦粲孤霞。值节长为客,逢人即话家。
荒山惟去鸟,落木见栖鸦。莫谩嗟零落,吾生岂系瓜。
霅上逢董庄
五月苕溪道,南风暑气新。偶当为客日,翻比在乡亲。
醉酒桥边市,驱车陌上尘。行藏不须问,同是布衣人。
次韵颐浩知客
禅关临九市,喧寂此中分。宝石栖岚影,珠林带夕曛。
花间时礼塔,鹤上每招云。空界多诗景,幽吟尽属君。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二
晚凉池阁静,蔼蔼绿阴交。野燕将新子,墙桑发旧苞。
药房因雨闭,茶臼待晴敲。谁念孤吟客,绳床坐岸坳。
回文次孟载韵
秋风晚静木花红,叶落閒阶满院空。楼映月低人寂寂,愁多怕见独飞鸿。
题倪云林竹 其四
出海琅玕翠色新,娟娟春雨洗芳尘。梦回影落虚窗月,却怪毫端写未真。
咏鸥得苗字
下上及流潮,寻盟不待招。群飞分屿色,独宿隐蒲苗。
晴影沉江小,春声泛渚遥。自嗟江海客,短发共萧萧。
十一月一日始见菊花
草草重阳去不知,今朝始见菊花枝。莫言篱落秋风老,但得来看未是迟。
春江送别图送松江王尹 其一
行李一琴一鹤,扁舟千水千山。空醉驿亭官酒,春风不解离颜。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五 颖川
客程不论远,所愁在阴晦。恶风满川来,雨势晚逾倍。
船争急流上,寸进还尺退。枯葭夹崩沙,路转百数汇。
飒飒孤篷外,琅琅万珠碎。篙师左右呼,坐客默与对。
去心虽云迫,前途苦茫昧。德星无复睹,洗耳亦何在。
有怀仰高风,令人发深慨。
徐沟道中与叔谦相失明日因寄
齐得庭中假寐时,马蹄南北遂参差。信知会合原非偶,有意相寻竟失期。
次高二季迪留别韵
柴门村径带溪桥,来往因君岂惮遥。浅水不波仍漾漾,疏林无雨自潇潇。
樯留夕照人将别,江作新寒酒易消。明日秋风重怅望,还将离思托归潮。
赋得雪山送陈庭学
蜀岭镇金位,岩壑皆古雪。春风吹不消,积厚冻愈结。
寒色照锦城,皎若冰壶彻。势与太白抗,崇险自天设。
君今此宦游,一览尽奇绝。人系山重轻,相望并高洁。
问谋佺二上人病 其一
出世归来早,萧然一古僧。色身因病恼,道念与年增。
花塔留孤锡,松房置七灯。遥知幽咏处,野色望中凝。
送赵克常归楚
避地吴门久,还乡楚郡遥。开田仍负耒,卖药每携瓢。
梦逐归云度,心同去旆迢。到依鱼市住,饮赴里人招。
海色霞生岛,江声雨送潮。不堪先陇上,松柏半萧条。
三妇词
大妇能刺绣,中妇解藏钩。小妇知音乐,纤手弹箜篌。
上客且安坐,风光无日休。
答故人杨宪副孟载
忆在并州喜合并,别来两见岁华更。自知诗里两情少,顿觉尊前老态生。
桑枣谁家非乐土,云沙何处是边城。怀君几度频登览,寒日千山雪正晴。
为开元道士题倪云林画
闻说仙人去采真,山中草木几回春。开元堂上重来客,犹是当年问道人。
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
上将初分阃,儒官解习兵。风旗春猎野,雪帐夜归营。
洮水从岷下,祈山入垄平。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九月十六日陈逸人旭访余蜀山中明日将还武塘因赋此送别
门掩荒山万木空,独怜远客此相同。黄花兴减远阳后,白发愁多暮雨中。
双剑不缘悲异国,一杯未易醉西风。明朝离思知何处,秋水遥天有去鸿。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五索效韩偓 其一
哭韩景华教谕
赋得刘伶台送丁掾之淮安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四首)
题竹亭
思亲亭
芟草
送客至东迁精舍次董著作韵
箭泾
五索效韩偓 其四
病后行乐至池上
泛碧浪湖
钱氏池园燕集得春字
赠朱道士默斋
次韵看花四首 其一
游西余山寺分韵得绿字
期万佥宪杜进士徐校理游张林山
赋得洗药赠张性之提举
鹊轩为王孝子作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 其二
游灵鹫寺
雨中过陈秀才宅
新弦曲
寄佺讲师
与高季迪宿丁志刚宅次韵
次韵高季迪喜予北归相访江渚之作
题桂烛芳上人古香台
经废永定寺寄谢元功
题赵道士山居
戊申正月试笔
逢侠客
访柱上人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二首)
赋陌上车送穆德敬
闻高季迪病眼因寄
陪牛进士冯明府宿遂初庵得心字
答高季迪酒醒闻雨 其一
寄赠李道士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三
春怀次韵杨署令 其二
步至西余山有咏
和杨仪曹基舟次邵白怀寄
题张来仪怀友诗后 其一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三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三 麈尾
黄德让病后苦吟因赋诗以释之
喜许孝廉见过赋此以谢
送张明府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九 沁渡
夜行东湖
咏三虫 其二 蝶
题王材东里草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