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溪馆相逢日,荒山独吊时。文章传旧业,泉石负幽期。
反陨慈亲泪,空遗幼女悲。交游今满眼,题墓欲烦谁。
题铜坞后山石
赠毛鍊师环隐
造化固无尽,周流行不息。无端亦无倪,万古一太极。
道在隐见间,动静各有适。人心秉至灵,神用妙无测。
不知毛有道,环中竟何得。
次蜀山别韩文学同杜校书记李逸人庄
夕阳野渡人归后,山馆南风客到初。可恨同来不同去,烦君为寄故乡书。
寄佺讲师
荒村古寺无人到,独爱轩窗水次开。池上风光看不尽,莲香才过桂香来。
寓舍燕
燕子飞来日几遭,又从窗外立花梢。分明探得人心意,方敢衔泥补旧巢。
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
上将初分阃,儒官解习兵。风旗春猎野,雪帐夜归营。
洮水从岷下,祈山入垄平。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经废永定寺寄谢元功
路转废垣边,依依市井连。院荒晴见蝶,僧出午无烟。
古佛存唐像,残碑记宋年。自悲人境异,此地更萧然。
题倪云林竹 其二
江乡处处忆陪游,见写湘云数叶秋。今日仙魂乘鹤去,犹存遗墨动人愁。
黄山梓里
山中多豫章,门巷绿成行。晴日花明夏,南风叶汎凉。
密阴同岸杞,远色并畦桑。望望林泉处,君家有草堂。
赋钵送僧道衍
旧日天王献,初因佛祖传。藏龙元有法,乞米但随缘。
不受萧郎击,宁求魏后怜。托归村口寺,洗傍石根泉。
此去留香积,当参饱饭禅。
赠崔孝子
洪洞被前振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崔郎逃兵被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
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被崄巇。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
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
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次韵高季迪期游云岩雨阻之作
身势两无妨,閒情独未忘。相期移酒艇,同宿过僧房。
节物宁长好,园花已罢芳。乱山烟雨外,欲望失苍苍。
秦淮客舍除夕呈大兄
兄弟喜连床,灯前话故乡。年随窗雪尽,夜入酒杯长。
暂得欢情合,都将客况忘。何如共归去,烂醉北城傍。
九月八日菊同高季迪赋
黄菊移来雨后新,含香敛色待芳晨。今朝相对谁怜我,明日来看剩有人。
期万佥宪杜进士徐校理游张林山
东风半寥落,游赏已蹉跎。春色邀人醉,欢情待妓歌。
花愁经雨少,莺语在山多。预作明朝约,宁辞载酒过。
野亭读书图
书声流水共泠泠,落木寒山路隔汀。不是秋来易伤感,夕阳风景似新亭。
送张山人还天平
晚过西崦费氏别业赠明天目长老
烟光暗墟落,涧道入层层。不访中林士,那逢西崦僧。
山厨将具黍,邻屋为分灯。自觉行来倦,清谈遽弗胜。
寄方山人借道书
神文越幽爽,夙心允见传。未沐启玄秘,至使昧瑶编。
微痾固期愈,颓龄或可延。妙理脱深悟,灵渊曳五烟。
宴王允同雅会堂用外舅韵
东风奏弦筦,开宴锦堂深。酒气酣春色,桐香落午阴。
花残惟驻萼,莺老尚调音。感此频怀旧,因伤久别心。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病后行乐至池上
送王团练赴边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一
许将军墓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 其二
春阴应秦王令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三 嫩
次韵张文学见招
五索效韩偓 其一
次衍师韵
虞文学村居
舟中闻歌呈张文学
赋得露湿寒塘草送张来仪文学
吕山人客圆明精舍有赠
题山果幽禽
寄道场长老渭清远
题全山幽居
题谪仙像
乌程危明府挽词
送张景则归天台
次韵偶感 其一
赠陈相士电岩
题倪云林竹 其四
元宵遇雨
回文次孟载韵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二
登广州城楼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三
哭韩景华教谕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三
次高二季迪留别韵
翠竹黄花二仕女图 其二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 其三
翠竹黄花二仕女图 其一
赋荷送陈进士启
寄蒋道士
舟中闻笛与张文学同赋
寄周记室履道
题竹亭
卧佛宣讲师经院赠李道人得处字
折莲子呈孟载
晚过广福精舍访传上人
广州杂咏和刘主事子高 其一
与金文中、朱仲义、宋仲温过李士明鍊师,雨阻留宿,探韵得孤字。 ...
十一月一日始见菊花
过王伯时宅
赋得狮子山送何本道
送汤伯贞之京
次韵如律侍者
送叶知县
閒行 其二
夜行东湖
游灵鹫寺
菊竹梅竹 其二
狮子林池上观鱼
陈允中乱后归故陇营居见寄奉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