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忆在并州喜合并,别来两见岁华更。自知诗里两情少,顿觉尊前老态生。
桑枣谁家非乐土,云沙何处是边城。怀君几度频登览,寒日千山雪正晴。
题倪云林竹 其二
江乡处处忆陪游,见写湘云数叶秋。今日仙魂乘鹤去,犹存遗墨动人愁。
题谪仙像
鼙鼓声来已乱离,锦袍脱却恨归迟。秋风江上长吟里,不唱清平古调词。
题亡友叶梓素所作山水
任昉台前记别离,阖闾城外哭君时。今朝孤馆看图画,万水千山不尽思。
送吕山人
湖天浩浩白云秋,鸥鹭飞边有去舟。行到湖东回首处,春山记取是同游。
病后行乐至池上
连朝卧病少閒情,乍到池边任意行。未信空山人寂寞,绿阴何处不闻莺。
丁未六月廿八夜作
送江教谕
湖海相知少,风尘送客初。归愁江雨积,别意柳条疏。
枫落迎船叶,鲈香出水鱼。吴兴尚文物,吾道近何如。
赋得雪山送陈庭学
蜀岭镇金位,岩壑皆古雪。春风吹不消,积厚冻愈结。
寒色照锦城,皎若冰壶彻。势与太白抗,崇险自天设。
君今此宦游,一览尽奇绝。人系山重轻,相望并高洁。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七 天井关
峰回抱深壑,下视天凿井。昔人建重关,扼险备边警。
键钥久已绝,垣石尚森整。峨峨尼父祠,门掩众山静。
曾闻此回辙,无复过斯境。询知乡老言,此事古未省。
馀氓数家在,破屋暮烟冷。我行力稍疲,景物不暇领。
且为投宿来,惊风夜愁永。
晚行南■
离思满荒烟,行行只自怜。吟成流水次,望断远鸥边。
叶恋经寒树,星摧欲夜天。怀君无数里,浑似隔山川。
题杨补之十梅 其九 实
青丸颗颗叶间藏,雨绽微酸刺齿香。爱护莫教风摆落,墙头留取掷裴郎。
次韵答冯信卿见寄
自愧才疏老涧滨,此身非是避风尘。长贫为读蔬经熟,多病应同药裹亲。
僧惠竹枝轻作杖,客分荷叶小裁巾。故人眼底惟君在,深喜书来问我频。
春日游净慈寺
看山候初晴,连骑西湖道。遥遥烟际墟,冉冉风中筱。
谷寒听莺迟,路远逢花少。林蹊几登顿,僧房更窅窈。
重来感昔时,翻令失幽抱。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一
拟将诗酒赏良时,久不吟诗思苦迟。无酒已辜今夜月,如何容得更无诗。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四
短歌歇,长歌续,百年碌碌复碌碌。交者多,知者少,取次论心皆草草,志士栖迟眼中老。
送李山人还越
旧宅鉴湖阴,东归慰远心。风帆沙树杳,驿路水云深。
袖有题诗卷,囊多卖卜金。翩然自来往,应不负山林。
庚戌岁元日立春 其一
首祚欣兹践,新年喜并回。簇丝分细菜,剪胜学蟠梅。
听笛 其一
雨映凉天晚更新,笛声隐约在东邻。眼中多少飘零客,谁是梁园曲里人。
赵曹莫三助教留宿南斋
南斋凉意足,夜景满柴关。邻友将茶送,山人酌酒还。
星垂云影外,萤出桂阴间。相值艰难日,诸君岂易閒。
伤往
忆昔始结发,相期终暮年。宁知当壮时,中路忽弃捐。
春芳每增恨,秋月复娟娟。嗟我客异乡,尔魂落夜泉。
儿生缺抚育,赖有兄嫂怜。今夕已及期,一念一涕涟。
展转不能寐,起坐馀灯前。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赠医士吕彦伦和王原吉韵
贾客行
病中寄高季迪
张山人别后怀
春怀次韵杨署令 其二
道场山寺
同高季迪过东丘兰若访吕志学
与高季迪宿丁志刚宅次韵
经废永定寺寄谢元功
篬筤轩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一 水
壶中绯碧桃花碧谢以梨花补之赋以慰绯桃
寄衍书记
题冬青十二红图
哀故枢密西夏迈公
步至西余山有咏
咏邻家桃花
端午日折榴花与允升幼女鸾鸾
寄王校书止仲
入谷不闻莺
五索效韩偓 其一
期万佥宪杜进士徐校理游张林山
折花背立一美人图
送客至东迁精舍次董著作韵
赋得狮子山送何本道
七夕有雨
赋荷送陈进士启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三 嫩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二首)
九月十七日闻雁寄董庄
次韵看花四首 其二
泛碧浪湖
山中琴兴
张静居寓菁山以清宴名堂要余题先以诗见美因赋此酬之并似周伯阳
次韵高翰秋启喜予见过之作
柳短短送陈舜道
兵妇归七日夫卒乃抱骨赴水逸其姓名因为之赋
石帆山图
送王团练赴边
送吕庸南
送张文学
访冯信卿县令
圆明寺会宿次韵别吴校书
宴王允同雅会堂用外舅韵
题倪云林竹 其六
咏情
寄高偶仲
题镏生柳庄
谢陈惟寅赠其故弟惟允所画山水
虞文学村居
次衍师韵
待董彦正文学次王守敬主簿韵
夜行东湖
晚过广福精舍访传上人
次韵颐浩知客
十二月廿一日寻梅到西坞留题山家
自南坞还蜀山途中有作
江西途中寄吴城北郭王李诸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