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荒村古寺无人到,独爱轩窗水次开。池上风光看不尽,莲香才过桂香来。
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
圣凡同有身,饮食必藉器。如来制石钵,匪特传器嗣。
偶因受馀光,相承成旧事。遂令后代争,纷纷起嗔戾。
我愿过量人,要识拈花意。
黄山梓里
山中多豫章,门巷绿成行。晴日花明夏,南风叶汎凉。
密阴同岸杞,远色并畦桑。望望林泉处,君家有草堂。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七 天井关
峰回抱深壑,下视天凿井。昔人建重关,扼险备边警。
键钥久已绝,垣石尚森整。峨峨尼父祠,门掩众山静。
曾闻此回辙,无复过斯境。询知乡老言,此事古未省。
馀氓数家在,破屋暮烟冷。我行力稍疲,景物不暇领。
且为投宿来,惊风夜愁永。
扬州僧舍见花有感
风递浓香到水涯,几株桃李映门斜。侯家园圃多荒废,不是僧房不见花。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三 嫩
新花的皪更玲珑,学弄芳妍小涧中。冻蝶寒蜂谩相妒,今年才得试春风。
江边秋柳
画船忆得渡江滨,柳色风光烂熳春。今日霜条看渐短,也知不是为行人。
题桂烛芳上人古香台
花擅秋时盛,根自月中分。浥露何须折,因风不待闻。
茗瀹承芳气,兰爇让幽芬。心清归妙悟,今古奚足云。
送张山人还天平
折莲子呈孟载
同季迪宿丁至刚南轩
送张甘白还吴北郭
桃花飞尽柳花飞,三月江南尚腊衣。为问东湖云共宿,春风此度送人归。
霅翁海棠
一枝写出玉容娇,桃李漫山恨未消。惆怅东阑明月夜,半酣西子貌难描。
圆明寺会宿次韵别吴校书
经榻多馀为我分,閒身且得伴孤云。此来已觉心无事,清夜论诗况有君。
送江教谕
湖海相知少,风尘送客初。归愁江雨积,别意柳条疏。
枫落迎船叶,鲈香出水鱼。吴兴尚文物,吾道近何如。
次韵高翰秋启喜予见过之作
相逢已似恨来迟,况是秋风欲尽时。念我身便秋下服,喜君家富箧中诗。
清江杳杳曾行路,黄柳萧萧旧折枝。无限樽前云共鸟,应知此处感离思。
春阴应秦王令
云花鳞鳞山漠漠,重城平障芳阴薄。腻雨轻吹飞复停,勾引东风到帘幕。
草滋微湿沾芳尘,陇头不见寻花人。桃英梅萼同懊恼,水纹满涨金河春。
柳丝暝濛烟不醒,辘轳暂辍银瓶绠。新莺未换谷中声,游蜂竟失阑前影。
丁香百结蕉有心,绡屏六曲春沉沉。香抽翠缕火长续,馀寒扑锦笼朱琴。
江南春好多芳树,林园半是看花处。明朝重整小红车,风光满路行春去。
九月八日菊同高季迪赋
黄菊移来雨后新,含香敛色待芳晨。今朝相对谁怜我,明日来看剩有人。
寄王校书止仲
他乡每忆故乡云,此日还山又忆君。菊老岂堪秋后采,猿啼犹似客中闻。
风帆渔艇行无次,野水寒烟去莫分。不是题诗不相寄,孤鸿也自念离群。
赠毛鍊师环隐
造化固无尽,周流行不息。无端亦无倪,万古一太极。
道在隐见间,动静各有适。人心秉至灵,神用妙无测。
不知毛有道,环中竟何得。
与高季迪宿丁志刚宅次韵
贬远归方喜,交深见愈亲。恋诗留两日,醉酒记三人。
竹密梢禁雨,梅高蕊应春。论心元有素,不用再相陈。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短歌行赠杜君寅
九月十七日闻雁寄董庄
听笛 其一
同唐文学肃王校书行访衍略二上人留宿真庆精舍得闻字
尉杜二寅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二首)
皆山楼
次韵张文学见招
许将军墓
题杨补之十梅 其九 实
题竹亭
赋荷送陈进士启
送乌程冯明府
允中留宿山斋已而复往令弟允升宅明日赋诗谢之
晚行南■
送陈知县赴宁远
同黄本中山人衍略二释子会宿桐里宝师房
藏春轩
送吕庸南
夜坐次张士行太常韵
和杨仪曹基舟次邵白怀寄
次衍师韵
石帆山图
病中寄北郭诸友
狮子林池上观鱼
病中示游生兄弟
晚过西崦费氏别业赠明天目长老
寄郦尚德王汝器
题山果幽禽
赋得广文舍赠李文学
乌程危明府挽词
答张来仪见慰丧子顺哥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 其二
新亭送宣别驾
题谪仙像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三
题得飞云送刘提司胜
送方给事中
爱日吟为孙希范赋
次韵王止仲见寄并柬郡诸友
次韵偶感 其三
五索效韩偓 其五
山中琴兴
寄蒋道士
张静居寓菁山以清宴名堂要余题先以诗见美因赋此酬之并似周伯阳
送别沈德虔
名都一何绮
八月十五夜饮王扩相川别业得动字
次高二季迪留别韵
题王材东里草堂
悼陆廷臣
行威难
答胡勉秀才
送张明府
寄佺讲师
伤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