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读书从教寸晷移,照镜不怕朱颜衰。阿翁垂白不有限,只恐乌飞去难返。
人生在世谁无亲,乱来各自逃一身。十家父子九离散,似君团圞能几人。
白日可买金可得,使翁寿长应不惜。
赋荷送陈进士启
团团初贴水,苒苒渐盈塘。微动知鱼戏,斜披见鹭藏。
幅裁巾学制,筒泛酒移香。折得同青盖,贻君障夕阳。
游西余山寺分韵得绿字
宝林被溪阴,真境开山曲。僧居慧日深,佛处慈云馥。
座莲呈古青,阑桂敷新绿。水定育灵鱼,花奇致驯鹿。
胜因托同游,清景行相续。一从离喧嚣,终怀老岩谷。
折花背立一美人图
赠崔孝子
洪洞被前振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崔郎逃兵被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
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被崄巇。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
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
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次韵看花四首 其三
柳叶齐舒荻笋长,陌头无复踏春阳。强将花瓣都收拾,赢得罗衣几日香。
七夕有雨
锦机织初罢,鹊桥驾始成。每是经年别,宁辞冒雨行。
云帔从教湿,月殿不须明。但尽相逢意,无语别来情。
折莲子呈孟载
闻高季迪病眼因寄
芳时闻病目,几日卧斋房。有女能修药,多人为送方。
昼吟还不废,夜诵定相妨。每到看花处,思君讵可忘。
题吕山人所藏马孝常周履道荆南唱和集后
故友空悲生死异,名州曾托乱离频。因君重读荆南集,已忆溪山又忆人。
次韵答吴宗禹
佳景属朱明,凉阴被池园。坐看寸晷侧,归禽清响繁。
饮兹樽中酒,无烦问柈餐。辱君枉华翰,展觌散纡烦。
所欣洽朋旧,徜徉自晨昏。形閒久息役,心澄始宁魂。
微飙轩中来,悠然对琴言。
己酉八月十七日夜泛碧浪湖泊浮玉山对月呈席上诸公
水月共秋妍,山椒夜泊船。人来黄叶浦,渔宿白鸥天。
闻唱风澜外,持杯露影前。自从经丧乱,谁得此留连。
次韵杨孟载观芍药作
次高二季迪留别韵
柴门村径带溪桥,来往因君岂惮遥。浅水不波仍漾漾,疏林无雨自潇潇。
樯留夕照人将别,江作新寒酒易消。明日秋风重怅望,还将离思托归潮。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三
阁晚飙初歇,池萍水不漪。众禽鸣未定,独鹤宿常迟。
无闷杯仍酌,多眠枕屡欹。黄梅时节里,常是雨丝丝。
次韵答冯信卿见寄
自愧才疏老涧滨,此身非是避风尘。长贫为读蔬经熟,多病应同药裹亲。
僧惠竹枝轻作杖,客分荷叶小裁巾。故人眼底惟君在,深喜书来问我频。
步至西余山有咏
玩游寡閒侣,独步思弥清。迤
送唐处敬赴嘉兴
过俞幻闇故居
水南别业远无邻,我独重来是故人。经榻香灯重旧火,禅房花木自新春。
传心曾嗣高僧法,画影空留居士身。寂灭不知何可乐,凡情未免为沾巾。
晚过西崦费氏别业赠明天目长老
烟光暗墟落,涧道入层层。不访中林士,那逢西崦僧。
山厨将具黍,邻屋为分灯。自觉行来倦,清谈遽弗胜。
送马敬常县丞
楼倚层城拥翠岚,登高送别思那堪。双溪到郡同流北,千嶂连关尽向南。
澹澹水阴云度渚,萧萧荷响雨鸣潭。寻常不醉临岐酒,今日因君饮易酣。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二
宿济渎斋房
野亭读书图
九月八日菊同高季迪赋
翠竹黄花二仕女图 其二
赠杜彦正儿端端
怀王介休
菊竹梅竹 其二
江边秋柳
夜卧闻邻家酒声呈季迪
题谪仙像
赠朱道士默斋
寄周记室履道
壶中绯碧桃花碧谢以梨花补之赋以慰绯桃
新弦曲
入谷不闻莺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九 沁渡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 其二
题杨补之十梅 其六 野
寄佺讲师
九月十六日陈逸人旭访余蜀山中明日将还武塘因赋此送别
新嫁娘效王建
黄德让病后苦吟因赋诗以释之
问谋佺二上人病 其一
尉杜二寅
晓发秀州
赠惠上人
次韵张文学见招
郑静思少监山庄
赠陆七处士
蜀山书舍图
题斋前蕉石吕志学尝题此故落句及之
题桂烛芳上人古香台
空木
篬筤轩
送王主簿
送张明府
五索效韩偓 其一
藏春轩
赋得刘伶台送丁掾之淮安
春暮见山茶有感
次蜀山别韩文学同杜校书记李逸人庄
次韵高季迪喜予北归相访江渚之作
送李山人还越
悼陆廷臣
皆山楼
春怀次韵杨署令 其二
送珣楚山还广济
道场山寺
虞文学村居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七 天井关
秋晚次高推官韵
重游道场
折花背立二美人图 其一
喜方张二山人见过
夜坐次张士行太常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