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圆网才亏补又完,几回费力绕檐端。只愁明日风和雨,未信当空住得安。
夜坐次张士行太常韵
练衣入夜更萧骚,草暗閒阶露渐凋。青鸟音书云外至,素娥环佩月中摇。
醉来犹记题罗扇,梦去曾教听玉箫。独坐无端思往事,秋风客馆正寥寥。
野亭读书图
书声流水共泠泠,落木寒山路隔汀。不是秋来易伤感,夕阳风景似新亭。
同衍师访席有道分韵得寻字又得无字 其二
村深一径远,幽鸟喜相呼。心与天光静,身兼鹤影孤。
雨苔随地有,木叶过霜无。为问蓬壶客,何年种白榆。
次韵看花四首 其四
花随风信应时开,珍重东君巧剪裁。今日看花人剩有,绿阴惟我独能来。
题亡友叶梓素所作山水
任昉台前记别离,阖闾城外哭君时。今朝孤馆看图画,万水千山不尽思。
同高记室访虎丘蟾苞二上人
林下曾相见,重来记往年。笑谈俱是法,去住本无缘。
山溜泉通脉,帘阴竹护烟。暂忘人世事,得此共栖禅。
中秋广福院对月贻戴尚文主簿
秋色静香台,冰轮云汉开。粲粲瑶华堕,皎皎夜光来。
桂露浓栖席,莲香满滟杯。自欣陪笑咏,更与驻徘徊。
赠山中隐者
居久辞簪绂,萧然世外心。壶成师授药,囊积自烧金。
长啸千峰表,閒行百涧浔。犹嫌樵牧到,更欲住云深。
赋得刘伶台送丁掾之淮安
刘伶沛国人,独以好饮名。每乘苍鹿车,出入携瓶罂。
结交嵇阮徒,陶然过平生。妻言不足听,自谓能忘情。
常使荷锸随,已觉累尔形。如何饮酒台,却在淮阴城。
千年土花白,尚疑垒曲成。至今台下草,春风吹不醒。
君行戒晨装,淮泗千里程。登台勿酹酒,当诵周觞铭。
寄赠李道士
学仙不离世,远地搆斋房。檐蔓为衣桁,山瓢当酒觞。
饭甘麻有味,浆熟桂多香。一自相违后,云墟望更长。
题吕山人所藏马孝常周履道荆南唱和集后
故友空悲生死异,名州曾托乱离频。因君重读荆南集,已忆溪山又忆人。
送李山人还越
旧宅鉴湖阴,东归慰远心。风帆沙树杳,驿路水云深。
袖有题诗卷,囊多卖卜金。翩然自来往,应不负山林。
午日西庵雨中对榴花
麦寒已过又梅寒,此日端阳独倚栏。谁道榴花能照眼,斜风小雨不禁看。
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
圣凡同有身,饮食必藉器。如来制石钵,匪特传器嗣。
偶因受馀光,相承成旧事。遂令后代争,纷纷起嗔戾。
我愿过量人,要识拈花意。
题冬青十二红图
秋风吹老万年枝,山鸟飞来啄子时。却忆题诗画中客,一成没后一分离。
送乌程冯明府
夙负亲人术,初当出宰年。青山依县郭,春雨傍湖田。
鸟下鸣琴后,花飞判笔前。民风非复古,重作谕蒙篇。
夜行东湖
葭菼连湖道,新寒夜更清。波摇星失影,风过雁流声。
估舶依村宿,畸人傍水行。棹歌何处起,杳渺不胜情。
次韵高翰秋启喜予见过之作
相逢已似恨来迟,况是秋风欲尽时。念我身便秋下服,喜君家富箧中诗。
清江杳杳曾行路,黄柳萧萧旧折枝。无限樽前云共鸟,应知此处感离思。
山中琴兴
岩上露初霁,旭日照高林。古涧云萝窈,孤亭松桂深。
鸣琴始成调,流水复同音。为问山中客,谁知静者心。
新嫁娘效王建
邻里争来贺,三朝礼数频。只是羞抬眼,识郎犹未真。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答余左司
黄德让病后苦吟因赋诗以释之
秦淮客舍除夕呈大兄
题杨补之十梅 其六 野
寒食前三日适桐里见梨花
和杨署令杂诗二首 其二 蜘蛛补网
送吕庸南
春江送别图送松江王尹 其一
题宋参政记事状后
思亲亭
题逸人陋居
送张甘白还吴北郭
寄高士敏
春阴应秦王令
送叶知县
雨中过陈秀才宅
次韵王止仲见寄并柬郡诸友
题田家
昆山道中
东丘兰若枇杷花
次韵颐浩知客
题镏生柳庄
宴王允同雅会堂用外舅韵
鹊轩为王孝子作
送吕山人
咏鸥得苗字
芟草
濯清轩
始闻新蝉
题竹亭
贾客行
寄高偶仲
次衍师韵
卧佛宣讲师经院赠李道人得处字
陆云
次蜀山别韩文学同杜校书记李逸人庄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四
春怀次韵杨署令 其一
陈允中乱后归故陇营居见寄奉答
江西途中寄吴城北郭王李诸友
春日报吴城诸友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 其三
同季迪宿丁至刚南轩
经废永定寺寄谢元功
端午日折榴花与允升幼女鸾鸾
送客至东迁精舍次董著作韵
次韵如律侍者
陪牛进士冯明府宿遂初庵得心字
送张景则归天台
答胡勉秀才
送王守敬还淮南
空木
题彭江
菊竹梅竹 其一
中秋夜淮河舟中看月怀张羽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一 水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