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画赠崔元吉

题画赠崔元吉

明代 徐溥

何侯丘壑填胸臆,醉来泼尽金壶汁。江南一片好风光,远淡近浓天只尺。

木兰舟小煖浪轻,草亭春尽啼流莺。人生行乐漫何事,明日落花风雨声。

老怀尽有伤春意,载酒登临忘归去。对画题诗正送君,都城聚首知何岁。

诗人徐溥的古诗

云山归隐为彭佥宪题

明代 徐溥

绯袍白简肃台端,才及中年即挂冠。芳径落英中细细,小山丛桂影团团。

寻常别墅开尊易,多少前途税驾难。赢得风流如九老,云林堪作画图看。

送李学士南归次韵 其二

明代 徐溥

书生不慕五侯餐,处世何忧跋涉难。旧学自应归凤掖,故交谁肯负鸡坛。

云萍未合长悬梦,尊酒相逢且尽欢。爱杀蟠胸千万卷,挑灯时见壁鱼乾。

送庄进士养病归金陵

明代 徐溥

买得西风白下船,秋来乞假许南旋。曲江韦肇登科日,西蜀相如抱病年。

行李萧萧唯药裹,宦情落落付诗篇。黄门乌府专相待,早约鸣珂到日边。

题桃花斑猫二首 其二

明代 徐溥

东风暖入藏春坞,狸奴引群三复五。花容旖旎披氄毛,草木蒙茸衬香土。

荧荧眼光一线微,绿树阴中日亭午。徜徉仰俯真自适,曳尾摩须或交股。

腥膻谁问食无鱼,捕逐宁知田有鼠。朋侪亲狎少忤触,子母追随争哺乳。

生生物性皆天然,甄陶喜见阳和普。

赠阴阳训术吴琏

明代 徐溥

羲和古历学,之子绍家传。仰视日星象,胸中具周天。

一朝膺鹗荐,簪绂成蝉联。昼行耀闾里,平秩归才贤。

功名此发轫,及时须勉旃。

奉制文武诗 其二

明代 徐溥

楩楠杞梓总良材,尽是先朝雨露培。今日庙廊抡大用,栋梁榱桷一时来。

贺王廷贵先生升侍讲

明代 徐溥

几年侍从依青琐,华秩于今喜载迁。科目也知惟我后,文名谁复在君先。

花砖步湿春阶雨,芸阁吟残午篆烟。台鼎勋阶应次第,晋陵槐泽正绵绵。

时长孙焕从其父来省予爱其资美而恐怠于学也因其还赋此训之

明代 徐溥

爱尔年方少,为人好向前。长教从质朴,慎勿效轻儇。

待贾开书椟,勤耕守砚田。早将科第继,吾老已华颠。

送石继贤还江阴

明代 徐溥

万石推先世,多才迈等伦。剑光横白日,文采照伦春。

喜作桥门客,仍怀梓里人。綵衣虽可乐,黄卷亦宜亲。

瞻眺君山表,行歌骥水滨。他年拜华秩,鸣佩侍枫宸。

春熙楼

明代 徐溥

画阑十二拥芳菲,别驾承恩昼锦归。座里青春花欲语,檐前白日燕争飞。

听残瑶瑟金尊满,读罢黄庭宝篆微。高卧不知天地老,此心应与世相违。

内阁二瓷缸乃宪庙所赐种莲者三年不开已今年盛开因赋二首纪事 其 ...

明代 徐溥

谁道盆池有许宽,荷花着雨溢清寒。风前两两如相语,水面亭亭自可观。

大世几同黄阁赏,化工宁费绛绡攒。烦襟五月何由涤,香露淋漓泻玉盘。

送九江郡判郑廷韶 其二

明代 徐溥

烟霄鸾鹄正纷纷,尊酒怜君是逸群。望入九江怜欲尽,恩沾双阙晓初分。

郡中善政期参佐,纸上陈言事见闻。却喜盛年才力健,好摅忠悃树芳勋。

送邹廷佩知高安

明代 徐溥

雄才雅望拜郎官,自信清时际会难。晓日鸣珂辞北阙,秋风驱骑入高安。

政声喜共弦歌作,惠泽能令士庶欢。千里筠阳重回首,一缄颙望托飞翰。

枯木竹石为吴昉题

明代 徐溥

露叶霜柯带晚阴,昆崙骨冷藓花深。吴刚老去伶伦死,谁识储材造化心。

送唐医官还苕溪

明代 徐溥

西风来白雁,有客欲南旋。吟咏真吾事,勤劳独汝贤。

赏花燕市酒,载月米家船。他日苕溪道,相寻水竹边。

题画赠崔元吉

明代 徐溥

何侯丘壑填胸臆,醉来泼尽金壶汁。江南一片好风光,远淡近浓天只尺。

木兰舟小煖浪轻,草亭春尽啼流莺。人生行乐漫何事,明日落花风雨声。

老怀尽有伤春意,载酒登临忘归去。对画题诗正送君,都城聚首知何岁。

题尹先之雊鹆图

明代 徐溥

星作双眸铁作衣,不同江燕共差池。飞扬若得东风便,须借上林春一枝。

寿亲堂为莫宗范题

明代 徐溥

灵椿八千长不老,东风萱草花开早。荧荧南极夜流辉,自喜双亲俱寿考。

春云裁就五色衣,时时戏舞供甘肥。愿将长绳系白日,笑看沧海红尘飞。

送王民望使占城

明代 徐溥

炉烟袅袅蓬莱殿,天汉澄澄博士槎。玉节倚云澄使命,金函绚日出皇家。

成周礼乐仪文备,异域山川景物赊。从此恩光垂草木,早归辇毂候宣麻。

送张中翰使朝鲜

明代 徐溥

騑騑四牡都门外,一望东隅路不遥。圣泽汪洋被清海,使星灿烂丽丹霄。

岸晴杨柳如云染,山晚桃花带雨飘。王事有成先入奏,承恩御席听箫韶。

徐溥

徐溥

徐溥(1428-1499),字时用,号谦斋,袱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弘治五年八月(1492)至十一年七月(1498)任当朝首辅,从容辅导,爱护人才。卒谥文靖。著有《谦斋文录》。► 13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