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鲁挥使还云南

送鲁挥使还云南

明代 徐溥

虎拜觐龙颜,匆匆又远还。寸心思补报,万里任间关。

岁晏云连塞,天寒雪满山。柳营千骑簇,天阙五花颁。

韬略心方切,琴尊兴未悭。青年立奇绩,节序易阑珊。

诗人徐溥的古诗

诏许归省

明代 徐溥

晓承恩诏许南旋,暂辍清班下讲筵。新赐宫袍才五品,重来乡国已三年。

园中斸笋晨供膳,湖上看山夜放船。记取玉堂相送意,春风呜佩早朝天。

奉制文武诗 其二

明代 徐溥

楩楠杞梓总良材,尽是先朝雨露培。今日庙廊抡大用,栋梁榱桷一时来。

松轩为任廷芝题

明代 徐溥

幽人结屋青山下,种得长松三百馀。启蛰苍龙上霄汉,引雏白鹤到阶除。

四檐云气长垂幕,一榻秋声可读书。我亦平生羡弘景,买山何日与同居。

时长孙焕从其父来省予爱其资美而恐怠于学也因其还赋此训之

明代 徐溥

爱尔年方少,为人好向前。长教从质朴,慎勿效轻儇。

待贾开书椟,勤耕守砚田。早将科第继,吾老已华颠。

内阁一首

明代 徐溥

仁义相资在格君,书中一德旧曾闻。经纶事业无多让,共策清朝不世勋。

送丁巡检赴任顺昌

明代 徐溥

晋陵才子三公后,一命还沾雨露深。此日风光还北阙,平生声价重南金。

故园春满桃花坞,官道云连荔子林。清世不劳神射力,公馀柱笏足高吟。

题东坡竹为司马恂

明代 徐溥

神采分明赤壁仙,高堂六月起风烟。一时挥洒传千古,占断湘川与渭川。

沧洲图为王慥郡守题

明代 徐溥

人谓沧洲不可即,我寻沧洲来咫尺。黄堂太守沧沧洲,指示丹青得真迹。

持将半幅入京师,一片寒云堕瑶席。春风吹花花欲然,夜雨涨溪溪更碧。

扣船渡口问渔郎,沽酒山中醉木客。万卷书藏邺侯家,一区地儗杨子宅。

紫芝赤箭满地生,甘泉香雾和云滴。沙堤日暮踏残红,石室月明坐虚白。

回观宦海何渺漫,每念苍生思救恤。陆浑迢递辋川荒,眷此沧洲竟成癖。

送平阳章自鉴授福宁司训

明代 徐溥

荆溪黉舍相过日,三十年来一梦如。久抱青毡年旧物,忽看乌帽荷新除。

路通故里归应便,座列诸生乐有馀。想到闽州依海上,荔枝榕叶暗斋庐。

送蒋日章考最入广信

明代 徐溥

吾乡作郡如君少,别驾三年驰誉早。却来报政上铨曹,善最端能出尘表。

平生道同心亦同,近年京国长相逢。匆匆行李又言别,一曲骊驹意万重。

更道从容经故里,七月天风凉似水。双旌遥指玉山高,民吏悬悬应久矣。

送吴甥俨养病南归

明代 徐溥

甲科名誉蔼乡闾,正是词林绩学初。仕路衰年方赖汝,客窗多病却思予。

暂归得侍高堂膳,重到还看秘阁书。圣代养材期大用,无忘感激在閒居。

送危教谕之桐乡

明代 徐溥

寒毡元不较勋阶,吾道东南育俊才。晏岁关河东跋涉,春风桃李费栽培。

五经洞彻文光夐,万骑纵横笔阵开。最是诸生承教益,短亭衰柳惜馀杯。

愚乐庵为傅编修乃尊题

明代 徐溥

惟愚心自乐,巧诈徒自劳。居然山泽间,远谢世俗交。

鸣琴既无谱,酌酒亦用匏。冲襟付寥廓,万事无复淆。

白驹在空谷,冥鸿逸青霄。再歌愚乐诗,令人思有巢。

春熙楼

明代 徐溥

画阑十二拥芳菲,别驾承恩昼锦归。座里青春花欲语,檐前白日燕争飞。

听残瑶瑟金尊满,读罢黄庭宝篆微。高卧不知天地老,此心应与世相违。

澹乐轩为孙都阃题

明代 徐溥

至澹古所尚,至乐人罕同。何如贵戚里,却有颜同风。

一尊注玄酒,五弦调素桐。俯仰两无愧,坐觉尘虑空。

余怀企古澹,此道嗟未充。愿言分所乐,一笑看冥鸿。

寿陆主事母八十

明代 徐溥

阿母高年白发新,北堂悬帨此生辰。荣封锦敕浑忘贵,俭服荆钗不为贫。

海上蟠桃红沁露,堂前灵草翠含春。贤郎望望孤云切,遥奉霞觞祝颂频。

送重庆聂震指挥

明代 徐溥

英武堂堂正妙龄,笑分铜虎出神京。旌旂影动巴江道,笳鼓声喧蜀将城。

楼橹春晴花气重,储胥夜静月华明。方今选将须才杰,好展胸中百万兵。

题桃花斑猫二首 其二

明代 徐溥

东风暖入藏春坞,狸奴引群三复五。花容旖旎披氄毛,草木蒙茸衬香土。

荧荧眼光一线微,绿树阴中日亭午。徜徉仰俯真自适,曳尾摩须或交股。

腥膻谁问食无鱼,捕逐宁知田有鼠。朋侪亲狎少忤触,子母追随争哺乳。

生生物性皆天然,甄陶喜见阳和普。

送崔元吉

明代 徐溥

昨承简命下銮坡,握手其如惜别何。宦况在君誇特达,年光于我感蹉跎。

邯山过雨罗青嶂,洛水无风漫碧波。好寄音书慰相忆,郡中星使每经过。

送牟都宪改福建佥事

明代 徐溥

绣衣玉节下征轺,东望瓯闽万里遥。揽辔羡君能奉使,鸣珂惭我旧同朝。

声驰八郡秋霜肃,气压三山瘴雾消。当宁忧民心正切,呻吟指日变歌谣。

徐溥

徐溥

徐溥(1428-1499),字时用,号谦斋,袱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弘治五年八月(1492)至十一年七月(1498)任当朝首辅,从容辅导,爱护人才。卒谥文靖。著有《谦斋文录》。► 13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