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李至德侍御

送李至德侍御

明代 徐溥

南台骢马赴神京,黄阁难兄慰别情。耸壑苍松坚晚节,连城白璧擅时名。

盍簪旅邸啼莺好,分袂邮亭过雨清。此去相期勋业重,他年曳履侍承明。

诗人徐溥的古诗

题吴尚书忠烈卷

明代 徐溥

翼翼穹祠枕碧山,万株乔木护禅关。若教功在伊周下,赢得名留宇宙间。

生气百年浑不死,高风千古信难攀。天怜忠烈多孙子,剩有遗芬在世寰。

送仲弟时望归率儿辈为义田之举

明代 徐溥

扁舟忆昨上神京,知尔非徒利与名。先志未忘非尚少,义田应买议初成。

族同公艺虽无及,制仿希文定可行。莫惜殷勤为久计,缄书早报慰深情。

送朱维吉还江阴

明代 徐溥

落落澄川老,青云早乞身。有怀寻水石,无梦动星辰。

祖席燕台下,归舲潞水滨。已能酬壮节,何必问通津。

杖履高轩晚,莺花别墅春。尘途试回首,多少未归人。

送吴甥俨养病南归

明代 徐溥

甲科名誉蔼乡闾,正是词林绩学初。仕路衰年方赖汝,客窗多病却思予。

暂归得侍高堂膳,重到还看秘阁书。圣代养材期大用,无忘感激在閒居。

叠芍药韵咏荷 其二

明代 徐溥

凌波仙子月中归,水面盈盈见步稀。似伴紫薇盈我往,肯随芳草傍人菲。

并依玉砌如相语,斜逗朱阑不受围。开后东风渠不怨,置身元在掖垣扉。

枯木竹石为吴昉题

明代 徐溥

露叶霜柯带晚阴,昆崙骨冷藓花深。吴刚老去伶伦死,谁识储材造化心。

题秋塘野鹜诸

明代 徐溥

晋人爱书学野鹜,庾家诸郎真不俗。迢迢青昼诸画开,此鸟依然在人目。

良工手握五色毫,写出江南秋一幅。羽毛绚日殊分明,蜀锦新裁仍细簇。

荷花似避颜色鲜,摇落红衣动盈掬。将身不入樊笼中,长年占断澄江曲。

虽然水面只卑飞,远志冲霄比鸿鹄。弋人慎勿张虞机,任渠自下清波浴。

送李学士南归次韵 其一

明代 徐溥

采采黄花带露餐,出尘风韵似君难。文章蚤入韩公室,诗律先登杜老坛。

三馆并游谁少壮,百年相见几悲欢。马蹄明日燕南路,草软沙平雪半乾。

送周廷瑜

明代 徐溥

两旬聚首长安馆,席暖惊闻话别何。白雪有歌殊慷慨,青云得路莫蹉跎。

雨馀槐市炎光净,秋入兰陵爽气多。最喜严慈尤矍铄,白头林下沐恩波。

送牟都宪改福建佥事

明代 徐溥

绣衣玉节下征轺,东望瓯闽万里遥。揽辔羡君能奉使,鸣珂惭我旧同朝。

声驰八郡秋霜肃,气压三山瘴雾消。当宁忧民心正切,呻吟指日变歌谣。

送邹廷佩知高安

明代 徐溥

雄才雅望拜郎官,自信清时际会难。晓日鸣珂辞北阙,秋风驱骑入高安。

政声喜共弦歌作,惠泽能令士庶欢。千里筠阳重回首,一缄颙望托飞翰。

奉制文武诗 其十二

明代 徐溥

要识簪缨尽宠嘉,莫将纨绮事豪华。百年留取丹心在,信是忠臣出将家。

送崔元吉

明代 徐溥

昨承简命下銮坡,握手其如惜别何。宦况在君誇特达,年光于我感蹉跎。

邯山过雨罗青嶂,洛水无风漫碧波。好寄音书慰相忆,郡中星使每经过。

琼林醉归图为李大济题

明代 徐溥

杏花红映宫壶酒,蓝袍尽是同年友。不辞一醉向东风,感荷恩荣世稀有。

归路烟尘飞夕阳,须臾海月生明光。马上倩扶玉山倒,此身遭遇当虞唐。

君今作宰声藉藉,展取新图寻旧迹。为忆联镳紫陌春,笑把霜毫挥醉墨。

竹梧书舍为蒋仲学题

明代 徐溥

玉山令尹朝天日,时复要予赋竹梧。出屋书声思旧隐,满堂秋色见新图。

青苔迸出苍龙角,丹穴飞来彩凤雏。半点尘埃藏不得,凛然清气溢冰壶。

茅亭抚琴图

明代 徐溥

树底茅亭十尺宽,苔花秋雨翠生寒。风尘不是钟郎耳,只恐焦桐空自弹。

送陈永明归宜兴

明代 徐溥

浩荡风光二月中,可堪归思更匆匆。不辞古道折杨柳,应念小山团桂丛。

司马壮游千里别,元龙豪气几人同。故园亲旧如相问,老我黄扉两鬓蓬。

送航上人归宜兴并感旧

明代 徐溥

忆昔青莲宇,相依玉带山。禅心自消歇,尘迹幸山攀。

锡向峰头卓,杯浮日下还。隔溪烟树绿,满地雨花斑。

坐久浑忘世,吟看共解颜。因思京国别,回首五云间。

送李学士南归次韵 其三

明代 徐溥

史局编摩每共餐,六年相聚别何难。萍蓬宦迹原无海,金石交论故有坛。

话屡摘书评往事,醉犹抚掌罄馀欢。相留莫讶过深夜,漏滴铜龙正未乾。

送李至德侍御

明代 徐溥

南台骢马赴神京,黄阁难兄慰别情。耸壑苍松坚晚节,连城白璧擅时名。

盍簪旅邸啼莺好,分袂邮亭过雨清。此去相期勋业重,他年曳履侍承明。

徐溥

徐溥

徐溥(1428-1499),字时用,号谦斋,袱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弘治五年八月(1492)至十一年七月(1498)任当朝首辅,从容辅导,爱护人才。卒谥文靖。著有《谦斋文录》。► 13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