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尹先之雊鹆图

题尹先之雊鹆图

明代 徐溥

星作双眸铁作衣,不同江燕共差池。飞扬若得东风便,须借上林春一枝。

诗人徐溥的古诗

题尚朴翁卷

明代 徐溥

太古云已远,斯人独返淳。有书閒白日,无梦落红尘。

鸟迹平沙晚,花香小径春。澹然保终始,不愧葛天民。

大塘渔乐为韩司训大父题

明代 徐溥

水云之乡远城郭,遨游长是渔家乐。天青月白一境平,大塘那有风波恶。

世间大钓本不钓,直钩引得旁人笑。由来在乐不在鱼,粒饵六鳌岂同调。

菰米垂云秋酿熟,醉来几度西岩宿。客星共解照桐江,两足何曾加帝腹。

送和二尹还任宜兴

明代 徐溥

吾邦少尹真瑰奇,连艘千里来京师。浃旬了却公家事,南薰五两催行期。

一杯饯别长安道,吏民悬望归来早。哦松正尔及清秋,触处炎歊净如扫。

奉制文武诗 其三

明代 徐溥

断金自古贵同心,要识君臣气谊深。蒙古当时犹进谏,也须随事托规箴。

送李学士南归次韵 其三

明代 徐溥

史局编摩每共餐,六年相聚别何难。萍蓬宦迹原无海,金石交论故有坛。

话屡摘书评往事,醉犹抚掌罄馀欢。相留莫讶过深夜,漏滴铜龙正未乾。

送王维臣归省

明代 徐溥

少年科第玉堂仙,特许归宁宠渥偏。名誉尽誇同白璧,文章争羡似青钱。

凤从上国衔丹诏,人在西湖候画船。寿酒一尊称庆处,三槐堂上日如年。

菊庄为蒋翁题

明代 徐溥

有地惟栽菊,无心种百花。泉香儗甘谷,径僻是陶家。

但得客常醉,何妨酒屡赊。物情与人意,相对乐年华。

题尹先之雊鹆图

明代 徐溥

星作双眸铁作衣,不同江燕共差池。飞扬若得东风便,须借上林春一枝。

送平阳章自鉴授福宁司训

明代 徐溥

荆溪黉舍相过日,三十年来一梦如。久抱青毡年旧物,忽看乌帽荷新除。

路通故里归应便,座列诸生乐有馀。想到闽州依海上,荔枝榕叶暗斋庐。

送齐经历还嘉禾

明代 徐溥

东南大郡重专城,赞画从来属老成。品藻无私书上最,及瓜有待促严程。

黄梅雨湿双旌重,紫楝风吹五两轻。莲幕可容虚席久,儿童竹马出郊迎。

内阁一首

明代 徐溥

仁义相资在格君,书中一德旧曾闻。经纶事业无多让,共策清朝不世勋。

滆湖书屋为王士瞻题

明代 徐溥

何处深藏万卷书,滆湖南畔有精庐。侵阶细雨南芳草,满架清风落蠹鱼。

此日弹冠兼吏隐,他时载酒杂樵渔。乘閒欲访王猷宅,不待山阴夜雪馀。

送王民望使占城

明代 徐溥

炉烟袅袅蓬莱殿,天汉澄澄博士槎。玉节倚云澄使命,金函绚日出皇家。

成周礼乐仪文备,异域山川景物赊。从此恩光垂草木,早归辇毂候宣麻。

送吴甥俨养病南归

明代 徐溥

甲科名誉蔼乡闾,正是词林绩学初。仕路衰年方赖汝,客窗多病却思予。

暂归得侍高堂膳,重到还看秘阁书。圣代养材期大用,无忘感激在閒居。

送王判官之广平

明代 徐溥

广平今大郡,别驾共称贤。书最铨曹里,承恩禁陛前。

天香凝宦节,山色上离筵。送酒青云客,挥毫紫阁仙。

春光殊冉冉,别恨各悬悬。拭目重来日,勋阶不次迁。

送同年赵廷缙

明代 徐溥

昔年乡榜喜联名,佐郡功高沐宠荣。奕叶诗书功世泽,清风琴鹤振家声。

西川倚棹吟边景,南陌看花别后情。他日春风有归雁,肯修尺素寄神京。

送宪副张来凤之浙

明代 徐溥

宪体从来重,如君更老成。胸涵沧海阔,心与玉成清。

峻擢新承宠,高科旧擅名。行行南浦恨,恋恋曲江情。

雪路双旌发,云霄一剑横。到官吟思好,台柏对春情。

挽万尚书祺

明代 徐溥

风露萧萧易水旁,官居行部忽云亡。梦魂长绕黄金阙,归兴空怀绿野堂。

八座功名云路迥,两朝恩眷海波长。归来伉俪应同穴,双璧泉台耿夜光。

送李少卿还南京

明代 徐溥

列爵容台擅老成,紫芝眉宇玉壶清。熟司三礼眉先哲,细讲群书启后生。

鸣佩朝天书上最,扬旌出郭戒归程。金陵山水春如锦,多少衣冠一笑迎。

五老图

明代 徐溥

群黎欣欣生喜色,四野于今开寿域。老人并立望天门,白首一生蒙帝德。

试问老人年几何,今见文孙至太和。凌云昨过蓬莱顶,仙酒频斟俱酩酊。

归来金母复相邀,熟遍蟠桃只俄顷。天书共领到人间,鹤驭初临万岁颜。

嵩呼敬祝圣人寿,寿比天地高难攀。我闻人云汉四皓,又闻人云唐九老。

较之商山差若多,视彼香山却为少。按图不必论异同,图中见面如相逢。

庐山西东白云里,一笑分明五老峰。

徐溥

徐溥

徐溥(1428-1499),字时用,号谦斋,袱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弘治五年八月(1492)至十一年七月(1498)任当朝首辅,从容辅导,爱护人才。卒谥文靖。著有《谦斋文录》。► 13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