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徐渭
李陵侨赘是胡夫,苏武妻儿亦是胡。四辈离愁犹未了,又添汉妾哭穹庐。
水墨牡丹
腻粉轻黄不用匀,淡烟笼墨弄青春。从来国色无妆点,空染胭脂媚俗人。
荷 其二
一斗湖光不放宽,却于纸上定波澜。犀盘墨尽浑无蜜,捧出茅山女道冠。
题宋人画睡犬
神妙难寻落笔踪,浑然生质与天同。不知酣睡何时觉,料尔都无警盗功。
寄郦绩溪仲玉为钱氏门人
绩溪县亦神州赤,闻君作簿无鱼食。谁能嚼肉过屠门,瘦杀鸾栖一枝棘。
近来二哥自县来,览君诗帙羡君裁。高情欲并崔松馆,别体尤工汉柏台。
文成一线今将断,钱翁老死寒灰散。十年半夜急传灯,西来衣钵君应管。
莫言小釜烹鲜鱼,莫言牛刀割只鸡。真儒不拣啼儿抱,主簿同安是阿谁?
去年别君天真馆,我犹缚翅君飞远。只今缚解翅不长,无由一奋来溪畔。
司马功高旧主人,君真父母匪邦邻。坟头松丱今何似,匣里弓刀暗却尘。
由来壮士悲罗雀,我亦因之感死
风竹 其一
五竿细筱似荷茼,数点青苔草面封。莫怪枝枝半无叶,昨宵风雨折长松。
送鸣教
高鸟时时集上柯,高人日日结鸣珂。总戎事业簪貂近,柱下风棱避马多。
忆昨为予悲四大,抵今谁不让双蛾。因君一寄仓庚炙,欲啖丁仪奈晚何。
默泉篇
泥金小扇月分团,淡淡烟煤写默泉。泉水有流不作响,正如琴上不绷弦。
自马水还道中竹枝词
湾湾曲曲几山溪。眼眼腮腮泪落丝。立到马遥人影没,更谁知尔下山时。
早发仙霞岭
披衣陟崇冈,日中下未已。雄伟奠两都,喷薄走已里。
百折翠随人,一望寒生眦。高卑互无穷,参差错难理。
蔓草结层冰,乔木秀县藟。昼餐就村肆,小结依崖址。
去壑知几重,刳竿引涧水。回视高峡巅,鸟飞不得比。
香山寺僧方荷能诗出其师护松号册索次
坛畔苍松缀紫苔,远公曾记昔年栽。不教秀色流华屋,只放疏阴覆讲台。
愁为石化将鳞去,喜作涛鸣杂梵来。却忆吴山五千树,寸秧尽是老龙材。
入武夷寻一线天道中述事
花落花开隔水津,栈梯茆屋总堪邻。扁舟若不寻归路,便是武陵深处人。
送林某 其二
夏来凉夜似秋多,正好酣歌奈去何。欲买缠头无蜀锦,赠将白苧当红罗。
牡丹竹
我学彭城写岁寒,何缘春色忽黄檀。正如三醉岳阳客,时访青楼白牡丹。
画竹与吴镇 其一
聚干垂梢凡几重,只须用墨一分浓。即令小节无些用,也自成林一壑中。
倪某别有三绝见遗 其二
宿世拖逋且一圈,今生杀虎为牛缘。傍人不信无边被,不在吾家被里眠。
菩萨蛮 闺人纤趾
千娇更是罗鞋浅。有时立在鞦韆板。板巳窄立立。犹馀三四分。
红绒止半索。绣满帮儿雀。莫去踏香堤。游人量印泥。
杏花牡丹
牡丹巳谢三旬馀,为君写取最娇枝。惟应醉里县红壁,当取金钗劝酒卮。
赵君将买妾戏寄之
宫髻一鬟堆燕雏,胭脂两朵晕红酥。三千仙子云中有,十五吴姬天下无。
梧阴洗研图
夏景冬题欲雪辰,翻思炎暑渴生尘。梧桐世上知多少,解得乘凉只此人。
寻王子三首 其二
秋风吹叶下阶庭,几度寻君市上行。正似溪分两行水,又如天断一层云。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王元章倒枝梅画
鹧鸪天 闻张子荩捷报呈学使公二首 其二 有序
咏画四首 其一 春
长干行 其一
鹤轩刘法师号也索诗
赋得云渠篇赠亲交冯君
风木篇应索
为郑先生题画四首,值大醉
昙阳 其七
送金先生宰武康
王将军再邀观猎予方归越不赴
镜湖竹枝词 其一
落花四首 其三
宴游西郊诗
宗孙有别字柱南者索赋
廿八日雪
沈君索题所画卉贺人新婚
柳渚双鱼
白鹇诗
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 其五 兰亭
悲饔歌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三
钮给事中花园藏陈山人所画水仙花次王子韵一首而陈文学示我五首故 ...
六月七日之夕与梅君客生及诸乡里趁凉于长安街醉而称韵得片字
鹧鸪天 闻张子荩捷报呈学使公二首 其一 有序
唐会稽以母忧归上海
赋得芹芽
阴风吹火篇呈钱刑部君附书
剪春罗垂丝海棠
写倒竹答某饷
芭蕉石榴
乐閒园诗
魏文靖公卮贮以梓匣辄赋
赋得珠川篇赠人号
再次章君
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余睡而复起烧竹照之八十韵
麟 其五
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富人
酒三品
章孟公招陪葛韩二丈特徵酒姬妙解雄舞辱贶嘉篇率尔次韵 其二
嘉则衷绯而西 其一
边词 其七
歌风台 其四
为沈嘉则题枯木画四首 其二
题余医师南桥卷
写竹答许口北年礼
南海曲
偶也
昨见
武夷山一线天
客强予画十六种花因忆徐陵杂曲中二八年时不忧度之句作一歌因为十 ...
倪君某以小象托赋而先以诗次韵四首 其四
瑞荆篇为新昌尚宾吕君乃弟赋
寄吴宣镇
柳浪堤楚颂亭二首为溧阳史氏题 其二
为杭人题画 其一 帐竿木偶图
蝇声 其一
校沈青霞先生集醉中作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