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七十二峰归来书寺壁

七十二峰归来书寺壁

明代 徐渭

五条挂练玉龙奔,七十二峰鬼斧痕。堕水堕驴都不恨,古来一死博河豚。

诗人徐渭的古诗

题兰竹

明代 徐渭

兰与竹相并,非关调本同。氤氲香不远,聊为引清风。

昨见

明代 徐渭

昨见食偶者,析偶以为薪。零星椎股脾,寸尺移居臀。

心胸本无有,斧亦集其垠。辟彼偃师工,立剖瞬者身。

彼偃师者析,庸以免其嗔。免嗔岂得巳,为薪岂无榛。

何忘食女德,辛苦二十春。食偶者答言,当其为偶辰。

我即薪视尔,尔自不我知,我志如此矣。我欲尔也歌,尔即轩厥舐。

我欲尔也舞,尔即蹈厥趾。我怒尔唇阖,我笑尔唇启。

凡我所控提,尔即如我自。尔自不觉知,昧我蓄薪志。

赠孙山人

明代 徐渭

龙津先生高角巾,多能不特是诗人。昨宵与客溪桥上,话到风平水不鳞。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三

明代 徐渭

或授别传留公案,嫱自请行或为汉。总归坏秤无准程,须马急时将妾换。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一

明代 徐渭

汉高围苦白登深,谁献和亲快帝心。不是野鸡终夜哭,鲁元先尔嫁如今。

竹 其六

明代 徐渭

笔底霜丛三四竿,园中解箨两三年。修蛇拔尾当黄土,小凤梳翎在碧天。

刘雪湖梅花大幅

明代 徐渭

梅花自是花中魁,画梅花者今数谁。雪湖刘子故不俗,未画梅花先写竹。

花梅筱竹两相于,直干横梢铁不如。最好片云遮一抹,尤宜大雪踏孤驴。

我与刘君相见初,较量长短捋髭须。圈花少让元章笔,发干元章不若吾。

捉笔呼煤将发干,闭门自不令人看。须臾歇笔乃开门,一扫槎枒三丈绢。

我客金陵访画梅,画梅莫妙盛行之。刘君放逸不可羁,一刘一盛无雄雌。

我今白日题梅画,恍忽如梦罗浮夜。觉来香风搅衣带,花下美人是何代。

送金先生宰武康

明代 徐渭

昨岁承颜画地中,看君道气暖融融。暂辞饰鹭升堂鼓,去泛仙凫送舄风。

芳佩陆离纷水草,短蓬朱碧写江枫。极知望气须雷焕,不到丰城意转慵。

题钱舜举画碧桃

明代 徐渭

片素生烟古色浓,碧桃花树劈春风。吹箫仙子今何在,正好骑鸾向此中。

入武夷寻一线天道中述事

明代 徐渭

花落花开隔水津,栈梯茆屋总堪邻。扁舟若不寻归路,便是武陵深处人。

内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还母所服潞州红衫颈

明代 徐渭

黄金小纽茜衫温,袖摺犹存举案痕。
开匣不知双泪下,满庭积雪一灯昏。

竹泉篇二首为铁笔王子 其二

明代 徐渭

籀也长愁宿墨栖,相将洗砚凿鹅池。今添竹坞新生水,尽荡松烟旧死螭。

赋得片月秋帆送冯叔系北行

明代 徐渭

秋帆一幅随高雁,长安片月相思见。茭菰十里送君行,捩柁未开泪欲倾。

燕都我曾游几度,悲歌饮酒时无数。易水荆轲不用求,击筑一声寒云流。

寒云流,秋色里。望诸一去三千年,高台黄金今亦地。

羡君持管复能书,谅君弹铗食有鱼。大道朱门天外起,长堤骏马柳中趋。

柳中天外鸣孤鹤,长笛短箫断复作。此时为忆越山头,小肆高囱同夜酌。

天目高峰六千丈,陪余一拄青藜杖。飞瀑能为疋练长,古藤复向回溪涨。

回溪疋练有时休,二十功名正黑头。你今有术可干禄,我巳无相堪封侯。

秦山人,号冰玉,飞雪哦诗清簌簌。昨宵一为泛湖船,今日何当别远天。

种得梅花三百树,望尔早归抱瓮鹤底眠。

梅桂谖草

明代 徐渭

金陵梅桂饀酥蒸,北地黄花掺肉羹。一吸葡萄春五斗,旋移狂墨写刘伶。

东方曼倩偷桃图

明代 徐渭

摘桃不自食,持以献寿筵。去海三千里,犹带云霞鲜。

土菩提

明代 徐渭

菩提五树百颗悬,但策西功最尔先。点检小魔空黑豆,糊涂大事有青天。

雀饧晴向珠边结,舍利难飞死后燃。相伴荒涂行不久,维摩示病巳连年。

翎菊

明代 徐渭

研底毫端秋气清,攒花蔟蕊笔通灵。看来不似篱边色,拔取何天白鹤翎。

送新昌某学师谕告致还南康

明代 徐渭

绛帐中横半席青,邻庠犹自识先生。传经乡国闻朱陆,并马吾师是弟兄。

汉室尚须垂白召,明时何事拂衣行。试教别后从西望,还有春风到小亭。

镜湖竹枝词 其二

明代 徐渭

杏子红衫一女郎,郁金衣带一苇航。堤长水阔家何处,十里荷花分外香。

云州舍身台

明代 徐渭

欲留躯壳巳贪哉,欲弃之贪更费猜。一弃一留都不计,道人偶上舍身台。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