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陈氏园看杜鹃花花高可十五尺馀郡中无其比也

过陈氏园看杜鹃花花高可十五尺馀郡中无其比也

明代 徐渭

西蜀来时一寸高,如今丈五尚馀梢。翻霞弄日长空上,笑杀朱榴著地烧。

诗人徐渭的古诗

白鹇诗

明代 徐渭

闰南烟雨迷青嶂,孤雌挟子飞天上。却忆羁雄不得归,两桨深笼镜波漾。

片雪长梢向尾分,有时梦见武夷君。山长水远无书寄,不及南飞鸿雁群。

主人为尔苦惆怅,开笼欲放非难放。矰缴鹰鹯何处无,万里冯谁报无恙。

大寒岭啖新胡桃频婆诸果

明代 徐渭

天险既巳异,地产应亦殊。胡桃及平波,朱碧明殊隅。

入夏而徂秋,叶翠尚不渝。但少鸟与雀,而多嬴与驴。

易水非不迩,滦河不为迂。但求一寸鳞,如海水猿狙。

遥想燕太子,食客焉得鱼。以知荆高徒,日嚼羊与猪。

猛风增食肉,嗔愤易睢盱。慷慨赴秦庭,不复顾其馀。

乃缘谋略短,岂真剑术疏。舞阳一竖耳,何乃与之俱。

哀哉樊将军,空割一只颅。国有千乘大,能用王可图。

乃恃五寸铁,为计亦何愚。

送内兄潘五北上

明代 徐渭

去年八月吾入科,二妹开帷送五哥。今日五哥复北上,房空镜暗馀轻罗。

二月梨花几树云,九曲黄河千尺波。忽然念此杳如梦,落日掌船烟雾多。

赋得芹芽

明代 徐渭

青春曲水湄,芹吐小芽滋。在野未堪摘,献君知几时。

暖风来燕子,寒食伴棠梨。一夜休教老,留尖煮鲙丝。

写竹答许口北年礼

明代 徐渭

羹鲤稻粱餐,沈思欲答难。只裁残拜帖,写竹当春盘。

芭蕉鸡冠

明代 徐渭

芭蕉叶下鸡冠花,一朵红鲜不可遮。老夫烂醉抺此幅,雨后西天忽晚霞。

昙阳 其八

明代 徐渭

火龙长九九,泥蛇八十一。一物而两呼,两呼只一物。

将泥认外蛇,见蜂硬割蜜。

倪君某以小象托赋而先以诗次韵四首 其四

明代 徐渭

注经笔绕三坟简,炊茗烟笼五尺童。秋水瞳人烟眼白,春风剪子百花工。

无权江夏今谁个,有用云林旧是公。欲扣比方应不对,子綦正在㗳然中。

杏燕子

明代 徐渭

玉京红线断,樊素绛唇娇。好著鞦韆架,其如不解描。

长干行 其一

明代 徐渭

玉人夜夜板桥湾,金尽萧郎隔水看。不分踏楼骑凤脚,偷来桥外立红阑。

落花四首 其三

明代 徐渭

西园蝴蝶恋芳辰,南陌骅骝蹀绮尘。态比惊鸿还让色,妆如坠马不同新。

非关塞外吹羌笛,巳觉寰中逝早春。寄语堤边游冶客,明朝还得藉青裀。

天目山 其一

明代 徐渭

铁罗汉巳烧成尘,瓦铸观音又一新。见说前村披木叶,青裙夜降紫姑神。

中秋后四日游览摩诃法藏诸刹遇雨书某上人房

明代 徐渭

晴天不及往禅斋,细雨轻尘拂马来。笑袒袈沙徐下座,莫须踏湿宝公鞋。

王将军再邀观猎予方归越不赴

明代 徐渭

车骑环林款客扉,束装初罢曙钟微。西陵自喜扬帆渡,东郭遥怜控马归。

荒草回堤天共远,鸣镳扑地鸟俱飞。悬知行乐无过此,何事朝朝与愿违。

季子守宅观音莲

明代 徐渭

昔闻火里莲能长,今见莲从陆地栽。广叶祗冯圆性转,粗花全借法身开。

丛摇宝鬘风中去,气绕梅檀雨后来。试问集观谁具眼,解将真见听飞埃。

葵榴

明代 徐渭

明月珠含锦鹧鸪,丹砂肝胆向金乌。世间草木有如此,堪付徐熙入画图。

每过兖辄拟谒阙里辙阻追赋 其二

明代 徐渭

约如一竖牧千羊,博取三坟览百王。谁越殷周徵夏礼,独馀江汉写秋阳。

孙枝岁久龙鳞暗,翁仲霜浓马鬣长。不用今朝愁不至,年年此路自堂堂。

送内弟候选作芙蓉玉簪于卷因咏一绝稍括序之

明代 徐渭

红粉闺中尔最亲,黄金台上去何轻。篱畔摘将秋色赠,一双啼露泣烟人。

石榴梅花 其三

明代 徐渭

一涂一抹醉中嬉,一炎一冷偶花枝。翟公门巷张罗日,可似今朝画里时。

予寓圃亦产双瓜方稚如琴轸为人落之

明代 徐渭

未可充三棒,惟堪轸七弦。尽持挝孟德,莫去恼师延。

合并支苛雾,商量摆酷烟。长腰双鹄卵,大茧八蚕缠。

翠叶遮难满,黄臕映自妍。远藤香结字,近水脆生涎。

内履愁无地,悬匏苦在天。同心思苏小,匹骑走杨坚。

国岂无双士,军元有两甄。邵平闻恨晚,武瞾摘还怜。

虾蟹睛丫海,麖麋角聚颠。行排鸿入汉,齿露象埋田。

夜夏啼周日,麒麟哭鲁年。投梭贤母误,避杖走儿獧。

钩吻黄精贼,蟛蜞紫甲权。出蓝书未熟,本草注徒笺。

庆吊俱迂尔,蓍龟亦莽然。下帘翁巳矣,谁为跌三钱。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