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士奇
天阙南头治夏官,公馀庭馆对芝兰。庭前别有梅花树,冰雪相看到岁寒。
罗进文妻周娟抱子安同赴水死
东方有綵凤,雄雌鸣相和。诞生五色雏,巢在高树柯。
雄飞触虞缴,哀雌忧欲死。哀雌忧欲死,衔子忽堕水。
雄来脱虞缴,空巢委高枝。不见旧匹侣,孤悲无已时。
艰难两诀绝,苦哉谁为陈。君看罗氏妇,万古同酸辛。
题陈宪龙
云行雨施,阳德之亨。丰穰以成,天下以平。
题竹送辉侄归宣城 其二
故家同是竹林人,万里重来意独亲。垂老还坚岁寒操,要看高节拂青旻。
龙马乐歌九首 其二
龙马出,神骏发。镜夹瞳,玉喷沬。追迅风,凝皓雪。灵瑞臻,耀天阙。
题东山洞宾 其二
神仙只在人间世,来往千峰万壑云。至道非关有传授,他年那得吕岩闻。
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 其一
家住龙津好山水,杨墩流泽百馀年。田园不待论生计,孙子森森秀更贤。
题竹送周蒙南归 其二
志人厚积而迟发,春花不待秋风吹。龙驹一蹶岂足叹,鸑鷟重鸣应可期。
郭端佥宪之交趾
宫锦绣为衣,青骢白玉蹄。官迁五岭外,路出大江西。
草堂旧在雩阳郭,便道还家意偏乐。水色山光泻向人,紫葵黄菊嗟非昨。
手持宪节重,肃肃念王程。声驰白简飞霜厉,气压黄茅瘴雾清。
只今疮痍极边土,宵旰忧勤荷明主。未须搏击策殊勋,好尽怀绥副当宁。
送孙徽州诗
仙郎朝捧天书出,五马双旌别路寒。遥想阳和与嘉政,新年一并到新安。
题少保杨澹庵江乡归趣图
清平乐 其一 赐从游万岁山词
御河冰泮。禁籞春光满。中使传宣陪赏玩。西过蓬莱仙苑。
内街许骤花骢。新醅敕赐黄封。共侍翠华游豫,仰承霄汉恩浓。
新桥驿 其一
九河冰泮绿差差,洲渚凫鹥近不飞。夹道如云杨柳树,尽舒春色送人归。
道傍杏花一树盛开
碧草初出地,杏花红满枝。粲粲耀晨旭,盈盈娇路岐。
称我庭阶赏,植远不可移。玩之未忍别,念当长育时。
胡学士山居六景 其六 螺冈晚照
西望金螺峰,临夕宜返照。川明天光净,潇洒若员峤。
振衣援紫萝,凌高发清啸。解组如有期,吾侪亦同调。
送尤安礼 其二
君子之马,六辔沃若。言念君子,如金如锡。其德不回,威仪抑抑。
游白云观 其二
云台远人境,升高适奇观。西瞻五华秀,东顾绿漫漫。
坐玩金夫渠,流咏翠琅玕。祥飙含桂树,仙禽唳石坛。
闻昔有至士,于此养神丹。飞盖一朝举,翱翔紫霞端。
道高用自超,志一功匪难。脱屣当何时,相从命青鸾。
送刘孝章南归
北风吹洲渚,十月芦花飞。经年别乡郡,寒冬方始归。
朝发通济桥,暮瞻九华岑。乘潮荡兰桨,烟波愁我心。
家住庐陵近文水,青春为客都城里。常时车马来故人,自拥皋比课童子。
知君力学富诗书,心似閒云随卷舒。夜梦高堂见亲面,晓起归情疾于箭。
嗟予握手未斯须,临岐无那增烦纡。明年春雁联翩过,莫向山中断寄书。
题富春柴桑二图 其一
圣人抚昌运,四海洽时雍。间对桐江水,湛然心迹同。
怀仁以辅义,百世仰高风。
送佘通判 其一
烧灯节后发京师,春色初回杨柳枝。耆老如云待沤渚,到官莫过牡丹时。
送侄婿刘铉南归 其一
忆过沙溪访隐君,静安堂上倒芳樽。转头流水六十载,今日燕山遇乃孙。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630篇诗文
送杨昱归省 其五
送康宜清左迁石阡推官 其二
题王性存画
奉和澹庵少保题梅花韵 其五
送刘宪副之四川 其二
九日度喜峰口次杨太常韵二首 其二
送杨昱归省 其一
题太乙真人莲叶舟图
题道会刘处常画 其二
黄氏寿谖堂诗
从军行六章 其六
题徐义副使景齐卷 其二
望济宁
赠澹庵杨公展墓诗 其二
题欧阳潘梅 其二
送芮长史致政还乡
题竹赠萧思敬致事
题戴文进湘江雨意卷 其二
题江乡归趣图 其四
题泉坡学士龙
题小画赠曾贯还西昌兼致勉励之意
寄长儿韵语 其十一
题徐良玉梅花 其二
送王孝子归成都
题竹寄雷道夫
题梅花赠宋洵南京户部检校
黎谕德以梅花索题赠乃侄归 其二
送佘通判 其二
醉后调时彦
赠族孙褒
送钟宏彰修撰归省兼致意彝训绍隆
卧病集杜答黎信十首 其二
送杨允宽贤良省觐后南还 其八
题竹送欧阳哲佥宪之汴
寄长儿韵语 其二十一
送王原之诗 其一
题梅送钟沔 其一
赠澹庵杨公展墓诗
宣府行营梦侍先师海桑先生
清平乐 其九 赐从游万岁山词
题梅与之序侄
送蒋廷晖致事归临安 其二
赋得蓟门行送胡元节广东宪使
清平乐 其四 赐从游万岁山词
题梅送校官赴岭南 其一
送杨参政致仕归永嘉兼简宗豫
兴济县 其二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六 灵泉
龙马乐歌九首 其五
寄长儿韵语 其十三
送梁本之纳溪教谕 其二
送熊御史归南京
送王原之诗 其二
贝锦贻魏洪二侍郎
送邓指挥
寄长儿韵语 其二十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