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惠连此地掩郊扉,为爱邻家尽钓矶。况是沧江秋色好,隔原频见鹡鸰飞。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 其四 三里村
去城三里遥,亦无客来往。本是老农家,荷锄非勉强。
既喜儿童愚,又见桑麻长。早晚酒一壶,自歌还自赏。
送黎乐溪宪副转甘肃太仆二首 其二
帷幄运筹者,翻令在牧刍。忧时双鬓短,去路一琴孤。
已振兰台纪,应蕃沙苑驹。谁云閒散地,麟阁伫新图。
闻喜公署言怀
寂寞淹山馆,寒城下夕阴。迂怀空慕古,抚事已成今。
路远乡书少,天高秋意深。不堪客思苦,月出更闻砧。
和吕山人夏日集岭园遇高生韵
绿树阴浓覆短篱,相逢正是夏深时。种瓜不负青门约,对酒仍歌白苧词。
燕掠纷纷来近渚,蝉鸣个个向高枝。天边忽报夕阳尽,为遇渔樵归去迟。
和王司徒元旦早朝之作
身事清朝已历三,羡君华发尚宜簪。星回万里天将曙,燎映千门路更谙。
虎拜转从新岁健,龙颜长并上公参。应陈国计匡明主,出入休言力不堪。
京衢谣
风寒僵马足,雪厚没车轮。可怪九衢内,犹多来往人。
重过马谷山村
山村重到日,风景益堪亲。家远惟宜病,境幽岂避人。
云开山洞晓,水漫九河春。投老此中得,当年枉问津。
杨彬庵宪副因梁鸣泉宪长卜居真定作此赠之
一官十载尚飘蓬,买宅新来沱水东。价值半从朋辈借,生涯岂得世人同。
藏书山凿几千窟,种药园开二百弓。我住沧洲路不远,他年访尔与梁鸿。
过青蒿镇
野店愁过日,悠悠驿路斜。黍禾将岁暮,窑洞几人家。
雷响千山雨,风啼独树鸦。客心向谁好,关塞是天涯。
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一
真僧亦在市,大道不归山。为问敏和尚,如何学闭关。
长干行二首效齐梁体 其一
妾住清溪口,门临江上柳。柳花飞似雪,惆怅与郎别。
送杨小竹兵备昌平
谢傅从容谈奕日,终军慷慨请缨年。风云阵列沙河上,虎豹旗翻帝寝边。
送赵郎中之任保宁
自古阆中贤太守,其间强半有诗名。以君起草明光殿,遂尔分符大获城。
秦代金牛开驿路,巴童竹马候行旌。治平十咏应先和,涪水皆添白雪声。
繁畤县逢林野桥户部
秋高山下县,夕照塞边村。以我淹留所,闻君慷慨言。
挽输疲内地,烽火入关门。怀土兼忧国,同伤客里魂。
送任计部之广川
别我仍留书一函,分司何在广川南。才抡粉署应非偶,恩向明时已再衔。
满地九河多禹迹,开轩万里尽吴帆。看君到处无言意,事业终当拟毕諴。
秋日登徐州延云楼
楼压秋城半入云,凭高四望楚天分。尊前木送千山色,槛外鸿飞大泽群。
事去霸图俱落莫,怪来仙气尚氤氲。最怜西北长安远,白首回时忆圣君。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一 吉士
宣献平时书已校,不须中秘更燃藜。都门处处春偏好,携酒看花费马蹄。
北楼道中次前溪韵
寒花夹路向边城,云里楼台粉堞明。到处长看楼树色,无时不听野泉声。
松间石鼠冲人散,雨后山鸡绕涧鸣。最喜秋来烽火少,题诗终日只閒行。
闻王柳滨谪楚中二首
闻近长沙地,应悲屈贾魂。莫言谪戍苦,不死是君恩。
听黄鹂
春城何处啭黄鹂,才听忽飞别树枝。因忆故园最深处,一尊相伴日西时。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元夜病足
题马愧非巢云亭
闻王柳滨谪楚中二首 其二
嘲儒
题明宗真儒卷六韵
再登黄台
送唐新洲大参转闽中总宪
谒长陵
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二
答吕二山人雨中问病韵二首 其二
塞上谣
戏题草屋三首 其一
丁卯桥
游王母宫四首 其四
柏林寺别王计部寺即李晋王葬所
读骝山集
月夜至山园
雨中和张山人怀归越中
拟古思边二首 其二
宿凌云寺二绝句 其一
游大慧寺同李行人熹任计部铠罗廷评节汪山人渊赋
送程大参入贺
和王兵宪寄秋日诗韵 其三
平定李侍御应时予之同年友也曾视予病感之寄此
游王母宫四首 其一
题赵子冲玄稿
寿河南李封君其子任通政曾使琉球
中秋岭园对月
和王宪副西石宿左卫见怀
夏日送王学博之颍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九
东关寺杏花
宿怀安读王宪副壁间有怀诗次韵
秋园杂兴 其五
祁县赠阎漫川同年
醉卧读高苏门诗
越中三高士饮王左史庄赠此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四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三
七十二君封禅处桃花谷口几残碑独传李白诗魂在海日长看夜半时 其 ...
寄赠王颍州
赠李广文移居兼呈王宋二丈
赠金相士口号
先大夫曾署大沽河过此有感
初春卧病答喻明府韵
夜半有感
寄讯纪山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 其一
上元宴集以病不赴柬荆人喻明府燕人于李二广文
过十八盘山
春日南墅宴集
读高冲寰月下为雪山寿母诗赋此兼有厚望以有山林语也
过鸡鸣山忆王少参
登恒岳五首 其五
怀来城逢四明吕二山人二首 其二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