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诗魂何处草萋萋,环绿窝中路已迷。黄鸟不知春寂寞,夕阳犹绕树头啼。
答吕二山人雨中问病韵二首 其二
已向山中老,宁论世上功。尔诗久作祟,吾道岂云穷。
百亩桑麻雨,一溪杨柳风。生涯亦自好,端不坐书空。
环县早行
边塞平无日,沧江未拟还。灯前梳白发,马上梦青山。
薄曙群峰外,残星杳霭间。鸡鸣问何处,已过古萧关。
寄题屠赤水空明阁二首
闻君起草阁,赛我半间楼。深喜居相似,翻悲路阻修。
江云晴乱入,山月晓还留。偶记少陵语,乾坤到十洲。
谒武安君庙
岭过飞狐春不到,峰当回雁雪仍残。独怜千古防边处,庙貌森然祀武安。
览壁间北岳诗忆旧游
绝顶曾独上,乘风凌紫烟。采芝秋峪里,谒帝夕阳边。
瑶阙频回首,尘寰动隔年。弃官何日去,空诵白云篇。
答王少参见怀
我岂扬云侣,君同王粲贤。愤时应仗酒,投老是何年。
扰扰干戈地,凄凄雨雪天。不堪客舍里,独诵鸟鸣篇。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二
袅袅孤云入,嘤嘤双鸟鸣。诗成留客醉,棋罢绕花行。
憩怀来仰止亭次赵中丞韵
边城寥落战尘馀,直北犹传箭上书。那有勋名驰异域,每因花鸟忆閒居。
桑乾水绕重关外,灰岭山青六月初。未必此时少颇牧,白头安用鲁中儒。
送陶生还会稽二绝句 其一
问君那忍别吾庐,为忆兰亭有旧居。尘世变迁难自料,茂林脩竹近何如。
游大慧寺同李行人熹任计部铠罗廷评节汪山人渊赋
花垂萝洞口,树满碧云层。对境疑为梦,前身恐是僧。
楼台依北阙,经论有南能。却恨相过晚,登临意不胜。
述怀四首 其一
自幼习耕钓,足迹不离村。长览农桑书,亦窥道德言。
秪以家贫故,始驱南北辕。驽马多颠踬,末路怯腾鶱。
去就不自决,其如负国恩。上书解簪组,吾将返故园。
孤山独秀
谁将一片石,高插向晴昊。留与路人看,天风吹不倒。
秋日用韵酬刘广文
秋风骑马过云林,共有平生著作淫。潦倒我堪平病后,萧条君柰一毡深。
闭门索句饶佳兴,罢酒论兵见壮心。出处无凭正愁思,可能裁和郢中音。
秋晚桃岭再集
已过重阳日,风高寒更催。菊残犹待客,病后尚登台。
万木霜中落,浮云天际来。祗应拚一醉,骑马夜深回。
悲性聪和尚
每坐更深香自焚,行年八十断声闻。已知阴魄随风尽,何处法身逐化分。
滤水有罗仍挂壁,乡人结社竞参坟。禅家寂灭休垂泪,为买碑刊大鉴文。
再登黄台
古台重眺览,日色带沙黄。雨水三春少,风烟万里长。
时时防寇盗,处处罢耕桑。老泪不须堕,经纶有庙堂。
閒居赠五台僧
浮世岂忘我,衰颓无片能。绝交惟独往,问字几人曾。
门径长青草,轩窗挂紫藤。莫言少客访,见有五台僧。
东关寺杏花
野寺寻芳日已斜,春风无力挽飞花。不知开落谁为主,欲向山僧问法华。
萧关北作
塞路山难断,天愁云不开。遥惊戍火起,数见羽书来。
周室朔方郡,唐家灵武台。客心正多感,羌笛暮堪哀。
起巡抚陜西
一身曾许国,讵敢顾其私。捧檄宁不喜,绝裾还自悲。
朝廷多难日,臣子请缨时。早晚干戈定,归来慰母慈。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秋日登无棣古城呈谷司马
立秋后一日董刘二君过访
闻东西之警
答客问亦山园次韵
秋日郊居二首 其一
衰年苦寒暑赖此二物相陪戏各为一绝聊以遣怀非叹老也 其二 竹夫 ...
生老病死佛家以为四苦宋人又借此以诮权贵今反之为四绝句焉 其二
秋园杂兴 其十二
邀诸学博赏菊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一
送文冈诗予有青琐几年还入梦苍生此日转多情之句受庵周公许不吃力 ...
秋日同谷司马游西河
送黎乐溪宪副转甘肃太仆二首 其二
秋园杂兴 其七
游王母宫四首 其一
宿回龙观
登新兴里黄台
登恒岳五首 其四
再过观音堂赠老尼
伤杏花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二
秋日登徐州延云楼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三
春日饮董氏昆仲园
酬刘二府过岭园刘宣府人有高才以非科甲故有末句
春斋漫兴
元夜曹学宪纪山枉过有述
秋园杂兴 其五
雨中和张山人怀归越中
安邑逢阎给舍二首
赠金相士口号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三
题同官孟女祠效胡曾体
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二
题明宗真儒卷六韵
井陉道中苦暑 其二
平定元宵无月
春日行广灵山中
送董喜山任寿州督农判官
读友问集
将赴上谷留别纪山二首 其二
和王宪副西石宿左卫见怀
阅武二首 其二
题马愧非巢云亭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 其一
暮秋醉过阳信诸君子别墅各留绝句以代面谈 其四 北山
和王兵宪寄秋日诗韵 其三
春日病目柬群公
赠董氏四兄弟
秋园杂兴 其九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一 吉士
和周明府
闵旱二首万历庚子作 其二
答温中丞见寄
赠郑于石于石讳国望越之高士也至日冒雪访予诗以赠之
和吕山人病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