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炎天又出玉门关,路狭浑如在火间。忽忆沧江长散发,柳边石上弄潺湲。
闵旱二首万历庚子作 其一
一旱忽四年,天心忍若此。居乡无片长,自愧何穷已。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四
每到花开日,携觞坐此亭。醉来拚一笑,不为访玄经。
戏题草屋三首 其二
土壁须臾就,柴扉容易开。海乡乏木石,栋宇借蒿莱。
尚恐秋风妒,应无燕雀来。平生怀栗里,八九亦多哉。
繁畤县逢林野桥户部
秋高山下县,夕照塞边村。以我淹留所,闻君慷慨言。
挽输疲内地,烽火入关门。怀土兼忧国,同伤客里魂。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二
何方问蓬岛,尘世路多岐。独向小亭坐,还如上古时。
斜开蒋诩径,静遣季文思。尽日看春色,萋萋薋菉施。
雨中和张山人怀归越中
故里何年别,鱼书隔岁沉。囊无十日费,鬓有二毛侵。
交谊原非浅,酒杯莫厌深。西园听雨处,还似越江浔。
先大夫曾署大沽河过此有感
偶过先子曾游处,触物逢人倍感伤。每讶沧桑谁变改,翻悲天地有存亡。
当年渔父犹知德,旧日官衙不见墙。向晚潮声和泪落,寒烟带日色苍苍。
和王司徒元旦早朝之作
身事清朝已历三,羡君华发尚宜簪。星回万里天将曙,燎映千门路更谙。
虎拜转从新岁健,龙颜长并上公参。应陈国计匡明主,出入休言力不堪。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三
归来烟雾满衣裾,回首乾坤一笑馀。酒熟灯前留客醉,诗成花下教儿书。
当门但有青山在,览镜何妨白发疏。自信狂夫狂更好,因君潦倒总忘予。
雪夜晋邸赏红梅和孟卫源方伯韵
王家仙苑倚云开,雪暖山城初放梅。授简正逢佳客会,移灯若遣美人来。
亭栏绛雾翻歌袖,盆盎香风入酒杯。最羡襄阳诗句好,琼瑶欲和愧非才。
登新兴里黄台
台起县中央,登临意独伤。愁云连海暗,蔓草接天荒。
几里无鸡犬,迎冬见雪霜。凭谁问民瘼,村落满斜阳。
送许广文还易州兼寄张北冈万育吾
堪悲吾道已蹉跎,回首燕山限九河。海上人思安定学,客中谁听渐离歌。
关门此日风尘少,易水长年雨雪多。若见两豪凭问讯,谈兵壮志复如何。
送汪山人游山海
自是江湖客,犹然变姓名。妻拿贫不问,书画老逾精。
云黯秦王岛,山高孤竹城。同谁登碣石,醉看海涛生。
北楼道中次前溪韵
寒花夹路向边城,云里楼台粉堞明。到处长看楼树色,无时不听野泉声。
松间石鼠冲人散,雨后山鸡绕涧鸣。最喜秋来烽火少,题诗终日只閒行。
延生来谒因善篆画各赠一绝 其二
受降城在黄河畔,东去山川接大宁。可恨何年陷沙漠,凭君图写上明庭。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 其一
分阃向南州,王程不可留。九边名已著,三楚战应休。
蓬断狼山野,烟昏蜃海楼。平生许国志,把酒看吴钩。
和王兵宪寄秋日诗韵 其三
关山北望漫踌蹰,闻道单于款塞初。此日江湖堪自慰,知君不向酒杯疏。
送陶生还会稽二绝句 其一
问君那忍别吾庐,为忆兰亭有旧居。尘世变迁难自料,茂林脩竹近何如。
送董三同献春秋补传不遇还越中
嗟君万里谒枫宸,又向江湖老此身。补传抱来空泣玉,新诗赋罢浪惊人。
愁中南国干戈在,雪里长淮道路贫。荐士未如杨得意,绨袍虽赠亦沾巾。
赠吕山人剑
宝剑带龙文,空藏未策勋。呼童开玉匣,双手赠茅君。
江海独行处,鲸鲵应散群。夜深漫拂拭,光在斗牛分。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喜吕二山人中父见访
同沈生京李生舒华宿清凉庵
题明宗真儒卷六韵
元夜病足
送杨小竹兵备昌平
死别离 其二
村中逢老人二绝句 其二
送文冈诗予有青琐几年还入梦苍生此日转多情之句受庵周公许不吃力 ...
题沧洲卷送张子还越中
九日忆亡弟岩
读骝山集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 其一
送董司训茂卿之任高平大父曾为邑令有生祠
诞日寓回河寺兼赠慧上人
九日京城西和汪山人韵
过十八盘山
题介休王医杏林卷
赠诸豪寺中观水二绝句 其一
宿岔道村家
题空尘画
沽酒与吕山人话旧
寄董佥宪閒居二首 其二
答吕二山人雨中问病韵二首 其二
柬张前溪大参
奉命祭霍山六韵
题同官孟女祠效胡曾体
和周明府
寿太宰虞坡杨公
秋日同程张二丈登太原西城楼得天字
嘲儒
重过马谷山村
井陉道中苦暑 其二
将赴上谷留别纪山二首 其二
述怀四首 其四
赠孟仲传
秋园杂兴 其十二
戏呈王司寇李少司徒二诗豪
秋园杂兴 其二
春日柬门人李生卧病
过存上人墓
雪霁游天界寺
苦寒行沁州山中作
秋园杂兴 其四
过鸡鸣山忆王少参
述征二首
走笔和王同野韵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一
闰八月十五柬王高二君以前月惠酒病不能会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三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四
重过沾化范公园
春日行广灵山中
登恒岳五首 其三
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