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袅袅孤云入,嘤嘤双鸟鸣。诗成留客醉,棋罢绕花行。
柏林寺别王计部寺即李晋王葬所
园陵今作寺,秋草向沙陀。事叹千年往,人怜两度过。
山川明霁雪,钟磬带烟萝。于此别知己,尊前意更多。
夏日送王学博之颍
鲁南即是楚,谁谓客程遥。赤日时方急,青毡兴自饶。
花开三户地,门对七星桥。欧子读书所,西湖迹未销。
过灵石淮阴侯祠
一庙荒如此,曾登上将坛。功高能盖世,名重不辞官。
魍魉夜岩啸,薜萝秋径寒。全身兼报主,惆怅古来难。
东关寺牡丹
洛阳春色艳难胜,金谷于今半葛藤。争似一株山寺里,夜深犹映佛前灯。
死别离 其二
生别如秋雁,春日或相见。相见既有时,肠亦不能断。
死别卧荒郊,东逝水滔滔。思君如逝水,寤寐心为劳。
宿怀安读王宪副壁间有怀诗次韵
新句壁间读罢惊,诗家君亦是长城。吟随鼓角君俱壮,思入星河影倍清。
愤世曾闻扪虱语,经秋复见忆鲈情。此时安得一携手,把酒关山醉月明。
夏日饮途次小山中用韵
山开屏障树为篱,座上烟云堕酒卮。鸟爱重阴啼不歇,诗逢佳境句多禆。
梦魂渺渺江湖远,心事悠悠道路知。避暑且图河朔醉,吏人漫报夕阳时。
赠董氏四兄弟
商山洛社映千春,犹是东西南北人。那得同胞俱白首,况能高蹈远红尘。
鸰声断续秋原静,棠树发生夜雨频。我亦龙钟两兄弟,可容作会海之滨。
九日京城西和汪山人韵
京国城西几度秋,若非高士共谁游。千家楼阁随登眺,一片湖山费应酬。
风雨乍晴天有意,烟尘不动客堪留。樽前忽诵黄花句,应是珊瑚入钓钩。
赠王汝遵
多君早岁厌簪缨,独跨青骡海上行。见说移家来马谷,复闻访道入蓬瀛。
逢人怕问尚书裔,卖药还留宰相名。不为老夫今抱病,城中谁得见先生。
丁字沽
可怪直沽水,翻为丁字流。扁舟何处去,风起浪悠悠。
喜吕二山人中父见访
客自越中来,沧江访逸叟。念别倏经年,新诗得几首。
嗟君衣上尘,笑我门前柳。世事多翻覆,各掩谈天口。
留君且莫行,床头有黍酒。
秋园杂兴 其二
天心元不动,寒暑自推移。独爱陶家酒,绝无宋玉悲。
病中曹子见过
长日闭门卧,衰年懒读书。贫惟安所遇,道欲识其初。
鹤迹山房满,松声药院疏。不因君问病,谁肯过吾庐。
送唐新洲大参转闽中总宪
才名此日孰如君,琐闼曾窥献纳文。海内风尘难见面,眼中芳草又离群。
星槎夜下螺江树,玉节寒开乌石云。闻道仲钦棠荫在,八闽刑错是奇勋。
戏呈王司寇李少司徒二诗豪
两贤真是阨人哉,搜尽枯肠诗又来。笑我已输三舍地,推君并上百寻台。
清新如此能无法,敏捷应知别有才。暂乞骚坛罢旗鼓,燕山春到万花开。
不遇贤宗务老诗以言情
未须承面语,从古有神交。礼乐河间在,诗篇太白豪。
南山与寿并,北斗自名高。赠我无他物,王祥一佩刀。
春斋漫兴
远地无人到,春风忆故林。傍檐独鸟啭,积雨众芳深。
中散琴为侣,山公酒是心。欲骑黄鹄去,万里孰能寻。
平定李侍御应时予之同年友也曾视予病感之寄此
前年视我山中病,落日独骑骢马来。记得任家亭子上,连翘花发共衔杯。
嘲儒
尼父不言静,后儒何怪哉。纷纷诸语录,皆自五灯来。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沽酒与吕山人话旧
秋园杂兴 其一
过无棣旧城
出京别诸公
再过观音堂赠老尼
和吕山人夏日集岭园遇高生韵
苦寒行沁州山中作
起巡抚陜西
和吕山人醉蝶吟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三
赴南都登太岳二首 其一
过冷泉关次韵
初至海上时有倭警
送文冈诗予有青琐几年还入梦苍生此日转多情之句受庵周公许不吃力 ...
曹学宪书斋谈诗次孟方伯韵
雨中和张山人怀归越中
九日登马谷山
偶题渔樵图各一首示知己者 其一
首尾吟二首效宋人体 其二
送漳渠杨公分守云中
怀来城逢四明吕二山人二首 其二
宴集惠安伯宅呈省中旧僚
衰年苦寒暑赖此二物相陪戏各为一绝聊以遣怀非叹老也 其二 竹夫 ...
闻陆太宰南还六韵
闻王柳滨谪楚中二首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 其一
同舒司寇登城西真如寺塔
偏关北望
闻喜公署言怀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二
过十八盘山
闵旱二首万历庚子作 其一
览壁间北岳诗忆旧游
宿穆陵关效杜荀鹤体
永寿道中
和王兵宪寄秋日诗韵 其三
焚龙涎香
述怀四首 其一
村中大雪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一 吉士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三
武乡
秋园杂兴 其十一
宿穆陵关次壁间韵
井陉道中苦暑 其二
五岳各赋一绝
送杨小竹兵备昌平
答王少参见怀
戊戌冬日送王医北游
村中逢老人二绝句 其二
早秋登龙门城楼二首 其一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四
奉命祭霍山六韵
题介休王医杏林卷
登恒岳五首 其五
延生来谒因善篆画各赠一绝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