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广陵曲戏赠黄昭质时昭质校士归 其二

广陵曲戏赠黄昭质时昭质校士归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绯袍牙带鞠躬迎,认得风骚旧长卿。莫似江南韩老子,教他炷艾待门生。

诗人袁宏道的古诗

甲辰初度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偶然临水见苍颜,且喜安身紫翠间。老去无心防白发,众中开口问青山。

文书狼籍恣情看,宾客逢迎学语閒。三十七年恒河眼,试观那似旧潺湲。

竹枝词 其十

明代 袁宏道

玉娘一曲叫天鹅。此地曾经牙板过。十五年前细腰柳,而今枯瘦十围多。

病中见中秋连日雨柬江进之

明代 袁宏道

禁方药帙满床头,双挟青鬟坐小楼。疾疾愁愁三日雨,昏昏滑滑一年秋。

闰九月菊

明代 袁宏道

残黄疏白也堪怜,舞向先王屋角边。一与清閒先伴侣,几番潇散历风烟。

霜林已是呼先辈,秋蝶无因识暮年。

无题送显宗禅师南归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秋来芍药已无枝,老去湖蚕未有丝。古井澄澜乾欲尽,阿谁肠断比红儿。

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饮北安门

明代 袁宏道

閒对枯槎与钓缗,暮云斑驳似龙鳞。青山不许谈新事,白鸟如曾狎故人。

宫閤参差十里水,衣冠包裹一生尘。西门车马东门月,冷热从谁问假真。

闻省城急报

明代 袁宏道

黄鹄矶头红染泪,手杀都堂如儿戏;
飞鞍叠骑都碾都,报书一夕三回至。
天子圣明臣敛手,胸臆决尽天下事。
二百年来好纪网,辰裂星纷委平地。
天长阍永叫不闻,健马那堪持朽辔。
书生痛哭倚蒿篱,有钱难买青山翠。

小竹林蜡梅盛开兼赠主人

明代 袁宏道

顿觉水沉粗,幽香袭一湖。瘦枝梅韵格,鲜蕊桂肌肤。

月下高真梦,烟中静女图。主人无俗累,花性也清孤。

得家报 其三

明代 袁宏道

艰危历尽到岩居,可有丹梯上碧虚。玉女烟中频索梦,莲花叶上细题书。

补填积雪成新径,展拓间云架小庐。别院棋枰声隐隐,微风恍惚动仙裾。

梨花初月夜

明代 袁宏道

梨花初点贴窗流,斜月笙萧处处楼。醉里不知花是影,隔纱惊唤小杨州。

希夷峡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曾挈东皋到酒泉,而今醉国也骖然。睡乡若有閒图籍,欲向先生受一廛。

江南子 其五

明代 袁宏道

白面青髭美少年,朝役五木暮摊钱。百千一注不洗手,赢来赌取少娃眠。

男儿作事勿偃蹇,黄金博尽终当转。莫道腰间无一文,闺中少妇犹堪典。

夏日同江进之丘长孺黄平倩方子公家伯修小修集葡萄方丈以五月江深 ...

明代 袁宏道

落花点地成重五,香翠熏泥粉沾雨。买将安石伴炎官,鬼书未燥花先腐。

当窗一榻卷琉璃,下方五月吹寒楚。姬公且自却门檐,茗椀沤花生白缕。

丘长孺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横金米如珠,洞庭春似雪。只恐君不来,君来我当设。

酒可供千人,米亦勾三月。君来当即来,明日吴令发。

秦中杂咏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吊古意不禁,披搸倚断枝。道逢雪岭叟,笑我真情痴。

尔从京师来,习见汉官仪。未央即宫阙,金马即铜墀。

团营即细柳,绮陌即庄逵。西山千万髻,终南同崔巍。

下有高梁河,即古曲江池。瑶台与金屋,所贮即妖姬。

残棺断火垄,即今金紫儿。辟彼膏烛光,前者已灰飞。

后火续新火,焰焰同一辉。若以天眼观,青草生蛾眉。

飘风遇轻云,无事哭荒碑。

荅江进之别诗

明代 袁宏道

横将一尺素,写出消魂别。泪深笔波红,情苦绢文裂。

事君才两载,相期砺高节。有过必直陈,无忧不共切。

密意臭兰旃,奇谈飞金屑。案牍与文史,一一相商决。

对客语如绵,当机锋似铁。喜怒性情真,缓急肝肠热。

所以小修言,江郎吴令杰。官虽暂时离,交岂中道辍。

古井绝回波,深山无化雪。

和官谷馆字

明代 袁宏道

云以竹为邮,雪以梅为馆。君看竹多处,无阴云馆满。

将雪近柳条,柳意自疏缓。一种漠漠思,尽属寒花管。

侬与君馆然,气味同老懒。冷澹足生活,不向睛处暖。

嵩阳宫古柏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苔甲生生裂水波,苍皮十度手摩挲。问君那只高如许,汉垒唐基积几多。

湖上赠钱塘汤令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著意怜花紧护持,不曾残杀一枝枝。花神欲谢廉明宰,分付袁郎好作诗。

入春屡作雪不见梅花仍用雪中韵作古诗悲之

明代 袁宏道

寒花如古玉,未出屡遭刑。幽魂欣冷石,怨入楚骚经。

置驿报花安,未晓心先听。梦到讯不到,浇炙瘦园丁。

雪心胶蜡蒂,乱结如顽硎。安得鹤膝枝,一洗龙脑腥。

扫室待天女,㓗水贮空瓶。枕上见罗浮,诸仙门反扃。

菊格与兰韵,于汝犹鹡鸰。纷纷缛桃李,奚啻渭与泾。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76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